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3703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及其配备方法。



背景技术:

嫁接是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和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达到改良树种的一种繁殖方法。近年来,随着园林工艺的快速发展,嫁接越来越普遍,嫁接方式已呈现多样化、多元化。通过嫁接不仅可以增进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和提早花卉开花、果树结果及改良果实品质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在园林植物造型艺术上,通过嫁接还能制作出许多新、奇、巧、美的植物扎景形象,提高园林产品的艺术性、鉴赏性和观赏性,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在生产实践中影响嫁接成活与嫁接质量的因素除砧穗亲和力外,还与砧穗的营养状况、水分、杀菌等因素有关。为了保证嫁接的成活率,人们应用各种化学物质运用于嫁接以促使嫁接伤口尽快愈合,有一定的效果。

目前,生产应用中所使用植物愈合剂,如《一种植物嫁接愈合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210096796.6,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使用时将其涂抹于嫁接口周围,达到促进嫁接伤口愈合提高嫁接的成活率的效果。但由于气候和人员操作等原因,一般嫁接成活率只有65%左右,成活率并不高。同时,此植物愈合剂对缩短植物嫁接周期、促进植物体增长变粗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树木伤口愈合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110202358.9,公开日:2012年2月1日),使用时涂抹在树木、果树的剪锯口、伤口及腐烂病疤上,达到杀菌、防治病害、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比较明显。但该树木愈合剂在植物嫁接上没有进行实践试验,是否能提高树木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质量有待进一步检验。

因此,目前的植物愈合剂具有以下缺陷:1)消毒、杀菌、防腐效果差,伤口受病菌侵染严重,愈合时间较长;2)嫁接过程中水分和养分流失或供应不足,对植物生长不利;3)嫁接口创伤面不能全面愈合,极易导致病虫害侵入造成第二次感染,造成局部腐烂枯朽,并影响树体美观;4)嫁接后因未能及时有效地促进植物新陈代谢、加速细胞分裂、缩短细胞分裂周期,以致使植物嫁接周期过长、增长变粗能力过缓;5)愈合剂的使用均采用涂抹方式,这种方式实际操作难度大,会造成嫁接缓慢,严重影响嫁接效率。

通过检索发现,目前已有的愈合剂中没有一款专门针对紫薇属植物嫁接时使用的愈合助长剂,而已有的愈合剂难以完全满足紫薇属植物嫁接的要求。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紫薇属植物嫁接时所使用的愈合助长剂是提高紫薇属植物树种嫁椄成活率和嫁接质量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及其制备方法,大大提高了嫁椄成活率和嫁接质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原料配制而成:聚乙烯醇1.50~3.50份、6-苄基腺嘌呤0.10~0.30份、赤霉素0.05~0.10份、萘乙酸0.04~0.06份、多菌灵2.50~4.50份、吡哆醇0.20~0.30份、蔗糖3~5份、无水乙醇100~120份、蒸馏水20~25份。

进一步的,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原料配制而成:聚乙烯醇2.5份、6-苄基腺嘌呤0.2份、赤霉素0.08份、萘乙酸0.05份、多菌灵3.5份、吡哆醇0.25份、蔗糖4份、无水乙醇110份、蒸馏水22份。

本发明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照质量份数比,称取:聚乙烯醇1.50~3.50份、6-苄基腺嘌呤0.10~0.30份、赤霉素0.05~0.10份、萘乙酸0.04~0.06份、多菌灵2.50~4.50份、吡哆醇0.20~0.30份、蔗糖3~5份、无水乙醇100~120份、蒸馏水20~25份,

步骤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聚乙烯醇缓慢地加入到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拌,利用蒸汽加热,直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得到聚乙烯醇溶液;

步骤3,将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吡哆醇与蔗糖混合均匀,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无水乙醇,混合搅拌,使物料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多菌灵和萘乙酸继续搅拌20min~30min,制成混合液,接着倒入聚乙烯醇溶液中,充分混合溶解并搅拌混均,即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搅拌机转速控制在150~180r/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85~9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搅拌时搅拌机转速控制在120~150r/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应用于紫薇属植物嫁接时,具有消毒、杀菌、补充营养和减少水分蒸发等功能,使杀菌、防腐、营养、水分同时到位,进而达到促进植物嫁接伤口快速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质量;

(2)本发明应用于紫薇属植物嫁接时,可有效地促进植物新陈代谢、加速细胞分裂、刺激细胞增生、缩短细胞分裂周期,使紫薇属植物嫁接口的创伤面能够快速全面愈合,并能讯速地增长变粗,缩短愈合周期;

