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地区裂叶独活的高产人工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0801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的人工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裂叶独活的高产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裂叶独活(巴木保)heracleummillefoliumdiels为伞形科(umbelliferae)独活属植物,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日曲)、甘肃、四川、云南(中甸)等地。生长于海拔3800~5000m的山坡草地、山顶或沙砾沟谷草甸。

裂叶独活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在拉萨等地民间作为调味品广泛使用,是一种名符其实的药食两用藏药材。裂叶独活植物学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30cm,有柔毛。根长约20cm,棕褐色,颈部被有褐色枯萎叶鞘纤维。茎直立,分枝,下部叶有柄,叶柄长1.5~9cm;叶片轮廓为披针形,长2.5~16cm,宽达2.5cm,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0.5~1.0cm,先端尖;茎生叶逐渐短缩。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20-25cm;总苞片4~5,披针形,长5~7mm;伞辐7~8,不等长;小总苞片线形,有毛;花白色;萼齿细小。果实椭圆形,背部极扁,长5~6mm,宽约4mm,有柔毛,背棱较细;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其长度为分生果长度的一半或略超过。花期6~8月,果期9~10月(《中国植物志》第55(3)卷)。据《晶珠本草》记载,裂叶独活(巴木保)具消散肿胀,破除癥结痞块功效。《中国藏药》记载,裂叶独活味苦、辛,性平;具消散肿胀,破除癥结痞块功效。《藏医诊治论文选》中收录裂叶独活与麻花艽、印度獐牙菜、苍耳子、迷果芹、黄精粉碎成细粉,混匀;用于疫疬痈疽症;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

近年来,随着裂叶独活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其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原来遍地都是裂叶独活现在己经很难发现。为保护这一药食两用藏药材资源,使其可持续利用,开展人工种植是必然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裂叶独活野生资源日益减少,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裂叶独活的高产人工栽培方法,通过人工种植裂叶独活获得药食两用藏药材裂叶独活。

本发明提供高海拔地区裂叶独活的高产人工栽培方法,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选择海拔1500m以上半阴坡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耙细整平,起高畦,开排水沟;

2)育苗:每亩用种子4~5kg,与火灰、钙镁磷肥拌成种子灰撒播畦面,盖火灰或腐殖质土,浇透水,并常保持土壤湿润;

3)育苗管理:进行间苗、除草和土肥管理;

4)移栽:行距50cm、株距25~30cm开穴,每穴栽苗2~3株,栽时顶芽朝上,覆土压实,浇定根水。

5)田间管理:进行除草和土肥管理;

6)采收:定植2年后收获。

所述步骤1)中有施肥过程,每亩施2500~5000kg腐熟堆肥,或每亩施3000~4000kg圈肥、土杂肥。

所述步骤2)育苗,起高畦的宽度100~120cm。

所述步骤2)育苗,播种时间为10~11月份或3月份。

所述步骤2)育苗,利用大棚进行育苗。

所述步骤3)育苗管理,在幼苗高7~10cm时进行间苗,疏拔过密苗或弱苗,苗期扯草2~3次,并追施尿素2~3次。

所述步骤4)移栽,一亩育苗地可供5~10亩大田栽植。

所述步骤4)移栽,所述开穴的穴径10~15cm,深15~18cm。

所述步骤5)田间管理中土肥管理,春夏季施尿素;冬季施用堆沤肥。

所述步骤6)采收,药材采收于春季或秋季采集全草,洗净晾干。食材采收于夏季茎叶茂盛未抽薹前割取地上部分,阴干。

本发明的优点:

1、裂叶独活作为藏区广泛使用的药食两用植物,人工种植裂叶独活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野生资源紧缺的状况。

2、裂叶独活在西藏高海拔1500m以上的区域种植过程中,至今未发现病虫害。

3、育苗移栽不仅种子发芽率稿、种苗移栽成活率高,而且长势旺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整地:选取海拔1500m以上的处于半阴坡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秋冬季冻土前深翻,使其风化;来年解冻后,再用地犁耙一次,并施腐熟堆肥,每亩2500kg,将肥料捣细、撒匀,翻入地下30cm深,然后耙细整平,播种前清除田间杂草。

