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59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供应技术也日趋向高效化和高利用化迈进,例如,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即是一种较常用的供能技术,采用该技术而建成的供能系统可利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利用天然气燃烧的高温烟气发电,利用中高温烟气吸收式制冷或者制备蒸汽,利用低温热能供热,由此可实现冷热电三联供一体化综合应用。但是,该系统在供能过程中所产出的烟气却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现有技术中虽然实现了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导入绿色植物培养系统中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但是现有的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系统通常都采用人工操作,通常都是按照季节或昼夜时间根据环境的大致情况进行回收再利用系统的运行状态调整,而无法做到精细化控制和精准化控制。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供能系统在供能过程中对排出的包含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的回收再利用系统操作效率低、智能化及精细化控制水平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供能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供能系统在供能过程中对排出的包含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的回收再利用系统操作效率低、智能化及精细化控制水平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能系统,包括:

燃气系统,用以通过燃烧燃气生成并输出包含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

微藻养殖系统,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用以接收所述排放气体,并利用所述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促进设置在所述微藻养殖系统中的微藻的生长;

光感器,用以获取所述微藻养殖系统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

第一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第一浓度;

控制器,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用以基于所述光照强度及所述第一浓度控制所述燃气系统输出所述排放气体至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输出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值时,控制所述燃气系统输出所述排放气体至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输出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速率,和/或,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浓度值时,控制所述燃气系统输出所述排放气体至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输出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速率。

可选地,所述供能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排放气体的第一温度;

沼气生产系统,包括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燃气系统向所述供热管道用导入所述排放气体,以使所述排放气体与所述沼气生产系统实现热传递,从而为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供热生成沼气。

可选地,所述沼气生产系统还包括:

第二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的沼气的第二浓度;

沼气供应管路,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以基于所述第二浓度控制所述沼气供应管路的开闭,以将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生成的沼气输入所述燃气系统,从而为所述燃气系统提供沼气以供燃烧。

可选地,所述微藻养殖系统包括:

微藻养殖装置,用以养殖微藻;

微藻回收系统,与所述微藻养殖装置连接;

藻量传感器,与所述微藻养殖装置连接,用以获取所述微藻养殖装置中的微藻量;

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微藻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微藻量时,将所述微藻养殖装置中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微藻确定为第一藻渣,控制所述微藻回收系统将所述第一藻渣输送至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作为生成沼气的原料。

可选地,所述微藻养殖装置包括:

单排微藻养殖装置,用以养殖呈一行排布的微藻;

多排微藻养殖装置,用以养殖呈至少两行排布的微藻;

第一风力系统,与所述单排微藻养殖装置连接,用以向所述单排微藻养殖装置输出第一风压动力,以使所述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所述单排微藻养殖系统中的微藻吸收,所述第一风压动力的动力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动力值;

第二风力系统,与所述多排微藻养殖系统连接,用以向所述多排微藻养殖装置输出第二风压动力,所述第二风压动力的动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动力值,所述第一预设动力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动力值。

可选地,所述供能系统还包括:

大棚种植系统,包括保温管路,所述保温管路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燃气系统向所述保温管路导入所述排放气体,以使所述排放气体与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中的种植空间实现热传递,从而对所述种植空间进行供热,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浓度值时,控制所述燃气系统输出所述排放气体至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以利用所述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促进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中的植物生长。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微藻量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微藻量时,将所述微藻养殖装置中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微藻确定为第二藻渣,控制所述微藻回收系统将所述第二藻输送至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中以为植物提供生长养料。

可选地,所述微藻回收系统包括:

水动力输送系统,用以通过水流动力将所述第二藻渣输送至所述大棚种植系统;

补水系统;

流速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水动力输送系统中的水流速度;