(3)本发明应用于紫薇属植物嫁接时,其嫁接成活率达95.3%以上,愈合期提早了2~3个月(自然愈合期4~5个月),较不添加任何生长剂成活率提高了59.3%,增长了66.7~80.0%,变粗了88.3~112.0%;与施用植物愈合剂(CN102630681B)相比,嫁接成活率提高了39.0%,增长了57.3~66.0%,变粗了69.7~88.3%。

(4)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简单、用量少、效果佳、经济效益显著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原料配制而成:聚乙烯醇1.50~3.50份、6-苄基腺嘌呤(6-BA)0.10~0.30份、赤霉素(GA3)0.05~0.10份、萘乙酸(NAA)0.04~0.06份、多菌灵2.50~4.50份、B6(吡哆醇)0.20~0.30份、蔗糖3~5份、无水乙醇100~120份、蒸馏水20~25份。

其中,聚乙烯醇,主要作用是在伤口形成薄薄的生物膜并增加药物的渗透作用,可防止雨水冲刷、养分流失,提高消毒、抗病、抗裸露木质部木腐能力,是一种常用的安全性成膜剂。

本愈合助力长剂中的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为正好具有较好的粘着性和膜性,有利于防止雨水冲刷、养分流失,提高消毒、抗病、抗腐等能力,增强其他物质的功能作用。若浓度过高,其粘着性虽得到提高,但膜性功能较差,不利于物质的渗透,影响植物的愈合效果;若浓度过低,其粘着性和膜性都降低,植物的愈合效果更差。

6~苄基腺嘌呤(6-B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刺激细胞增生、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植物体快速地增长变粗等作用。

赤霉素(GA3),白色晶体,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最强的活性,能加速形成层细胞分裂,促进愈伤组织快速愈合,并能促进发芽、枝叶生长和提早开花结实的作用。

萘乙酸(NAA),可有效的促进嫁接口细胞分裂,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诱导愈伤组织发生,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作为植物生长剂或生长素,其作用原理相似,都具有双向性,低于植物最适浓度时,其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高于植物最适浓度时,其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越不明显,都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由此可见,适宜的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溶液浓度对植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本愈合助力长剂中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溶液浓度正好达到这一标准要求,促进植物的生长。

多菌灵是一种杀菌防霉剂,能切断微生物传播,防止嫁接口被微生物感染,同时对嫁接口起到杀菌防腐,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但随多菌灵浓度的升高对植物生长的抑制力加强。因此,在愈合助力长剂中加入本文含量的多菌灵较为合适。

B6(吡哆醇),呈白色或微黄色晶体粉末,溶解于水、乙醇、丙酮,富有营养价值,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影响植物的生长、细胞分裂、成花及衰老的过程。B6(吡哆醇)是培养基的主要组成成分,其浓度的高低对植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若B6(吡哆醇)浓度偏高,抑制植物对营养液的吸收;若B6(吡哆醇)浓度偏低,植物吸收营养液过少,都不能有效地刺激细胞分裂和促进植物生长作用。若B6(吡哆醇)浓度在适合水平(0.1%~0.3%),有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植物的生长。

蔗糖属于营养剂,可以加速愈伤组织形成木栓质,同时能够为新生细胞提供足够的养分,促进愈伤组织快速愈合。蔗糖浓度与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分化有关,在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若蔗糖浓度较低,将诱导形成木质部;若蔗糖浓度较高,将形成韧皮部;若蔗糖浓度在中等水平(即本文中的配比),则诱导木质部和韧皮部同时形成,而且中间有形成层,有利于促进植物伤口快速愈合。蔗糖除作为培养物的碳源外,还有维持渗透压的作用。

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按照质量份数比,称取:聚乙烯醇1.50~3.50份、6-苄基腺嘌呤(6-BA)0.10~0.30份、赤霉素(GA3)0.05~0.10份、萘乙酸(NAA)0.04~0.06份、多菌灵2.50~4.50份、B6(吡哆醇)0.20~0.30份、蔗糖3~5份、无水乙醇100~120份、蒸馏水20~25份。

步骤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聚乙烯醇缓慢地加入到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拌,搅拌机转速控制在150~180r/min,利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85~95℃,直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得到聚乙烯醇溶液;

步骤3,将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B6(吡哆醇)与蔗糖混合均匀,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无水乙醇,混合搅拌,搅拌机在120~150r/min的转速下搅拌,使物料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多菌灵和萘乙酸(NAA)继续搅拌20min~30min,制成混合液,接着倒入聚乙烯醇溶液中,充分混合溶解并搅拌混均,即制得成品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

步骤4,将制得成品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装瓶,包装。

其中,在整个制备过程中,聚乙烯醇只能溶解于水,不能溶解于无水乙醇;而蔗糖、B6(吡哆醇)和萘乙酸(NAA)易溶解于水和无水乙醇;多菌灵、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难溶于水,可溶于无水乙醇。