2)育苗:做成100cm宽的高畦,开好排水沟,10~11月份播种,每亩用种子4kg,与火灰、钙镁磷肥拌成种子灰撒播畦面,盖火灰或腐殖质土,浇透水,并常保持土壤湿润;

3)育苗管理:在幼苗高7~10cm时进行间苗,疏拔过密苗或弱苗,苗期扯草2~3次,并追施尿素2~3次;

4)移栽:行距50cm、株距25cm开穴,穴径10cm,深15cm,每穴栽苗2~3株,栽时顶芽朝上,覆土压实,浇定根水。一亩育苗地供10亩大田栽植;

5)田间管理,进行除草和土肥管理,土肥管理在春夏季施尿素,冬季施用堆沤肥;

6)采收,定植2年后收获,药材采收于春季或秋季采集全草,洗净晾干。食材采收于夏季茎叶茂盛未抽薹前割取地上部分,阴干。在割取地上部分的裂叶独活种植地里,追施适量的尿素,保持土壤湿润,使裂叶独活重新长叶,来年继续割取地上部分。

实施例2

1)整地:选取海拔4000m的处于半阴坡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秋冬季冻土前深翻,使其风化;来年解冻后,再用地犁耙一次,并施腐熟堆肥,每亩5000kg,将肥料捣细、撒匀,翻入地下30cm深,然后耙细整平,播种前清除田间杂草。

2)育苗:做成120cm宽的高畦,开好排水沟,3月份播种,每亩用种子5kg,与火灰、钙镁磷肥拌成种子灰撒播畦面,盖火灰或腐殖质土,浇透水,并常保持土壤湿润;

3)育苗管理:在幼苗高7~10cm时进行间苗,疏拔过密苗或弱苗,苗期扯草2~3次,并追施尿素2~3次;

4)移栽:行距50cm、株距30cm开穴,穴径12cm,深18cm,每穴栽苗2~3株,栽时顶芽朝上,覆土压实,浇定根水。一亩育苗地供5亩大田栽植;

5)田间管理,进行除草和土肥管理,土肥管理在春夏季施尿素;冬季施用堆沤肥;

6)采收,定植2年后收获,药材采收于春季或秋季采集全草,洗净晾干。食材采收于夏季茎叶茂盛未抽薹前割取地上部分,阴干。

实施例3

1)整地:选取西藏海拔4500m的处于半阴坡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秋冬季冻土前深翻,使其风化;来年解冻后,施圈肥、土杂肥,每亩3000kg作基肥,将肥料捣细、撒匀,翻入地下30cm深,然后耙细整平,播种前清除田间杂草。

2)育苗:采用大棚育苗,做成100cm宽的高畦,开好排水沟,10~11月份播种,每亩用种子4kg,与火灰、钙镁磷肥拌成种子灰撒播畦面,盖火灰或腐殖质土,浇透水,并常保持土壤湿润;

3)育苗管理:幼苗高7~10cm时进行间苗,疏拔过密苗或弱苗,苗期扯草2~3次,并追施尿素2~3次;

4)移栽:在行距50cm、株距25cm开穴,每穴栽苗2~3株,栽时顶芽朝上,覆土压实,浇定根水。一亩育苗地供7亩大田栽植;

5)田间管理:进行除草和土肥管理,土肥管理在春夏季施尿素,冬季施用堆沤肥;

6)采收。

实施例4

1)整地:选取西藏海拔2500m的处于半阴坡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秋冬季冻土前深翻,使其风化;来年解冻后,施圈肥、土杂肥,每亩4000kg作基肥,将肥料捣细、撒匀,翻入地下30cm深,然后耙细整平,播种前清除田间杂草。

2)育苗:采用大棚育苗,做成120cm宽的高畦,开好排水沟,3月份播种,每亩用种子5kg,与火灰、钙镁磷肥拌成种子灰撒播畦面,盖火灰或腐殖质土,浇透水,并常保持土壤湿润;

3)育苗管理:在幼苗高7~10cm时进行间苗,疏拔过密苗或弱苗,苗期扯草2~3次,并追施尿素2~3次;

4)移栽:行距50cm、株距30cm开穴,穴径15cm,深18cm,每穴栽苗2~3株,栽时顶芽朝上,覆土压实,浇定根水;

5)田间管理:进行除草和土肥管理,土肥管理在春夏季施尿素,冬季施用堆沤肥;

6)采收:定植2年后收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示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