所述控制器,用以基于所述水流速度控制所述补水系统向所述水动力输送系统补水。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燃气系统与微藻养殖系统相连接,并通过光感器和传感器获得微藻养殖系统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再通过所述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所述燃气系统对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气体排放状态,从而实现了一方面可利用微藻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转化生成氧气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实现自动化、精细化控制供能系统的资源再回收过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具有提高对包含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的回收再利用效率,以及提高供能系统的智能化及精细化控制水平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值时,控制增大单位时间内向所述微藻养殖系统排放所述排放气体的量;以及在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浓度值时,控制减小单位时间内向所述微藻养殖系统排放所述排放气体的量。从而具有提高微藻利用率和避免多余二氧化碳溢出至大气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控制器在所述排放气体的温度大于等于一预设温度时,将较高温度的排放气体排入所述供热管道,起到为沼气生产系统中的沼气生产空间进行供热而满足沼气生产环境条件的作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排放气体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将所述燃气系统的的排放气体导入供热管道,以为室温低于所述排放气体的沼气生产系统中的沼气生产空间进行供热,从而满足生产沼气的环境条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实现通过排放气体进行供热而提供生产沼气的环境条件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所生产的沼气达到预定量或预定浓度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沼气供应管路开启,从而将沼气输入到所述燃气系统中;而当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所生产的沼气未达到预定量或未达到预定浓度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沼气供应管路关闭,从而对沼气进行储存。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沼气生产到燃气供能再到燃烧排气促进沼气生产的资源循环式利用。因此具有进一步提高供能系统的节能减排性能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微藻生长量大于等于一阈值量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将多余部分的微藻自动清除并送入沼气生产系统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因此具有自动维护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养殖空间,提升供能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提高资源再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设置合理数量的单排微藻养殖装置、多排微藻养殖装置以及对应的第一风力系统和第二风力系统,从而实现微藻养殖系统的能耗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相平衡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控制器在所述排放气体的温度大于等于另一预设温度时,将高温排放气体排入所述保温管路,起到为大棚种植系统中的种植空间进行供热以满足大棚种植环境条件的作用,进一步还可以将流经大棚种植系统的排放气体排放至所述供热管道中进一步为沼气生产供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排放气体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控制器自动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至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中,利用大棚种植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进一步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处理。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处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将多余的藻渣自动输送至大棚种植系统中以作为植物生长的养料。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还具有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水平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微藻养殖在水环境中,当需要处理多余的微藻时只需要将相应养殖面积内的藻液排向预定区域即可。当相应养殖面积内的藻液排出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补水系统自动将排出的部分水量进行补充,从而维持稳定的微藻养殖环境。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提高藻渣处理效率和维持微藻养殖系统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能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供能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供能系统在供能过程中对排出的包含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的回收再利用系统操作效率低、智能化及精细化控制水平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燃气系统与微藻养殖系统相连接,并通过光感器和传感器获得微藻养殖系统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再通过所述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所述燃气系统对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气体排放状态,从而实现了一方面可利用微藻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转化生成氧气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实现自动化、精细化控制供能系统的资源再回收过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具有提高对包含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的回收再利用效率,以及提高供能系统的智能化及精细化控制水平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供能系统,包括:

燃气系统101,用以通过燃烧燃气生成并输出包含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

微藻养殖系统102,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用以接收所述排放气体,并利用所述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促进设置在所述微藻养殖系统中的微藻的生长;

光感器,用以获取所述微藻养殖系统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

第一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第一浓度;

控制器103,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用以基于所述光照强度及所述第一浓度控制所述燃气系统输出所述排放气体至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输出状态。

由于微藻是一种光能自养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大量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然后利用光能完成自身的生长繁殖。因此,规模化培养的微藻可以有效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生成氧气,利用微藻养殖系统可以有效处理所述燃气系统排放的废气,实现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促进微藻生长,达到改善环境的作用。同时,微藻生长后形成的藻细胞还可以用来加工生物产品、制成生物柴油等,可实现不仅现有的供能系统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还能将二氧化碳作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和节能环保的双重效益。

另一方面,由于微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随光照强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供能系统中可以基于微藻养殖系统所处的光照强度及二氧化碳浓度来进行精细化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基于所述光照强度及二氧化碳浓度来对排放气体的状态进行控制,例如,可以在光照强度低于预设阈值或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和浓度值时停止向所述微藻养殖系统输出所述排放气体,可以在光照强度超过一阈值或在二氧化碳浓度高于一浓度值时加大输出所述排放气体的输出量,也可以在光照强度高于一阈值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一浓度值时控制所述排放气体的输出速率至一优选值,以使所述微藻养殖系统可以充分对所述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利用,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控制器103具体可以是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pu),可以是特定应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供能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和磁盘存储器。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燃气系统与微藻养殖系统相连接,并通过光感器和传感器获得微藻养殖系统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再通过所述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所述燃气系统对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气体排放状态,从而实现了一方面可利用微藻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转化生成氧气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实现自动化、精细化控制供能系统的资源再回收过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具有提高对包含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的回收再利用效率,以及提高供能系统的智能化及精细化控制水平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103,用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值时,控制所述燃气系统输出所述排放气体至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输出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速率,和/或,所述控制器,用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浓度值时,控制所述燃气系统输出所述排放气体至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输出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速率。

