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篱景观老化改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2033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篱景观老化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绿篱是一种规则的苗木种植形式,可相互组合、修剪成各种造型,观赏效果极好,且有遮盖不良视点、隔离防护、防尘降噪等作用,在园林中广泛运用,但是绿篱景观也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绿篱老化。

目前对绿篱景观老化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老化的绿篱全部清除,从而更换种植新的绿篱进行绿化处理,但是这样会导致改造成本过高,因为老化的绿篱并非完全枯死,将这些未枯死的绿篱拔除而更换新的绿篱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篱景观老化改造方法,在原有的绿篱基础上移植嫁接新的绿篱,从而改造成新的绿篱景观,这样就能够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篱景观老化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老化的绿篱景观按高度进行分割成若干行,将奇数行的绿篱完全清理,偶数行中对绿篱进行清理,将枝干进行裁剪,作为母本,同时对母本进行消毒、清洗,然后用浸有植物营养液的无纺布进行包裹数日;

b、培育待移植的绿篱;

c、在母本的枝干上中心位置进行垂直开孔,然后注入植物营养液以及植物抗菌素;

d、将培育好的绿篱连根挖起,对其根部进行切削,保留部分根须;

e、将d步骤中的绿篱的根须插入母本的枝干的孔内,将浸有植物营养液和植物抗菌素的无纺布对插接的部分进行包裹,适当对根部补充水分;

f、待移植成功之后进行修剪整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老化的绿篱区域进行清理,根据绿篱的高度划分呈若干行,分制呈奇数行和偶数行,将奇数行的绿篱完全进行清理,偶数行的绿篱进行修剪养护,之后用培育的绿篱进行修剪后嫁接至存活的绿篱枝干上,通过浸有营养液的无纺布进行包裹,促进嫁接的存活率,待嫁接完成之后进行修剪从而得到新生的绿篱景观,这样偶数行进行移植栽培的绿篱能够完全接触充足的阳光,根系能够更好的进行成长,从而提高了绿篱的成活率,这样就完成了绿篱老化的改造,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新的绿篱景观成长快。

进一步的,在步骤a之前将绿篱的植土进行翻新,并且加入配置有生长调节剂的营养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绿篱进行翻新时加入生长调节剂的营养土用于补充营养,从而促进绿篱的生长,提高存活率。

进一步的,根据不同培育目标选择对于的母本,通过修剪培育出合适规格的绿篱品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绿篱的种类也有很多种,因此需要筛选合适的绿篱品种有针对性的进行移植嫁接。

进一步的,在e步骤之后还设置塑料袋将嫁接后的绿篱进行包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嫁接后的绿篱上包裹塑料袋一方面是为了进行保温作用,促进生长,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提高其存活率。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袋开设有若干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塑料袋上开设透气孔用于正常换气,保证绿篱的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袋至少包裹两周后去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袋至少需要包裹两周,两周后根据绿篱生长情况进行拆除,若绿篱生长缓慢或未进行生长,需要继续包裹塑料袋。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袋内置有海绵,海绵吸附有营养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塑料袋内安置海绵,海绵吸附营养液用于补充绿篱所需要的营养,同时配合绿篱的蒸腾作用能够更好的吸收该营养液提供的营养。

进一步的,所述营养土可以采用木屑、充分腐熟的牛粪以及腐熟的糠皮混合制成的营养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营养土采用木屑、腐熟的牛粪以及腐熟的糠皮可以提高绿篱的存活率,促进绿篱的生长。

进一步的,在f步骤中按产品目标规格规定高低和宽度进行逐次修剪,促进绿篱侧面及顶部的丰满,枝叶密集,快速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绿篱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对绿篱进行修剪调整,从而即满足其所需要的造型的基础上又能够保证其生长的营养足够。

进一步的,在养分工艺充足的情况下,对顶端进行修剪,侧面喷施生长或抑制激素,以促进或控制侧枝生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顶部进行适应性修剪从而调控绿篱的生长造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对老化的绿篱分行后对奇数行进行清理,偶数行进行营养补充后进行嫁接栽培,从而将光以及营养集中在部分绿篱上,并且对这部分的绿篱进行移植嫁接,从而使老化的绿篱获得新生,迅速长出新的绿篱,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绿篱改造效率,同时能够节约改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绿篱景观老化改造方法,先确定所需要改造的绿篱景观面积,同时确定绿篱的植物生长类型,从而从高度方向上对绿篱分割成若干行,传统的绿篱在设计时均会对绿篱的高度进行分类种植,因此对于上述的行并不需要做过度调整,只需根据绿篱生长的品种进行分行即可,对奇数行的绿篱进行清除,使偶数行的绿篱更多的表露在外侧从而吸收更多的光和养分,清除时将清除掉的枝叶保留在土里,对范围内已经完全死去的绿篱进行清除,然后将面积内的土地进行翻新,并且补充营养土,营养土可以为木屑、腐熟的牛粪以及腐熟的糠皮按照3:1:1的比例混合进行调配,并且在营养土内还加入生长调节剂,生产调节剂为市场上所通用的用于植物生长的生长调节剂,然后对这些根系生长在土里还存活的绿篱进行裁剪,将枝叶减去,留下较粗的枝干,同时对这些枝干进行消毒、清洗,然后用浸有植物营养液的无纺布进行包裹数日进行养护。

与此同时需要培育待移植的绿篱,该步骤属于前期准备,绿篱培育期限根据各自绿篱的生长周期而定。

待数日过后,需要选择较为晴朗无风的天气,在母本的枝干上中心位置进行垂直开孔,然后注入植物营养液以及植物抗菌素,然后将培育好的绿篱连根挖起,对其根部进行切削,保留部分根须,将这些根须插入母本的枝干的孔内,将浸有植物营养液和植物抗菌素的无纺布对插接的部分进行包裹,适当对根部补充水分,同时用塑料袋将嫁接后的绿篱进行包裹,在塑料袋内安置有海绵,海绵吸附有营养液,用于补充营养,并且还需要在塑料袋上开设透气孔进行通风处理,这样避免塑料袋内的温度过高,同时有利于水汽的蒸发,便于绿篱的成长。

至少等待两周后,将塑料袋进行解除,观察绿篱的移植效果,若未有任何成长现象,还需进行补充营养液,然后再次进行包裹,若有明显的成长,则解开塑料袋让其自由成长,期间适当补充养分,在绿篱成长过程中按产品目标规格规定高低和宽度进行逐次修剪,促进绿篱侧面及顶部的丰满,枝叶密集,快速成型待移植成功之后进行修剪整形,同时在养分工艺充足的情况下,对顶端进行修剪,侧面喷施生长或抑制激素,以促进或控制侧枝生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