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1676发布日期:2018-11-30 23:1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特别指一种高产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的种植在我国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有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传统的水稻种植以农家肥为主,无化学农药的使用。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亦随之增加,粮食的安全问题始终作为解放后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为了增加粮食,把提高粮食单产作为重点,一方面通过育种培育高产新品种,另一方面以研究新的栽培措施提高单产。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各地修建公路、铁路、城市扩建占用土地、良田太多,荒芜田地也太多,对粮食造成紧张、恐慌。杂交水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粮食产量的问题,但是现有杂交水稻种植仍存在以下问题:1、用种量多,一亩地需用种0.75到1公斤左右。2.插秧多,插秧密,每蔸插秧2-3根,株行距为6-7寸,每平米24兜,1亩地需插2万多兜。3、密栽阳光照射差,通风差,容易染起病虫,所以农药用量重,防病次数多,从育秧到收割需防病虫6次。4、一般杂交水稻1根禾只能长一条穗,每根穗长34-30厘米,每穗240粒,最多到380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高产稻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育种,包括有理种、温藏催芽和育秧。具体如下:

理种:将选好的稻种在清明后开始浸种,先通过生物药浸种消毒,再加上清水浸泡种子二小时之后,将浮在水上面的空壳避掉,把水倒掉。

温藏催芽:将种子倒进口袋,然后将干稻草放于桶底,把种子放在草上面,再盖上干稻草包种;种子包好之后,晴天每天放太阳下晒,每天浇冷水2-3次,雨天每天浇15°温水2次,3-5天破胸发芽;在种子破胸时,把种地刨平4尺宽,铺上10公分厚一层猪粪,粪上铺一层12公分厚稀塘泥,将种子播下去;播下去之后,用竹扫把将种子轻轻地打下去,然后上面再加上一层草末灰;之后拿竹块均匀插成弧形棚,盖上薄膜,四周密封;在正常气温20-25°、湿度21-26°,5-6天左右,或者室内气温25-35°、湿度27-28°,5-6天开始发芽出土。

育秧:当禾苗生长出两叶一心10公分高时,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把两头薄膜打开能使秧苗起到光热作用;下午5-6点太阳落坡时,把两头薄膜盖好密封;雨天不要打开,一直到秧苗长出3-4叶一心、20公分高,开始分二叉时,将薄膜全部打开,晚上不要盖,吸收露天水;当薄膜打开5-7天后,施用一次扑虱灵25克,防钻心虫药25克,防治病虫。

2、移栽:

1个月秧令期到秧苗长到三叶一针时,就开始分蘖,这时秧苗分蔸4-6叉,秧已长到20-30公分高,即可将秧苗移栽到大田;移栽前大田需施用底肥,底肥在耙田时同时施下去,田耙平后,秧苗移栽到大田,每蔸插1根,株行距为40-50公分。

3、田间管理:

秧插下去第二天进行灌水,水层保持10-13公分深,三天不进水也不让水出去,保持水深,插下去5-7天复活稳蔸;其中,在秧苗插下去3-5天内,施除草剂1包25克。

7-10天禾苗回青开始分蘖,移栽后15天秧苗回青,开始分蔸,每1-5天分蘖1-2叉,禾苗长高到30-40公分,这时大田进行第一次防治病虫,用霉素20克,施药时保持10公分水层,保持三天不让进水、也不出去水,让它自然消失;每隔10天,排水晒田1至2天,直至裂小缝,再放水进去,保持6厘米水深的水层。

秧插下去1个月后,已到6月份立夏季,水气温逐渐升高均为20-32度,水温22-34度左右,禾苗基本进入猛长期,60-70公分高,分蘖强的阶段,从这时起水层在原来6厘米深的基础上降低3厘米,每隔10-15天晒田1至2天,裂小口,再放进水。

7月份水气温进入高温期,水温达25-35度已进入猛长,分蘖最强阶段,又是茂盛期,田里宜时干时湿,此时杀虫是关键;大田进行第二次防治灭虫,施扑虱灵2包共50克、井岗素霉25克、杀虫霜25克,药同时施用,保持水层10公分,水消失完后,这时进行第三次晒田,每隔10天晒田两天;放水5公分深,施钾肥10公斤,这时禾苗已到分蘖30-50根;中旬禾苗一开始上胎,进行控兜分蘖;7月下旬水温很高,平均达26-38度,禾苗正是猛长高峰,分蘖高峰期,禾苗最茂盛期,禾苗已长高1-1.2米,每兜分蘖40-50根,禾基部上胎,易引起病虫,进行第三次防止病虫,每亩施扑虱灵2包半,保持水层5-8公分,让水自然消失后只要湿润即可。

