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0757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林木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香樟树又名香樟、樟树、樟木。香樟树属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树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其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

樟树多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因为香樟树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许多香樟种植户都开始对香樟的种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香樟树的种植及栽培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众多香樟树栽培技术中还存在种植出的香樟寿命较短、幼苗时期容易患病,易受到虫害,造林地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产量高且土地利用率高的香樟树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在每年的11月下旬,香樟浆果呈紫黑色时,将果实放入容器内,使果肉软化,用清水洗净取出种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精选;

(2)播种育苗:种子播种前先用质量分数为0.2~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2小时,沥干,再用质量分数为0.02%的亚硒酸钠溶液浸种5~8小时,再用50~60度的温水催芽3~4天;亩播种量10~12.5公斤;

(3)幼苗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除去覆盖物,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按7厘米的株距定苗;加强肥水管理,待苗木基部木质化后择时移栽造林;

(4)造林:造林季节选在冬季12月下旬~2月上旬或是雨季5月下旬~7月上旬;选丘陵或低山的土层深厚处为造林地,细致整地,按株行距1.5米×1.5米或2米×2米开穴,种植穴规格为50×50×40厘米,每穴施专用肥300~500克;选生长粗壮的一年生苗造林,种植前截去过长主根并疏剪过多枝叶;

(5)抚育管理:造林后,加强松土、清除杂草管理,前2~3年注意整枝工作,及时处理竞争枝和徒长枝;

(6)间套种植:选择香樟树2-3年生的幼林期,在香樟树行间套种三叶青。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专用肥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猪粪70~80份、木薯渣15~20份、微生物功能菌5~10份、氧化镁10~15份、五氧化二磷10~15份、氧化钙10~15份、尿素20~30份、硼砂1~5份、钼酸钠1~5份、氯化锰1~5份、硝酸锌1~5份、氧化铜1~5份、硫酸亚铁1~5份、草酸10~12份、过氧化钙15~20份;所述微生物功能菌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解磷菌10~20份、解钾菌20~30份、放线菌5~10份、纳豆芽孢杆菌10~15份。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专用肥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猪粪75份、木薯渣18份、微生物功能菌7份、氧化镁12份、五氧化二磷13份、氧化钙12份、尿素25份、硼砂3份、钼酸钠2份、氯化锰3份、硝酸锌4份、氧化铜3份、硫酸亚铁2份、草酸11份、过氧化钙17份。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微生物功能菌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解磷菌15份、解钾菌25份、放线菌8份、纳豆芽孢杆菌12份。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专用肥的制备方法为:

(1)将猪粪粉碎、分筛,除去猪粪中难以粉碎的杂质;

(2)在分筛后的猪粪里按上述比例加入木薯渣、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钙、尿素、硼砂、钼酸钠、氯化锰、硝酸锌、氧化铜、硫酸亚铁,然后充分搅拌,且保持水分在40%-45%;

(3)将上述搅拌后的物料堆积发酵10-20天,其间当温度升至60℃时进行翻堆以利于充分发酵,翻堆后再继续发酵,直到物料颜色均为灰褐色且散发出酱香味时,物料发酵成熟;

(4)物料发酵成熟后,将经过发酵的物料摊平、风干、粉碎后再按上述比例加入微生物功能菌进行扩培,扩培3-5天后再按上述比例加入草酸和过氧化钙便制得了所述专用肥。

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间套种植为每隔一个香樟树行间套种一个行间的三叶青。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种子后,又采用亚硒酸钠浸种,能促进香樟树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对环境胁迫的抗性。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肥,其中猪粪与木薯渣的有机质含量都很高,能够为香樟树生长提供大量的有机质,同时还含有氮、磷、钾大量元素和钙、镁、硅、硼、锌、铜、钼、锰、铁微量元素,养分全面配比科学合理,经济实用,既可以满足香樟树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养分,又可以减少肥料养分的不必要浪费,降低肥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更合理地平衡施肥。

本发明专用肥配方中添加的微生物功能菌能活化与协助释放土壤中的潜在养分,促进香樟树根际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改善香樟树根际生态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和抗病因子的增加,增强香樟树的抗病能力。

