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子处理农用化学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59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为有效成分的种子处理农用化学品,该农用化学品除含有活性成分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还含有农药助剂。



背景技术:

七氟菊酯,英文名称:tefluthrin,化学名称:2,3,5,6-四氟-4-甲基苄基(Z)-(1RS,3RS)-3-(2-氯-2,3,3-三氟丙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七氟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能很好地防治鞘翅目和栖息在土壤中的鳞翅目和某些双翅目害虫,现有技术显示七氟菊酯并不具有杀菌效果,对于作物病害没有防治效果。

咯菌腈,英文名称:fludioxonil,化学名称:4-(2,2-二氟-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4-基)吡咯-3-腈。咯菌腈是保护性的吡咯类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咯菌腈作为叶面杀菌剂使用,对番茄灰霉病特效,对果树炭疽病也有较高防效。

吡唑醚菌酯,英文通用名称Pyraclostrobin,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作用,对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多数植物病原物均具有杀菌活性,主要用于防治病原物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如作物白粉病、锈病、霜霉病、晚疫病、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等病害,同时对植物具有健康作用,延缓内源乙烯的产出,抵抗植物衰老。

影响种子和/或由该种子长成的植株的根、枝和叶正常生长的病害虫害种类繁多,施用种子处理农用化学品是保护种子和/或由该种子长成的植株的根、枝和叶免受害虫和病原物的危害最有效的化学手段之一;用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使种子和/或由该种子长成的植株的根、枝和叶免受害虫和病原物的危害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但是,目前开发一个新农药需要筛选上万个化合物,耗资1.2-1.5亿美元,开发周期为5-10年,很难赶的上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

合理的化学农药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杀虫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时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风险、减少残留、延缓杂草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优点,所以选择合适的活性成分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之一,同时选择合适的农用化学品的辅助成分也有助于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和提高植物免疫力。

开发新品活性成分价格昂贵、周期长,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小、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纷纷加大研制力度。

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三者作用机理不同,防治谱不尽相同,单剂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用量越来越大,防治谱较窄,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咯菌腈与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与七氟菊酯、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二元混用也存在和单剂单独使用类似的问题,尽管有所改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迫切需要新型复配农用化学品的出现。

本发明人对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混配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混配对靶标病害防效的观察值大于理论预测值,出人意料的表现为协同增效响应,同时增加辅助成分后对靶标病害防治效果的观察值大于理论值,出人意料的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具备工业化应用的前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赋型为悬浮剂种衣剂、种子处理干拌粉剂等便于农业上使用的剂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靶标病害防治效果好的、以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为有效成分的种子处理农用化学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种子处理农用化学品,含有活性成分A:吡唑醚菌酯,B:咯菌腈,C:七氟菊酯,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例及含量范围为0.1~30:0.1~30:0.1~10,其余为农药助剂。

本发明的种子处理农用化学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赋型为悬浮剂种衣剂、种子处理干拌粉剂等便于农业上使用的剂型。

所述悬浮种衣剂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吡唑醚菌酯0.1~30%,咯菌腈0.1~30%,七氟菊酯0.1~30%、分散剂0.1~15%、湿润剂0.1-15%、增稠剂0.1~2%、成膜剂0.1~15%、着色剂0.1~2%、特别辅助成分0.1~15%,去离子水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后,在水系介质中形成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悬浮剂,悬浮剂总活性成分含量不高于50%。

所述种子处理干拌粉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吡唑醚菌酯0.1~30%,咯菌腈0.1~30%,七氟菊酯0.1~30%、分散剂0.1~15%、湿润剂0.1~15%、特别辅助成分0.1~15%,固体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种子处理干拌粉剂,种子处理干拌粉剂总活性成分含量不高于90%。