8月份中旬禾苗主开始插穗洋花,晴天30-38度,水温32-40度,禾苗10-11点慢慢地抽穗出来,中午12点穗抽出三分之二,边抽穗边扬花,到下午1-2点就收粉闭口,下午3-5点抽出了三分之二,雨天水温均25-32度,抽穗期2-3天收齐,每天中午抽穗洋花是旺盛期;收粉后3-5天,穗尖灌浆,5-10天干浆,穗基部扬花灌浆,10-15天基部干浆慢慢涨籽,15-25天穗尖黄边,25-35天基本黄,35-45天全黄成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生物药由以下方法熬制而成:取木本樟树、乌药、山荆芥和六月雪各500克,取草本草乌、半夏、天南星和马蹄香各100克,将以上八味原料加5000克水熬制成600克即成生物药液,用于浸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底肥包括复合肥、茶油饼和石灰,每亩的施用量为复合肥30公斤、茶油饼10公斤和石灰50公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稻种为杂交稻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稻种为多穗野生稻经过杂交选育出来的稻种。

本发明方法培育出的水稻为一苗3-5穗的水稻。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改变了现有育秧一般在谷雨后浸种、种子发了芽一次性下田的作水秧方式,采用清明后就开始浸种,作干秧、温藏、育秧,不仅能节省种子,减少生产成本,而且能保证秧苗成活率、整齐。同时在移栽和田间管理方面,一是采取分行、稀插、使稻禾起到一定的光负作用,又便于管理;二是灌排水深浅根据禾苗涨势层次决定;三是采取晒田方式能提高田土热量,促进禾苗长势;四能使禾秆叶坚韧硬不易染起病虫等减少农药量;五能控制无效分蘖。

本发明插秧稀、产量高,每平方插秧最多只在八千零四兜,一根禾苗能长出四条穗,主穗长均为34-40厘米,主穗谷粒为580-600粒,3副穗谷粒为600粒,即每根禾苗主副共结谷110-1200粒。而且稀植有足够的通风余地,太阳光照射力强,结合合理的晒田和有限的杀虫,基本不易引起病虫害。

本发明培育方法还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适应面广。二是品种根系粗壮发达,吸收养分强,秆粗硬,耐肥,抗倒伏力强。三是分蘖力强,插1根秧可分蘖30-50根。四是抗旱力强,在一般没有水源干如旱土,只要湿润,同样生长的好。五是抗寒力强,在15-25度的气温条件下,它同样能抽穗洋花授粉,在海拔1200米的山区栽培,也同样长得好。六是抗病力强,不需打剧毒农药,不易有病虫,一般的水稻,不打剧毒农药的话,会严重造成减产和无收,稻田打剧毒农药,严重地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七是产量高,按干粒重计算,亩产量可达2千斤以上。八是果的素质好,稻子防病虫没有打剧毒农药,大大地提高和增加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九是降低了生产成本,每亩只需种子0.3公斤,而种子稀播,大田移栽稀,农药,肥料用量少,便于田间管理。这样一来减轻了劳动力度,节省的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一、育种的方法及步骤:

普通育秧一般在谷雨后5-10天浸种、种子发了芽,一次性下田是作水秧,如连续雨天会坏秧,导致重作秧,增加种子成本等。本方法在清明后5-10天开始浸种,是作干秧、温藏、育秧。一是能节省种子,减少生产成本;二是能保证秧苗成活率、整齐。采用的是生物药浸种,一是能消毒、杀菌,这样使秧苗移栽到大田起到预防病虫的作用;二是能提高早熟,比一般常规浸种法提前5至10天收割。

生物药是500克樟树、500克乌药、500克山荆芥、500克六月雪、100克草乌、100克半夏、100克天南星和100克马蹄香,加5000克水熬制成600克浸种。

种子消毒后再加上适量清水浸泡种子二小时之后,将浮在水上面的空壳避掉,把水倒掉。将种子倒进口袋,然后将干稻草放于桶底,把种子放在草上面,再盖上干稻草包种。种子包好之后,晴天每天放太阳下晒,每天浇冷水二至三次,雨天每天浇15°温水二次,作为催芽。这样能起到抗旱抗寒作用,在一般正常气温(15-25度)情况下3-5天就能破胸发芽。

当种子破胸时,先把地刨平4尺宽,铺上10公分厚一层猪粪,粪上面铺一层12公分厚稀塘泥,将种子播下去,播下去之后,用竹扫把将种子轻轻地打下去,然后上面再加上一层草末灰。之后拿竹块均匀插成弧形,盖上薄膜,四周密封。在正常气温20-25°、湿度21-26°,5-6天左右,室内气温25-35°、湿度27-28°,5、6天开始发芽出土。

