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两湖地区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82437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提升两湖地区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东北大米主要种植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广大平原地区,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够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阳光雨露充足,又有纯净无污染的灌溉用水,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独特地域优势,保证了东北大米独有的高品质。

真正的东北大米粒形短圆,长宽比约为1.6:1,腹白少,胶质率高,米色清亮透明。

以下为东北大米的主要鉴别方法:

(1)看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陈米硬,水份低的米比水份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外白”。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般含水份过高,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3)看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急热现象后,米粒内外收缩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更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4)看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份在—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香味和食味都较差,所以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另外,米粒中含“死青”粒较多,米的质量也较差。

(5)看新陈:大米若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粘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同时,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发霉的气味说明是陈米。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虫蚀,如果有虫蚀粒和虫尸出现说明是陈米,鉴别大米霉变,主要从大米色泽和气味等方面考察。

两湖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水稻的传统产区,以每年种植两季稻或三季稻为主,且主要种植籼型杂交稻为主,由于生长周期短等原因,稻米的品质相比东北大米有明显的差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两湖地区也开始引入粳米进行种植,但品质与东北大米有较大差距,如何通过改善种植方法来提升大米的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两湖地区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该方法不通过基因方式,而通过改变水稻的生长外部条件来提升水稻品质。

一种提升两湖地区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水稻收割后,留茬低于20cm,泡田12-16小时,将田中的积水排出,采用深耕的方式,将土进行翻耕、平整并加入60-100kg的过磷酸钾;

b、加水,水面高出土面3-7cm,插入水稻秧苗,投放蚯蚓;

c、待水稻分蘖末期,投放龙虾幼苗并追加氮肥20-30kg/亩;

d、待龙虾成熟后,取出龙虾;

e、追加肥料直至水稻成熟为止。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泡田时加入蝎子苗。

优选的,所述的蝎子苗的加入量为600-1000只/亩。

优选的,到灌浆期,将蝎子收获。

从我国人工养蝎的发展历史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除少量蝎继续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外,大量全蝎产品是作为食品和保健滋补品来消费的。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全蝎的药用价值很高,用全蝎配成的中药处方多达100多种。全蝎是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七珍丹、保安万灵丹、牵正散等3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的动物药材。特别是近几年,全蝎在治疗疑难病症上发现有显著的疗效,如全蝎可治疗脉管炎、血栓闭塞,蝎毒可治疗心血管病、各种肿瘤、三叉神经痛等。这些应用使蝎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除药用外,全蝎还可以制成滋补食品。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蝎子作为治疗、保健佳品,倍受人们关注。蝎子酒、蝎子罐头、速冻全蝎、蝎粉保健品相继问世,“油炸全蝎”出现在许多宴席上。此外,随医学的发展,蝎毒的作用被广泛认识,蝎毒比黄金还贵,每千克约15万元。1万只成蝎每年可提毒480克,因此,蝎毒的药用价值远远高于蝎子本身。多年来,蝎子市场供给多依赖野生捕捉,但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野生蝎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自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全国产量仅能满足需要的30%左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尾刺(sting)是主要药用部位,亦名毒刺、毒针、螫刺,位于身躯的最末一节。它是由一个球形的底及一个尖而弯曲的钩刺所组成,从钩刺尖端的针眼状开口射出毒液。蝎毒液是由一对卵圆形、位于球形底部的毒腺所产生,毒腺的细管与钩针尖端的两个针眼状开口(毒腺孔)相连。每一个腺体外面包有一薄层平滑肌纤维,借助肌肉强烈的收缩,由毒腺射出毒液,用以自卫和杀死捕获物。《本草衍义》中说:“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所谓“梢力尤功”,指蝎毒之效。尾刺只能上下垂直活动,不能左右摆动,掌握此点,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正面捏住尾刺,而不致被蜇伤。

加入蝎子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害虫的防治效果;同时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加入泥鳅,可以起到松土,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提升两湖地区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一是泡田时加入蝎子,蝎子以土壤中的虫卵为食物,降低虫害;二是加入龙虾苗和蚯蚓,有松土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在灌浆期追加肥料,可以促进水稻提升质量;本发明通过在种植方法、肥料加入方式等方面的改进,使两湖地区水稻的品质有显著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分析:

实施例1

一种提升两湖地区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水稻收割后,留茬低于20cm,泡田12小时,将田中的积水排出,采用深耕的方式,将土进行翻耕、平整并加入100kg的过磷酸钾;

b、加水,水面高出土面3cm,插入水稻秧苗,投放蚯蚓;

c、待水稻分蘖末期,投放龙虾幼苗并追加氮肥30kg/亩;

d、待龙虾成熟后,取出龙虾;

e、追加肥料直至水稻成熟为止。

所述的步骤a中,泡田时加入蝎子苗。

所述的蝎子苗的加入量为600只/亩。

到灌浆期,将蝎子收获。

实施例2

一种提升两湖地区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水稻收割后,留茬低于20cm,泡田16小时,将田中的积水排出,采用深耕的方式,将土进行翻耕、平整并加入60kg的过磷酸钾;

b、加水,水面高出土面7cm,插入水稻秧苗,投放蚯蚓;

c、待水稻分蘖末期,投放龙虾幼苗并追加氮肥20kg/亩;

d、待龙虾成熟后,取出龙虾;

e、追加肥料直至水稻成熟为止。

所述的步骤a中,泡田时加入蝎子苗。

所述的蝎子苗的加入量为1000只/亩。

到灌浆期,将蝎子收获。

实施例3

一种提升两湖地区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水稻收割后,留茬低于20cm,泡田15小时,将田中的积水排出,采用深耕的方式,将土进行翻耕、平整并加入80kg的过磷酸钾;

b、加水,水面高出土面5cm,插入水稻秧苗,投放蚯蚓;

c、待水稻分蘖末期,投放龙虾幼苗并追加氮肥25kg/亩;

d、待龙虾成熟后,取出龙虾;

e、追加肥料直至水稻成熟为止。

所述的步骤a中,泡田时加入蝎子苗。

所述的蝎子苗的加入量为800只/亩。

到灌浆期,将蝎子收获。

本发明的水稻种植得到的大米不但蛋白质含量提升15%以上,而且米的胶稠度也比常规的米软很多,品质得到显著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