本发明专用肥配方中添加了草酸和过氧化钙,在施用过程中,两者遇水可缓慢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进而产生氧气和热量,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微生物功能菌良好的繁殖环境,另一方面随着土壤温度和含氧量的升高,香樟树根系的呼吸作用逐渐加强,吸收养分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可提高香樟树对养分的利用效果,提高肥效。

(3)本发明在香樟林下套种三叶青,一方面是三叶青对香樟凋落叶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效应具有更强的耐受性,更适宜与香樟进行间作。另一方面,三叶青生长到土壤中的根部分泌次生代谢产物,能刺激香樟根系发育,增强了香樟树吸收养分能力。同时,采用套种的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在11月下旬,香樟浆果呈紫黑色时,将果实放入容器内,使果肉软化,用清水洗净取出种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精选;

(2)播种育苗:种子播种前先用质量分数为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小时,沥干,再用质量分数为0.02%的亚硒酸钠溶液浸种5小时,再用50~60度的温水催芽3天;亩播种量10公斤;

(3)幼苗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除去覆盖物,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按7厘米的株距定苗;加强肥水管理,待苗木基部木质化后择时移栽造林;

(4)造林:造林季节选在冬季12月下旬~2月上旬;选丘陵或低山的土层深厚处为造林地,细致整地,按株行距1.5米×1.5米开穴,种植穴规格为50×50×40厘米,每穴施专用肥300克;选生长粗壮的一年生苗造林,种植前截去过长主根并疏剪过多枝叶;

(5)抚育管理:造林后,加强松土、清除杂草管理,前2~3年注意整枝工作,及时处理竞争枝和徒长枝;

(6)间套种植:选择香樟树2-3年生的幼林期,在香樟树行间套种三叶青,每隔一个香樟树行间套种一个行间的三叶青。

其中,步骤(4)中,所述专用肥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猪粪70份、木薯渣15份、微生物功能菌5份、氧化镁10份、五氧化二磷10份、氧化钙10份、尿素20份、硼砂1份、钼酸钠1份、氯化锰1份、硝酸锌1份、氧化铜1份、硫酸亚铁1份、草酸10份、过氧化钙15份;所述微生物功能菌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解磷菌10份、解钾菌20份、放线菌5份、纳豆芽孢杆菌10份。

所述专用肥的制备方法为:

(1)将猪粪粉碎、分筛,除去猪粪中难以粉碎的杂质;

(2)在分筛后的猪粪里按上述比例加入木薯渣、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钙、尿素、硼砂、钼酸钠、氯化锰、硝酸锌、氧化铜、硫酸亚铁,然后充分搅拌,且保持水分在40%-45%;

(3)将上述搅拌后的物料堆积发酵10天,其间当温度升至60℃时进行翻堆以利于充分发酵,翻堆后再继续发酵,直到物料颜色均为灰褐色且散发出酱香味时,物料发酵成熟;

(4)物料发酵成熟后,将经过发酵的物料摊平、风干、粉碎后再按上述比例加入微生物功能菌进行扩培,扩培3天后再按上述比例加入草酸和过氧化钙便制得了所述专用肥。

本实施例中,香樟树造林成活率为99.7%,三年生香樟平均树高达3米以上。

实施例2

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在11月下旬,香樟浆果呈紫黑色时,将果实放入容器内,使果肉软化,用清水洗净取出种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精选;

(2)播种育苗:种子播种前先用质量分数为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沥干,再用质量分数为0.02%的亚硒酸钠溶液浸种8小时,再用50~60度的温水催芽4天;亩播种量12.5公斤;

(3)幼苗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除去覆盖物,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按7厘米的株距定苗;加强肥水管理,待苗木基部木质化后择时移栽造林;

(4)造林:造林季节选在雨季5月下旬~7月上旬;选丘陵或低山的土层深厚处为造林地,细致整地,按株行距1.5米×1.5米或2米×2米开穴,种植穴规格为50×50×40厘米,每穴施专用肥500克;选生长粗壮的一年生苗造林,种植前截去过长主根并疏剪过多枝叶;

(5)抚育管理:造林后,加强松土、清除杂草管理,前2~3年注意整枝工作,及时处理竞争枝和徒长枝;

