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斗鸡产蛋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4885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鸡的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斗鸡产蛋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斗鸡是以善打善斗而著称的珍禽,又名打鸡、咬鸡、军鸡。两雄相遇或为争食时,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于度外,战斗到最后一口气。是供竞赛和娱乐用的鸡品种。斗鸡游戏起源于亚洲。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中原斗鸡产区在黄河冲积平原,地貌类型为沙丘、沙地与统淤平地。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年降水量为600~800mm。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花生和薯类为主,饲料资源丰富。吐鲁番斗鸡产于素有火州之称的吐鲁番盆地,处低海拔地区,海拔最低处为-154m,年降水量平均虽只有25mm,但因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源丰富,发展绿洲农业是该区的特点,物产丰富,主产小麦、高梁等。西双版纳斗鸡原产地橄榄坝,海拔高度为523m,四周群山环抱,澜沧江流经坝子中心,气候炎热,属典型的热带气候。盛产水稻、玉米、大豆及多种热带作物,动、植物天然饲料资源极其丰富。吐鲁番斗鸡和西双版纳斗鸡所处的生态环境有一共同的特点,长期因交通不便,与外界处于比较隔绝的状态,自然形成闭锁的繁育群体。近几年来,特禽新品种斗鸡以其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养殖日渐升温。斗鸡由于天性好斗,从日粮中吸收的营养主要用在了体能的供给之上,加上过度运动导致子宫部参与蛋壳中碳酸钙的形成过程受到影响,就巢天数长,鸡蛋均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硬度、蛋白重和蛋黄重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斗鸡产蛋量低,产蛋稳定性差。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
背景技术
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斗鸡产蛋量的方法,通过调控日粮喂养以及加强护理的措施,提高斗鸡的产蛋量和蛋的品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斗鸡产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斗鸡进入产蛋周龄后,将公鸡和母鸡按照1:5-7的比例分栏饲养,将公鸡和母鸡的喙尖除去,使用消毒措施防止感染,将鸡舍的温度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保证每日光照时间为16-18小时,加强鸡舍通风,在饮用水中添加蜂蜜和橄榄油,在斗鸡进入产蛋周龄后,通过对饲养环境的调控以及斗鸡本身的护养工作,使斗鸡能够在一个稳定适宜的环境下产蛋,大大帮助了受精卵的就巢;(2)当产蛋母鸡达到25-28周龄之间时,调整日粮的搭配,将富含蛋白质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换成:花生粕13-14份、豆粕11-12份、芝麻粕7-9份、菜籽粕5-6份,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14-15%,且使用的富含蛋白质的原料要经过炒熟碾碎处理,当产蛋母鸡达到25-28周龄之间时,产蛋能力受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配比影响较大,此时使用利于消化的植物性蛋白能够稳定斗鸡的产蛋量;(3)当产蛋母鸡达到29-35周龄之间时,将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比重调整为16-17%,在原有植物性蛋白的基础上增添动物性蛋白,其中按照重量份为:虾粉13-15份、虫粉11-13份、水解羽毛粉7-9份、贝壳粉4-5份,当产蛋母鸡达到29-35周龄之间时,产蛋能力受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配比影响更大,此时添加少量的动物性蛋白能够促进蛋壳中大量碳酸钙成分和少量的蛋白质成分均匀形成蛋壳;(4)当产蛋母鸡达到36周龄以上时,将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比重调整为18-19%,并调整维生素含量的比例,将维生素b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16-18%,将维生素c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12-14%,将维生素d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6-8%,当产蛋母鸡达到36周龄以上时,不仅要调整蛋白质含量,还要调整维生素的含量,来提高母鸡的免疫性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所述的消毒措施是指:在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给除去喙尖的斗鸡消毒后,将鸡栖息场地使用消毒粉泼洒一遍。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所述的炒熟碾碎处理为:炒锅加热至150-160℃后,将上述原料按照熟化难易先后下锅,翻炒后粉碎至10-20目大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现有的技术方法相比,本发明通过调控日粮喂养以及加强护理的措施,提高斗鸡的产蛋量和蛋的品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斗鸡进入产蛋周龄后,通过对饲养环境的调控以及斗鸡本身的护养工作,使斗鸡能够在一个稳定适宜的环境下产蛋,大大帮助了受精卵的就巢;(2)当产蛋母鸡达到25-28周龄之间时,产蛋能力受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配比影响较大,此时使用利于消化的植物性蛋白能够稳定斗鸡的产蛋量;(3)当产蛋母鸡达到29-35周龄之间时,产蛋能力受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配比影响更大,此时添加少量的动物性蛋白能够促进蛋壳中大量碳酸钙成分和少量的蛋白质成分均匀形成蛋壳;(4)当产蛋母鸡达到36周龄以上时,不仅要调整蛋白质含量,还要调整维生素的含量,来提高母鸡的免疫性能。