由于当光照强度较强和/或二氧化碳的浓度较大时,微藻的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大,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释放的氧气也越多。因此,在所述光照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值时,可以增大在单位时间内排放气体输送到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量。同理可逆推,在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浓度值时,可以减小在单位时间内排放气体输送到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量。从而可以使得为骚养殖系统中的二氧化碳量处于当前微藻养殖系统中的微藻适应于处理的范围,避免多余的微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处理的二氧化碳溢出到大气中,也可以使微藻的光合作用处理效率达到最有效的状态。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值时,控制增大单位时间内向所述微藻养殖系统排放所述排放气体的量;以及在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浓度值时,控制减小单位时间内向所述微藻养殖系统排放所述排放气体的量。从而具有提高微藻利用率和避免多余二氧化碳溢出至大气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供能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排放气体的第一温度;

沼气生产系统104,包括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器103,用以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燃气系统向所述供热管道用导入所述排放气体,以使所述排放气体与所述沼气生产系统实现热传递,从而为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供热生成沼气。

也就是说,本申请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的控制器还可以在所述排放气体的温度大于等于一预设温度时,将较高温度的排放气体排入所述供热管道,从而可使得所述供热管道中的烟气可与所述沼气生产空间中的空气发生热传递,为所述沼气生产空间进行供热以满足生产沼气的环境条件。因此可以使得较高温度的排放气体起到为沼气生产提供热能的作用。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控制器在所述排放气体的温度大于等于一预设温度时,将较高温度的排放气体排入所述供热管道,起到为沼气生产系统中的沼气生产空间进行供热而满足沼气生产环境条件的作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排放气体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沼气生产系统还包括:

第二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的沼气的第二浓度;

沼气供应管路,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器103,用以基于所述第二浓度控制所述沼气供应管路的开闭,以将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生成的沼气输入所述燃气系统,从而为所述燃气系统提供沼气以供燃烧。

也就是说,当所述沼气生产系统104中所生产的沼气达到预定量或预定浓度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沼气供应管路开启,从而将沼气输入到所述燃气系统101中;而当所述沼气生产系统104中所生产的沼气未达到预定量或未达到预定浓度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沼气供应管路关闭,从而对沼气进行储存。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沼气生产到燃气供能再到燃烧排气促进沼气生产的资源循环式利用。因此具有进一步提高供能系统的节能减排性能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微藻养殖系统包括:

微藻养殖装置,用以养殖微藻;

微藻回收系统,与所述微藻养殖装置连接;

藻量传感器,与所述微藻养殖装置连接,用以获取所述微藻养殖装置中的微藻量;

所述控制器103,用以在所述微藻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微藻量时,将所述微藻养殖装置中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微藻确定为第一藻渣,控制所述微藻回收系统将所述第一藻渣输送至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作为生成沼气的原料。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微藻生长量大于等于一阈值量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将多余部分的微藻自动清除并送入沼气生产系统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因此具有自动维护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养殖空间,提升供能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提高资源再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微藻养殖装置包括:

单排微藻养殖装置,用以养殖呈一行排布的微藻;

多排微藻养殖装置,用以养殖呈至少两行排布的微藻;

第一风力系统,与所述单排微藻养殖装置连接,用以向所述单排微藻养殖装置输出第一风压动力,以使所述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所述单排微藻养殖系统中的微藻吸收,所述第一风压动力的动力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动力值;

第二风力系统,与所述多排微藻养殖系统连接,用以向所述多排微藻养殖装置输出第二风压动力,所述第二风压动力的动力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动力值,所述第一预设动力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动力值。

由于呈一行排布的微藻需要较大风压,从而可增加烟气在微藻中的流程,有利于微藻对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吸收;而呈多行排布的微藻则对风压要求较小,可使得烟气在微藻中的流程较短,但是由于微藻量较多,从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也不会减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而自行设置单排微藻养殖装置及多排微藻养殖装置的数量,从而可使得整个微藻养殖系统的能耗和二氧化碳吸收量达到一优化状态。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设置合理数量的单排微藻养殖装置、多排微藻养殖装置以及对应的第一风力系统和第二风力系统,从而实现微藻养殖系统的能耗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相平衡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供能系统还包括:

