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万年青的原种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35254阅读:18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花叶万年青的原种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花叶万年青,别名哑秆,天南星科,种拉丁名为dieffenbachiapicta(lodd.)schott,性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生长适温18-25℃,冬季生长温度15℃以上,如低于10℃则叶片发黄脱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用扦插或组织培养法(即组培法)繁殖。

目前,花叶万年青的组培工艺通常包括:母本——原种制作——初代培养——初代切割与细菌检测——增殖切割——过渡培养——生根培养——出货。其中,原种制作是组培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现有的花叶万年青原种制作方法,通常采用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选择好的母株置于干燥、通风良好的资源圃或苗床上,制种前15~25d停止浇水、施肥,使其自然干燥,干燥程度由两个方面判断:1)基质土层干燥,用手捏呈散沙状,不粘手;2)植株萎蔫程度:整株萎蔫。

2、采种:用刀片去除叶片以及基部和茎段间的一些明显的杂质,切成1个芽1段,顶芽去除外苞片并去除杂质,用洗衣粉浸泡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根据茎段、顶芽大小及老嫩程度进行分类。

3、消毒:在无菌工作台上根据外植体(即茎段和顶芽)的大小进行分瓶,每瓶5~8个,喷酒精5~8s后用质量浓度为1.0wt‰的升汞水溶液进行消毒20~4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每隔3~5min换1次。然后切除外植体两端变色部分以及四周被腐蚀的部分,使外植体露出新鲜组织再接种到培养基上。

采用上述的花叶万年青原种制作方法,制作周期通常在3个月左右,真、细菌污染率及死亡率高,原种制作成功率只能达到50%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周期短、真细菌污染率低、原种成活率高的花叶万年青的原种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花叶万年青的原种制作方法,包括:

预处理:将母株置于18~25℃、相对湿度为15~20%、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晾3~8天,期间停止浇水、施肥;

采种:去除叶片以及基部和茎段间的杂质,采用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顶芽去除外苞片并去除杂质,茎段按1个侧芽1段进行切割,用洗衣粉浸泡外植体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消毒:将外植体用升汞水溶液消毒25~30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然后切除外植体两端变色部分以及四周被腐蚀的部分,使外植体露出新鲜组织再接种到培养基上;

培养:控制培养时的温度为26±1℃,光照度为300~500lx。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加强了对母本的预处理和外植体的消毒,并优化培养工艺,整个制作周期可大大缩短至50~60天,顶芽萌动时间仅需5~8天,茎段的芽萌动时间仅需8~13天,而且无论是顶芽还是茎段,均没有出现真菌污染,彻底消除了真菌污染现象,茎段无真、细菌污染以及死亡现象,外植体的总体成活率可达7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加强对母本的预处理和外植体的消毒,并优化培养工艺。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花叶万年青的原种制作方法,包括:

预处理:将母株置于18~25℃、相对湿度为15~20%、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晾3~8天,期间停止浇水、施肥;

采种:去除叶片以及基部和茎段间的杂质,采用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顶芽去除外苞片并去除杂质,茎段按1个侧芽1段进行切割,用洗衣粉浸泡外植体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消毒:将外植体用升汞水溶液消毒25~30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然后切除外植体两端变色部分以及四周被腐蚀的部分,使外植体露出新鲜组织再接种到培养基上;

培养:控制培养时的温度为26±1℃,光照度为300~500lx。

其中,所述升汞水溶液的浓度为1.5wt‰。

其中,用升汞水溶液消毒25~30min后,用无菌水清洗3~5次,每次3~5min。

其中,所述培养基中包含有tdz、kt、蔗糖和卡拉胶,tdz的含量为0.05mg/l,kt的含量为0.2mg/l。

其中,所述培养基中还包含有ams和2-ip,所述2-ip的含量为3mg/l。

其中,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8。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加强了对母本的预处理和外植体的消毒,并优化培养工艺,整个制作周期可大大缩短至50~60天,顶芽萌动时间仅需5~8天,茎段侧芽萌动时间仅需8~13天,而且无论是顶芽还是茎段,均没有出现真菌污染,彻底消除了真菌污染现象,茎段无真、细菌污染以及死亡现象,外植体的总体成活率可达70%以上。

实施例1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取无病虫害,植株比较键壮,发育成熟,无变异同时具有母本基本生长性状(叶色为绿色和乳白色斑块相间,叶片大,椭圆状披针形)的植株作为母本。经预处理后,选取母株上出现轻度萎焉现象的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步骤

制种前将引种的母本植株置于18~25℃、相对湿度为15~20%、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晾3~8天,期间停止浇水、施肥,待其植株叶片呈现萎蔫状并且老叶出现黄化时便可进行原种制作。用刀片去除叶片以及基部和茎段间的一些明显的杂质,切成1个芽1段,顶芽去除外苞片并去除杂质,用洗衣粉浸泡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根据茎段、顶芽大小及老嫩程度进行分类,将分类好的外植体放置于无菌空瓶中,6~8个为一瓶。在瓶盖上标明植物代码及消毒时间,用质量浓度为1.5wt‰的升汞水溶液进行消毒,消毒时间根据外植体的大小及老嫩程度而定(顶芽:30min,茎段:25~30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5遍(每次3~5min)。切除顶芽上下表层及茎段四周被升汞腐蚀的部分,让其露出新鲜组织,再接种到培养基上(1个/瓶)。

1.2.2培养基

ph5.8

1.2.3培养条件

26±1℃300~500lx4~5w

1.2.4调查指标

顶芽萌动时间;茎段侧芽萌动时间;真、细菌污染率及死亡率;成活率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该品种采用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消毒时间为30min全部为顶芽,一共3个,细菌污染2个,成活1个;消毒时间为25min的全部为茎段,总共8个,无真细菌污染以及死亡现象。(具体见下表1)。

表1肯扶拉原种制作试验结果数据表

从表1的记载可知,采用本发明的花叶万年青的原种制作方法,顶芽萌动时间仅需5~8天,茎段侧芽萌动时间仅需8~13天,而且无论是顶芽还是茎段,均没有出现真菌污染,彻底消除了真菌污染现象,茎段无真、细菌污染以及死亡现象,外植体的总体成活率可达72.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