本发明的方法显著改善了现有的斗鸡养殖规模小,产蛋量又低的状况,鸡蛋均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硬度、蛋白重和蛋黄重均得到相应的预期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提高斗鸡产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斗鸡进入产蛋周龄后,将公鸡和母鸡按照1:5的比例分栏饲养,将公鸡和母鸡的喙尖除去,使用消毒措施防止感染,将鸡舍的温度控制在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0%,保证每日光照时间为16小时,加强鸡舍通风,在饮用水中添加蜂蜜和橄榄油;(2)当产蛋母鸡达到25-28周龄之间时,调整日粮的搭配,将富含蛋白质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换成:花生粕13份、豆粕11份、芝麻粕7份、菜籽粕5份,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14%,且使用的富含蛋白质的原料要经过炒熟碾碎处理;(3)当产蛋母鸡达到29-35周龄之间时,将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比重调整为16%,在原有植物性蛋白的基础上增添动物性蛋白,其中按照重量份为:虾粉13份、虫粉11份、水解羽毛粉7份、贝壳粉4份;(4)当产蛋母鸡达到36周龄以上时,将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比重调整为18%,并调整维生素含量的比例,将维生素b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16%,将维生素c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12%,将维生素d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所述的消毒措施是指:在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给除去喙尖的斗鸡消毒后,将鸡栖息场地使用消毒粉泼洒一遍。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所述的炒熟碾碎处理为:炒锅加热至150℃后,将上述原料按照熟化难易先后下锅,翻炒后粉碎至10目大小。实施例2一种提高斗鸡产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斗鸡进入产蛋周龄后,将公鸡和母鸡按照1:6的比例分栏饲养,将公鸡和母鸡的喙尖除去,使用消毒措施防止感染,将鸡舍的温度控制在23℃,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5%,保证每日光照时间为17小时,加强鸡舍通风,在饮用水中添加蜂蜜和橄榄油;(2)当产蛋母鸡达到25-28周龄之间时,调整日粮的搭配,将富含蛋白质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换成:花生粕13.5份、豆粕11.5份、芝麻粕8份、菜籽粕5.5份,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14.5%,且使用的富含蛋白质的原料要经过炒熟碾碎处理;(3)当产蛋母鸡达到29-35周龄之间时,将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比重调整为16.5%,在原有植物性蛋白的基础上增添动物性蛋白,其中按照重量份为:虾粉14份、虫粉12份、水解羽毛粉8份、贝壳粉4.5份;(4)当产蛋母鸡达到36周龄以上时,将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比重调整为18.5%,并调整维生素含量的比例,将维生素b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17%,将维生素c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13%,将维生素d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7%。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所述的消毒措施是指:在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给除去喙尖的斗鸡消毒后,将鸡栖息场地使用消毒粉泼洒一遍。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所述的炒熟碾碎处理为:炒锅加热至155℃后,将上述原料按照熟化难易先后下锅,翻炒后粉碎至15目大小。实施例3一种提高斗鸡产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斗鸡进入产蛋周龄后,将公鸡和母鸡按照1:7的比例分栏饲养,将公鸡和母鸡的喙尖除去,使用消毒措施防止感染,将鸡舍的温度控制在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保证每日光照时间为18小时,加强鸡舍通风,在饮用水中添加蜂蜜和橄榄油;(2)当产蛋母鸡达到25-28周龄之间时,调整日粮的搭配,将富含蛋白质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换成:花生粕14份、豆粕12份、芝麻粕9份、菜籽粕6份,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15%,且使用的富含蛋白质的原料要经过炒熟碾碎处理;(3)当产蛋母鸡达到29-35周龄之间时,将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比重调整为17%,在原有植物性蛋白的基础上增添动物性蛋白,其中按照重量份为:虾粉15份、虫粉13份、水解羽毛粉9份、贝壳粉5份;(4)当产蛋母鸡达到36周龄以上时,将蛋白质含量占营养物质成分的比重调整为19%,并调整维生素含量的比例,将维生素b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18%,将维生素c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14%,将维生素d的含量比普通水平提高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所述的消毒措施是指:在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给除去喙尖的斗鸡消毒后,将鸡栖息场地使用消毒粉泼洒一遍。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所述的炒熟碾碎处理为:炒锅加热至160℃后,将上述原料按照熟化难易先后下锅,翻炒后粉碎至20目大小。对比试验使用实施例1-3的方法分别饲养100只斗鸡,鸡的性别比按照方法要求,将斗鸡的产蛋性能和鸡蛋的品质记录下来,并使用普通斗鸡的养殖方法作为对照组,同一时期养殖同一批斗鸡,将两者之间的对比记录如下表所示: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1实施例1对照组平均蛋重(克)53.6553.6853.6751.24蛋形指数1.321.331.311.15蛋壳厚度(mm)0.340.330.330.31蛋壳强度度(kg/cm2)4.014.124.063.67蛋壳重(克)6.136.116.125.54蛋白重(克)29.9729.9629.9830.42产蛋量提高14.614.914.7对照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本发明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了斗鸡由于天性好斗,从日粮中吸收的营养主要用在了体能的供给之上,加上过度运动导致子宫部参与蛋壳中碳酸钙的形成过程受到影响,就巢天数长,鸡蛋均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硬度、蛋白重和蛋黄重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斗鸡产蛋量低,产蛋稳定性差的问题。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