所述着色剂又称警色剂,可以提高悬浮种衣剂的使用安全,其中所述着色剂优选为碱性玫瑰精、水性玫红、酸性大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消泡剂可以是硅酮类化合物、环氧大豆油、甲醇、硅油、脂肪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防冻剂可以是甘油、丙二醇、二甘醇、尿素、甘油-乙醚双甘醇、无机盐等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湿润剂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茶枯粉、皂角粉、无患子粉、缩合磷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分散剂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崩解剂可以是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壳聚糖、海藻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尿素、硫酸铵、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增稠剂可以是聚乙酸乙烯酯、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硅酸镁铝、酚醛树脂、羟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固体载体可以是轻质碳酸钙、陶土、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粘土、凹凸棒土、滑石粉、石英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成膜剂可以是成膜剂853、阿拉伯胶、动物胶、果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等。

所述的去离子水为工业化去离子水。

所述的粘结剂可以是蔗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钙、羧丙基纤维素、糊精、淀粉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粘性高岭土、石蜡、松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固体酸可以是柠檬酸、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酒石酸、草酸、丙二酸、苹果酸、丁二酸、已二酸、硼酸、磷酸、苯甲酸、氨基磺酸、水杨酸、谷氨酸、苯乙酸、烟酸或山梨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碳酸盐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碳酸钙、碳酸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锂、碳酸氢三钠、碳酸氢三钾或碳酸氢三铵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流动调节剂可以是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钡、二氧化钛、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镁、聚山梨酸酯、麦子淀粉或苯甲酸钠等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特别辅助成分可以是2-(乙酰氧基)苯甲酸及其盐包括钠盐、钾盐、异丙胺盐、铵盐;水杨酸及其盐包括钠盐、钾盐、异丙胺盐、铵盐;现有技术显示2-(乙酰氧基)苯甲酸、水杨酸对病原物无直接活性。

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农作物、病虫害、天气情况变化而有小量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本发明三元组合(即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具有协同增效响应,如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响应;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以特定比例组合与特别辅助成分2-(乙酰氧基)苯甲酸和/或水杨酸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具有协同增效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以一定的比例混用处理花生种子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的观察值大于理论值,出人意料的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2、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以一定的比例混和并增加特定的辅助成分后处理花生种子后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相对于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以同样的比例混用但未添加特定的辅助成分处理花生种子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的观察值大于理论值,出人意料的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联合作用测定

Colby等式用于确定混合物对靶标的期望的作用(Colby,S.R.Weeds1967,15,20-22.Calculation of the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 of herbicide combinations):

下述等式用于计算含有两种活性成分A和B的混合物的期望活性:

式中:

A=所观测到的混合物所用的相同浓度的活性成分A的功效;

B=所观测到的混合物所用的相同浓度的活性成分B的功效。

当混合物所用浓度活性实际观察值大于期望值时,混合物表现

为对靶标病害具有意料不到的协同作用或增效作用。

Obs-观测的防治百分数。

Exp-Colby等式所预期的防治百分数。

g a.i./100kg种子-克活性成分/100千克种子。

表1A1和B1对处理的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对花生病害的协同防治,A1为吡唑醚菌酯5g a.i./100kg种子+咯菌腈5g a.i./100kg种子,B1为七氟菊酯。

表1数据显示,七氟菊酯以1、5、10、20、50g a.i./100kg种子处理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统计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均为0,吡唑醚菌酯5g a.i./100kg种子+咯菌腈5g a.i./100kg种子与七氟菊酯以1、5、10、20、50g a.i./100kg种子混合使用处理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观测值均远大于预期值,出人意料的表现为协同作用或增效作用。

表2A2和B1对处理的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对花生病害的协同防治,A2为吡唑醚菌酯10g a.i./100kg种子+咯菌腈10gg a.i./100kg种子,B1为七氟菊酯。

表2数据显示,七氟菊酯以1、5、10、20、50g a.i./100kg种子处理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统计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均为0,吡唑醚菌酯10g a.i./100kg种子+咯菌腈10g a.i./100kg种子与七氟菊酯以1、5、10、20、50g a.i./100kg种子混合使用处理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观测值均远大于预期值,出人意料的表现为协同作用或增效作用。

表3A3和B1对处理的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对花生病害的协同防治,A3为吡唑醚菌酯15g a.i./100kg种子+咯菌腈15g a.i./100kg种子,B1为七氟菊酯。