(6)间套种植:选择香樟树2-3年生的幼林期,在香樟树行间套种三叶青,每隔一个香樟树行间套种一个行间的三叶青。

其中,步骤(4)中,所述专用肥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猪粪80份、木薯渣20份、微生物功能菌10份、氧化镁15份、五氧化二磷15份、氧化钙15份、尿素30份、硼砂5份、钼酸钠5份、氯化锰5份、硝酸锌5份、氧化铜5份、硫酸亚铁5份、草酸12份、过氧化钙20份;所述微生物功能菌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解磷菌20份、解钾菌30份、放线菌10份、纳豆芽孢杆菌15份。

所述专用肥的制备方法为:

(1)将猪粪粉碎、分筛,除去猪粪中难以粉碎的杂质;

(2)在分筛后的猪粪里按上述比例加入木薯渣、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钙、尿素、硼砂、钼酸钠、氯化锰、硝酸锌、氧化铜、硫酸亚铁,然后充分搅拌,且保持水分在40%-45%;

(3)将上述搅拌后的物料堆积发酵20天,其间当温度升至60℃时进行翻堆以利于充分发酵,翻堆后再继续发酵,直到物料颜色均为灰褐色且散发出酱香味时,物料发酵成熟;

(4)物料发酵成熟后,将经过发酵的物料摊平、风干、粉碎后再按上述比例加入微生物功能菌进行扩培,扩培5天后再按上述比例加入草酸和过氧化钙便制得了所述专用肥。

本实施例中,香樟树造林成活率为99.5%,三年生香樟平均树高达3米以上。

实施例3

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在每年的11月下旬,香樟浆果呈紫黑色时,将果实放入容器内,使果肉软化,用清水洗净取出种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精选;

(2)播种育苗:种子播种前先用质量分数为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小时,沥干,再用质量分数为0.02%的亚硒酸钠溶液浸种7小时,再用50~60度的温水催芽3天;亩播种量11公斤;

(3)幼苗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除去覆盖物,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按7厘米的株距定苗;加强肥水管理,待苗木基部木质化后择时移栽造林;

(4)造林:造林季节选在冬季12月下旬~2月上旬;选丘陵或低山的土层深厚处为造林地,细致整地,按株行距1.5米×1.5米或2米×2米开穴,种植穴规格为50×50×40厘米,每穴施专用肥400克;选生长粗壮的一年生苗造林,种植前截去过长主根并疏剪过多枝叶;

(5)抚育管理:造林后,加强松土、清除杂草管理,前2~3年注意整枝工作,及时处理竞争枝和徒长枝;

(6)间套种植:选择香樟树2-3年生的幼林期,在香樟树行间套种三叶青,每隔一个香樟树行间套种一个行间的三叶青。

其中,步骤(4)中,所述专用肥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猪粪75份、木薯渣18份、微生物功能菌7份、氧化镁12份、五氧化二磷13份、氧化钙12份、尿素25份、硼砂3份、钼酸钠2份、氯化锰3份、硝酸锌4份、氧化铜3份、硫酸亚铁2份、草酸11份、过氧化钙17份。所述微生物功能菌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解磷菌15份、解钾菌25份、放线菌8份、纳豆芽孢杆菌12份。

所述专用肥的制备方法为:

(1)将猪粪粉碎、分筛,除去猪粪中难以粉碎的杂质;

(2)在分筛后的猪粪里按上述比例加入木薯渣、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钙、尿素、硼砂、钼酸钠、氯化锰、硝酸锌、氧化铜、硫酸亚铁,然后充分搅拌,且保持水分在40%-45%;

(3)将上述搅拌后的物料堆积发酵15天,其间当温度升至60℃时进行翻堆以利于充分发酵,翻堆后再继续发酵,直到物料颜色均为灰褐色且散发出酱香味时,物料发酵成熟;

(4)物料发酵成熟后,将经过发酵的物料摊平、风干、粉碎后再按上述比例加入微生物功能菌进行扩培,扩培4天后再按上述比例加入草酸和过氧化钙便制得了所述专用肥。

本实施例中,香樟树造林成活率为99.3%,三年生香樟平均树高达3米以上。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