大棚种植系统105,包括保温管路,所述保温管路与所述燃气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器103,用以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燃气系统向所述保温管路导入所述排放气体,以使所述排放气体与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中的种植空间实现热传递,从而对所述种植空间进行供热,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也就是说,本申请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的控制器还可以在所述排放气体的温度达到相对于沼气生产系统所需的供热温度更高的温度时,将该高温排放气体排入所述保温管路,从而可使得所述保温管路中的烟气可与所述大棚种植系统的种植空间中的空气发生热传递,为所述种植空间进行供热以满足大棚种植的环境条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将所述保温管路与所述供热管道连接,从而可使得高温排放气体在经过大棚种植系统并发生热传递降温后进一步输送到沼气生产系统中以为沼气生产供热。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控制器在所述排放气体的温度大于等于另一预设温度时,将高温排放气体排入所述保温管路,起到为大棚种植系统中的种植空间进行供热以满足大棚种植环境条件的作用,进一步还可以将流经大棚种植系统的排放气体排放至所述供热管道中进一步为沼气生产供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排放气体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103,用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浓度值时,控制所述燃气系统输出所述排放气体至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以利用所述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促进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中的植物生长。

当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浓度值时,可以表征所述微藻养殖系统中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降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控制器自动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至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中,利用大棚种植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进一步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处理。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处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103,用以在所述微藻量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微藻量时,将所述微藻养殖装置中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微藻确定为第二藻渣,控制所述微藻回收系统将所述第二藻输送至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中以为植物提供生长养料。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将多余的藻渣自动输送至大棚种植系统中以作为植物生长的养料。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还具有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水平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微藻回收系统包括:

水动力输送系统,用以通过水流动力将所述第二藻渣输送至所述大棚种植系统;

补水系统;

流速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水动力输送系统中的水流速度;

所述控制器103,用以基于所述水流速度控制所述补水系统向所述水动力输送系统补水。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微藻养殖在水环境中,当需要处理多余的微藻时只需要将相应养殖面积内的藻液排向预定区域即可。当相应养殖面积内的藻液排出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补水系统自动将排出的部分水量进行补充,从而维持稳定的微藻养殖环境。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提高藻渣处理效率和维持微藻养殖系统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燃气系统与微藻养殖系统相连接,并通过光感器和传感器获得微藻养殖系统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再通过所述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所述燃气系统对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气体排放状态,从而实现了一方面可利用微藻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转化生成氧气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实现自动化、精细化控制供能系统的资源再回收过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具有提高对包含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气体的回收再利用效率,以及提高供能系统的智能化及精细化控制水平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所述光照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值时,控制增大单位时间内向所述微藻养殖系统排放所述排放气体的量;以及在所述光照强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强度且所述第一浓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浓度值时,控制减小单位时间内向所述微藻养殖系统排放所述排放气体的量。从而具有提高微藻利用率和避免多余二氧化碳溢出至大气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控制器在所述排放气体的温度大于等于一预设温度时,将较高温度的排放气体排入所述供热管道,起到为沼气生产系统中的沼气生产空间进行供热而满足沼气生产环境条件的作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排放气体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将所述燃气系统的的排放气体导入供热管道,以为室温低于所述排放气体的沼气生产系统中的沼气生产空间进行供热,从而满足生产沼气的环境条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实现通过排放气体进行供热而提供生产沼气的环境条件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所生产的沼气达到预定量或预定浓度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沼气供应管路开启,从而将沼气输入到所述燃气系统中;而当所述沼气生产系统中所生产的沼气未达到预定量或未达到预定浓度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沼气供应管路关闭,从而对沼气进行储存。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沼气生产到燃气供能再到燃烧排气促进沼气生产的资源循环式利用。因此具有进一步提高供能系统的节能减排性能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微藻生长量大于等于一阈值量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将多余部分的微藻自动清除并送入沼气生产系统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因此具有自动维护所述微藻养殖系统的养殖空间,提升供能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提高资源再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设置合理数量的单排微藻养殖装置、多排微藻养殖装置以及对应的第一风力系统和第二风力系统,从而实现微藻养殖系统的能耗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相平衡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控制器在所述排放气体的温度大于等于另一预设温度时,将高温排放气体排入所述保温管路,起到为大棚种植系统中的种植空间进行供热以满足大棚种植环境条件的作用,进一步还可以将流经大棚种植系统的排放气体排放至所述供热管道中进一步为沼气生产供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排放气体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控制器自动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至所述大棚种植系统中,利用大棚种植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进一步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处理。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处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将多余的藻渣自动输送至大棚种植系统中以作为植物生长的养料。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还具有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水平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微藻养殖在水环境中,当需要处理多余的微藻时只需要将相应养殖面积内的藻液排向预定区域即可。当相应养殖面积内的藻液排出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能系统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补水系统自动将排出的部分水量进行补充,从而维持稳定的微藻养殖环境。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提高藻渣处理效率和维持微藻养殖系统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进一步地,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各个方法步骤可以颠倒,变换先后顺序而依然落入本申请所涵盖的发明范围中。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