表3数据显示,七氟菊酯以1、5、10、20、50g a.i./100kg种子处理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统计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均为0,吡唑醚菌酯15g a.i./100kg种子+咯菌腈15g a.i./100kg种子与七氟菊酯以1、5、10、20、50g a.i./100kg种子混合使用处理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观测值均远大于预期值,出人意料的表现为协同作用或增效作用。

表4A4和B2对处理的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对花生病害的协同防治,A4为吡唑醚菌酯10g a.i./100kg种子+咯菌腈10g a.i./100kg种子+七氟菊酯20g a.i./100kg种子,B2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

表4数据显示,2-(乙酰氧基)苯甲酸以0.2、1、5、10、30g a.i./100kg种子处理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统计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均为0,吡唑醚菌酯10g a.i./100kg种子+咯菌腈10g a.i./100kg种子+七氟菊酯20g a.i./100kg种子与2-(乙酰氧基)苯甲酸以0.2、1、5、10、30g a.i./100kg种子混合使用处理花生种子播种后40天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效果观测值均远大于预期值,出人意料的表现为协同作用或增效作用。

实施例二:制剂实施例

制剂A:5%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10%七氟菊酯种子处理干拌粉剂

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5%、七氟菊酯10%、十二烷基硫酸钠6%、木质素磺酸钠4%、硅藻土2%、高岭土至100%;将上述物料一起加入锥形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再经锥形混合机混合,混合后的物料细度98%通过600目标准筛,2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种子处理干拌粉剂。

制剂B:5%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10%七氟菊酯种子处理干拌粉剂

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5%、七氟菊酯10%、2-(乙酰氧基)苯甲酸纳2.5%、十二烷基硫酸钠6%、木质素磺酸钠4%、硅藻土2%、高岭土至100%;将上述物料一起加入锥形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再经锥形混合机混合,混合后的物料细度98%通过600目标准筛,2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种子处理干拌粉剂。

制剂C:5%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10%七氟菊酯悬浮种衣剂

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5%、七氟菊酯10%、木质素磺酸盐钙3%、尿素0.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7%、水性玫红0.1%、成膜剂853 7%、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2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悬浮种衣剂。

制剂D:5%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10%七氟菊酯悬浮种衣剂

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5%、七氟菊酯10%、2-(乙酰氧基)苯甲酸纳2.5%、木质素磺酸盐钙3%、尿素0.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7%、水性玫红0.1%、成膜剂853 7%、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2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悬浮种衣剂。

制剂E:5%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10%七氟菊酯悬浮种衣剂

吡唑醚菌酯5%、咯菌腈5%、七氟菊酯10%、水杨酸纳2.5%、木质素磺酸盐钙3%、尿素0.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7%、水性玫红0.1%、成膜剂853 7%、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2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三:制剂应用实施例

表5不同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种子处理农用化学品处理花生种子(花生米)后播种40天后对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腐病、花生茎腐病、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制剂选自实施例二制剂实施例中的制剂C、制剂D、制剂E。

表5数据显示,加入特别辅助成分的制剂D(加入2-(乙酰氧基)苯甲酸纳)和制剂E(加入水杨酸钠)种子处理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优于未加入特别辅助成分的制剂C。

表6不同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种子处理农用化学品处理甘蔗块茎、马铃薯块茎种子后播种40天后对甘蔗赤腐病、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制剂选自实施例二制剂实施例中的制剂A、制剂B、制剂C、制剂D、制剂E。

表6数据显示,加入特别辅助成分的制剂D(加入2-(乙酰氧基)苯甲酸纳)和制剂E(加入水杨酸钠)种子处理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优于未加入特别辅助成分的制剂C;加入特别辅助成分的制剂B(加入2-(乙酰氧基)苯甲酸纳)种子处理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优于未加入特别辅助成分的制剂A。

表7不同吡唑醚菌酯、咯菌腈、七氟菊酯种子处理农用化学品处理小麦粒、大豆粒、稻谷、油菜籽、玉米粒后播种40天后对小麦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制剂选自实施例二制剂实施例中的制剂C、制剂D、制剂E。

表7数据显示,加入特别辅助成分的制剂D(加入2-(乙酰氧基)苯甲酸纳)和制剂E(加入水杨酸钠)种子处理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优于未加入特别辅助成分的制剂C。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