当禾苗生长出两叶一心10公分高时,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把两头薄膜打开,能使秧苗起到光热作用,下午5-6点太阳落坡时,把两头薄膜盖好密封。雨天不要打开,一直到秧苗长出3-4叶一心时,20公分高,开始分二叉时,将薄膜全部打开,晚上就不要盖,吸收露天水,这样能使禾苗长得粗壮,又能起到抗旱抗寒作用。采取这种育秧方法使秧苗得到安全保障。

当薄膜打开5-7天,打一次扑虱灵25克一包,防钻心虫药25克,防治病虫,不须打剧毒农药,因为种子播得稀,空隙大,通风量大,阳光照射得多,所以不易有病虫。

二、秧苗移栽方法及田间管理:

包括内容:1、采取分行、稀插、使稻禾起到一定的光负作用,又便于管理;2、灌排水深浅根据禾苗涨势层次决定;3、采取晒田方式能提高田土热量,促进禾苗长势;4、能使禾秆叶坚韧硬不易染起病虫等减少农药量;5、能控制无效分蘖。具体操作如下:

1个月秧令期到秧苗长到三叶一针时,就开始分蘖,这时秧苗分蔸4-6叉,秧已长到20-30公分高。秧苗需移栽到大田,大田一亩地施底肥30公斤复合肥、10公斤茶油饼、50公斤石灰,在把田时同时施下去,菜饼能防钻心虫,石灰能消毒防病,又能疏松土壤。田耙平后,秧苗移栽到大田,每蔸插1根,株行距为40-50公分。

秧插下去第二天进行灌水,水层保持10-13公分深(秧苗插下去3-5天,打除草剂1包25克)。三天不进水,也不让水出去,水深保持10公分,插下去5-7天复活稳蔸。

7-10天禾苗正式回青开始分蘖,从5月份秧苗移栽到大田以后,一直到7月份水的管理,晒田,防止病虫、分蘖、抽穗、洋花观察的这段时间极其重要,半点都不能忽视和耽过。

移栽后15天秧苗回青,开始分蔸。这时气候稍微升高,雨晴气温18-27度,水温20-29°左右。每1-5天分蘖1-2叉,禾苗长高到30-40公分,这时大田进行第一次防治病虫,霉素20克,打药时候保持10公分水层,保持三天不让进水、也不出去水,让它自然消失,每隔10天,晒田1至二天,直至裂小缝,再放水进去,保持6厘米水深的水层,这样能提高水温,促进禾苗的长势。

秧插下去1个月后,这时已到6月份立夏季,水气温逐渐升高均为20-32度,水温22-34度左右,禾苗基本进入猛长期,60-70公分高,分蘖强的阶段,从这时起水层在原来6厘米深的基础上降低3厘米,3厘米水层为宜,每隔10-15天晒田一至二天,裂小口,再放进水。

7月份水气温进雨高温期,水气温达25-35度(禾苗已长高到80-90公分)已进入猛长,分蘖最强阶段,又是茂盛期,田里宜时干时湿,此时杀虫是关键。大田进行第二次防治灭虫,打扑虱灵2包(50克),井岗素霉25克,杀虫霜25克。两样同时打,保持水层10公分,水消失完后,这时进行第三次晒田,每隔10天晒田两天。水层5公分深,施甲肥10公斤,这时禾苗已到分蘖30-50根。中旬禾苗一开始上胎,进行控兜分蘖。晒田起到几个方面的好处。7月下旬水温很高,平均达26-38度,禾苗正是猛长高峰,分蘖高峰期,禾苗最茂盛期,禾苗已长高1-1.2米,每兜分蘖40-50根,禾基部上胎,易引起病虫,防治病虫非常关键,进行第三次防止病虫每亩地打扑虱灵2包半(50克),保持水层5-8公分,让水自然消失后只要湿润即可。

8月份中旬禾苗主开始插穗洋花,时间很宝贵,一分钟不能耽过,每天坚持在田地里,观察晴雨天抽穗洋花状况,观察主付抽穗状况,当我在实验培育晶交更优(2058)超级高产稻研究中,每年从育秧开始,移栽到大田,观察分蘖,抽穗,洋花到收割等一系列的过程当中,都做了及其细致的记录。晴天30-38度,水温32-40度,禾苗10-11点慢慢地抽穗出来,中午12点穗抽出三分之二,边抽穗边扬花,到下午1-2点就收粉闭口,下午3-5点抽出了三分之二,雨天水气温均25-32度,抽穗期2-3天收齐,每天中午抽穗洋花是旺盛期。收粉后3-5天,穗尖灌浆,5-10天干浆,穗基部扬花灌浆,10-15天基部干浆慢慢涨籽,15-25天穗尖黄边,25-35天基本黄,35-45天全黄成熟。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