本发明用于紫薇属植物因嫁接所产生的剪口、锯口及环剥口所造成的树体伤口,施用本发明产品后可以有效地保护伤口、阻止病菌侵染、补充营养和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植物新陈代谢、加速细胞分裂、刺激细胞增生、缩短细胞分裂周期,使紫薇属植物嫁接口的创伤面能够快速全面愈合,并能讯速地增长变粗,缩短愈合周期,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质量。应用于紫薇属植物嫁接时,具有消毒、杀菌、补充营养和减少水分蒸发等功能,同时,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简单、用量少、效果佳、经济效益显著。

实施例1

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技术方案中原料的组成与配比如下:聚乙烯醇1.50克、6-苄基腺嘌呤(6-BA)0.1克、赤霉素(GA3)0.05克、萘乙酸(NAA)0.04克、多菌灵2.5克、B6(吡哆醇)0.2克、蔗糖3克、无水乙醇100克、蒸馏水20克。

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聚乙烯醇缓慢地加入到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拌,搅拌机转速控制在150r/min,利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85℃,直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得到聚乙烯醇溶液。将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B6(吡哆醇)与蔗糖混合均匀,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无水乙醇,混合搅拌,搅拌机在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使物料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多菌灵和萘乙酸(NAA)继续搅拌20min,制成混合液。接着倒入聚乙烯醇溶液,充分混合溶解并搅拌混均,即制得成品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

为了验证本发明愈合助长剂的效果,选取以红火箭为接穗、300棵川黔紫薇为钻木进行嫁接,其中100棵嫁接施用本发明愈合助长剂作为实验组1,另100棵嫁接施用植物愈合剂(采用CN102630681B的专利技术)作为实验组2,最后100棵嫁接不施用任何生长剂作为空白对照组,具体做法是:

3月中旬,当平均气温为20℃左右,空气相对温度为75%时进行嫁接试验。首先对实验组1用消毒的刀片削去嫁接枝条连接处的外皮及少许形成层,要求削面光滑平整;使用小喷雾器将配好的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喷洒在削口面上,再将伤口对接,用布条扎紧固定。对实验组2用消毒的刀片削去嫁接枝条连接处的外皮及少许形成层,使削面光滑平整,再将伤口对接,涂上配制好的植物愈合剂(CN102630681B),再用布条扎紧固定。空白对照组用消毒的刀片削去嫁接枝条连接处的外皮及少许形成层,要求削面光滑平整,再将伤口对接,用布条扎紧固定。

试验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知,施用本发明愈合助长剂,30天左右川黔紫薇嫁接切口创伤面基本愈合,58天左右川黔紫薇嫁接切口创伤面基本全部愈合,较实验组2和空白对照组基本全部愈合分别缩短了7天和77天;实验组1嫁接成活率达95%,要明显高于实验组2和空白对照组嫁接成活,分别提高了42%和59%;在嫁接成活及伤口完全愈合后,实验组1嫁接口创伤面光滑、美观,而且较实验组2和空白对照组嫁接枝条明显增长变粗,分别增长了50~60%和60~75%,变粗了65~80%和80~100%。由于可见,通过本发明愈合助长剂可加快川黔紫薇伤口的愈合,缩短嫁接周期,提高嫁接成活率,并能快速地增长变粗,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实施例2

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技术方案中原料的组成与配比如下:聚乙烯醇2.50克、6-苄基腺嘌呤(6-BA)0.2克、赤霉素(GA3)0.08克、萘乙酸(NAA)0.05克、多菌灵3.50克、B6(吡哆醇)0.25克、蔗糖4克、无水乙醇110克、蒸馏水22克。

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聚乙烯醇缓慢地加入到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拌,搅拌机转速控制在180r/min,利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95℃,直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得到聚乙烯醇溶液。将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B6(吡哆醇)与蔗糖混合均匀,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无水乙醇,混合搅拌,搅拌机在150r/min的转速下搅拌,使物料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多菌灵和萘乙酸(NAA)继续搅拌30min,制成混合液。接着倒入聚乙烯醇溶液,充分混合溶解并搅拌混均,即制得成品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

为了验证本发明愈合助长剂的效果,选取以红火箭为接穗、300棵紫薇为钻木进行嫁接,其中100棵嫁接施用本发明愈合助长剂作为实验组1,另100棵嫁接施用植物愈合剂(CN102630681B)作为实验组2,最后100棵嫁接不施用任何生长剂作为空白对照组,

具体做法是:

3月中旬,当平均气温为20℃左右,空气相对温度为75%时进行嫁接试验。首先对实验组1用消毒的刀片削去嫁接枝条连接处的外皮及少许形成层,要求削面光滑平整;使用小喷雾器将配好的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喷洒在削口面上,再将伤口对接,用布条扎紧固定。对实验组2用消毒的刀片削去嫁接枝条连接处的外皮及少许形成层,使削面光滑平整,再将伤口对接,涂上配制好的植物愈合剂(CN102630681B),再用布条扎紧固定。空白对照组用消毒的刀片削去嫁接枝条连接处的外皮及少许形成层,要求削面光滑平整,再将伤口对接,用布条扎紧固定。

试验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知,施用本发明愈合助长剂,25天左右紫薇嫁接切口创伤面基本愈合,52天左右,紫薇嫁接切口创伤面基本全部愈合,较实验组2和空白对照组基本全部愈合分别缩短了18天和88天;实验组1嫁接成活率达98%,要明显高于实验组2和空白对照组嫁接成活,分别提高了43%和61%;在嫁接成活及伤口完全愈合后,实验组1嫁接口创伤面光滑、美观,而且较实验组2和空白对照组嫁接枝条明显增长变粗,分别增长了60~70%和70~85%,变粗了77~96%和90~120%。由于可见,通过本发明愈合助长剂可加快紫薇伤口的愈合,缩短嫁接周期,提高嫁接成活率,并能快速地增长变粗,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实施例3

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技术方案中原料的组成与配比如下:聚乙烯醇3.5克、6~苄基腺嘌呤(6-BA)0.3克、赤霉素(GA3)0.10克、萘乙酸(NAA)0.06克、多菌灵4.50克、B6(吡哆醇)0.30克、蔗糖5克、无水乙醇120克、蒸馏水25克。

一种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聚乙烯醇缓慢地加入到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拌,搅拌机转速控制在170r/min,利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90℃,直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得到聚乙烯醇溶液。将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B6(吡哆醇)与蔗糖混合均匀,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无水乙醇,混合搅拌,搅拌机在130r/min的转速下搅拌,使物料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多菌灵和萘乙酸(NAA)继续搅拌25min,制成混合液。接着倒入聚乙烯醇溶液,充分混合溶解并搅拌混均,即制得成品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

为了验证本发明愈合助长剂的效果,选取以红火箭为接穗、300棵福建紫薇为钻木进行嫁接,其中100棵嫁接施用本发明愈合助长剂作为实验组1,另100棵嫁接施用植物愈合剂(CN102630681B)作为实验组2,最后100棵嫁接不施用任何生长剂作为空白对照组,具体做法是:

3月中旬,当平均气温为20℃左右,空气相对温度为75%时进行嫁接试验。首先对实验组1用消毒的刀片削去嫁接枝条连接处的外皮及少许形成层,要求削面光滑平整;使用小喷雾器将配好的紫薇属植物嫁接愈合助长剂喷洒在削口面上,再将伤口对接,用布条扎紧固定。对实验组2用消毒的刀片削去嫁接枝条连接处的外皮及少许形成层,使削面光滑平整,再将伤口对接,涂上配制好的植物愈合剂(CN102630681B),再用布条扎紧固定。空白对照组用消毒的刀片削去嫁接枝条连接处的外皮及少许形成层,要求削面光滑平整,再将伤口对接,用布条扎紧固定。

试验结果见表3

由上表可知,施用本发明愈合助长剂,31天左右福建紫薇嫁接切口创伤面基本愈合,57天左右,福建紫薇嫁接切口创伤面基本全部愈合,较实验组2和空白对照组基本全部愈合分别缩短了12天和83天;实验组1嫁接成活率达93%,要明显高于实验组2和空白对照组嫁接成活,分别提高了32%和58%;在嫁接成活及伤口完全愈合后,实验组1嫁接口创伤面光滑、美观,而且较实验组2和空白对照组嫁接枝条明显增长变粗,分别增长了57~68%和65~80%,变粗了67~89%和90~116%。由于可见,通过本发明愈合助长剂可加快福建紫薇伤口的愈合,缩短嫁接周期,提高嫁接成活率,并能快速地增长变粗,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紫薇属植物愈合助长剂的组分配比合理,对紫薇属植物嫁接切口创伤面具有良好的愈合效果,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其嫁接成活率达95.3%以上,愈合期提早了2~3个月(自然愈合期4~5个月),较不添加任何生长剂成活率提高了59.3%,增长了66.7~80.0%,变粗了88.3~112.0%;与施用植物愈合剂(CN102630681B)相比,嫁接成活率提高了39.0%,增长了57.3~66.0%,变粗了69.7~8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尽管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