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锦鲤水花成活率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1160阅读:119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锦鲤水花投放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锦鲤水花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锦鲤在观赏鱼市场占有1/3左右的份额,由于人们的喜爱,养殖产量逐年增加。但渔场普遍存在锦鲤水花下塘后大面积死亡问题,由于市场上锦鲤水花价格较贵,渔场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锦鲤水花成活率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锦鲤水花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具体步骤为:

(1)池塘的准备

养殖池塘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深度为1.2-1.5m,使用之前进行晒塘处理,分解饵料残渣、鱼类粪便以及病原微生物,去除池塘内其他的水生生物;池埂为水泥路,架设防鸟网,降低飞禽对水花的捕食;用50-60kg/亩生石灰勾兑的石灰水对鱼塘进行消毒,水花鱼苗下塘前每亩池塘投放5公斤的微生态制剂有益菌,预防水花鱼苗发病;

(2)水花下塘前的准备

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前将鱼桶内的温度调节到和室外养殖池塘温度差在1℃以内;水花鱼苗下塘前饲喂蛋黄和豆浆混合液,提供其下塘后所需的能量;

(3)投放水花

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前进行调水,向存放水花鱼苗的鱼桶中逐渐加入池塘中的水,直到加入到桶中水量的1-2倍,该过程保持20-30min,待水花鱼苗充分适应后让鱼苗缓慢游出进入养殖池塘;

(4)投放水花后的管理

水花鱼苗投放到养殖池塘后,头10天每天开设10-12小时的叶轮式增氧机,开设时间为早上、白天以及傍晚;有寒潮来袭时,将水花鱼苗用网箱置于养殖池塘中暂养,网箱周围加装围栏,防止大风大浪对鱼苗的伤害,并加设增氧设备;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后饲料与豆浆结合饲喂。

有寒潮来袭时,将水花鱼苗用网箱置于养殖池塘中暂养的过程中采用的是60目的网箱。

水花鱼苗下塘后饲喂的饲料采用80目筛绢过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高了锦鲤水花入塘成活率与培育率,避免了鱼苗死亡后再培育的过程,充分利用了养殖时间,提高了养殖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提高锦鲤水花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具体步骤为:

(1)池塘的准备

养殖池塘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深度为1.2m,使用之前进行晒塘处理,分解饵料残渣、鱼类粪便以及病原微生物,去除池塘内其他的水生生物;池埂为水泥路,架设防鸟网,降低飞禽对水花的捕食;用50kg/亩生石灰勾兑的石灰水对鱼塘进行消毒,水花鱼苗下塘前每亩池塘投放5公斤的微生态制剂有益菌,预防水花鱼苗发病;

(2)水花下塘前的准备

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前将鱼桶内的温度调节到和室外养殖池塘温度差在1℃;水花鱼苗下塘前饲喂蛋黄和豆浆混合液,提供其下塘后所需的能量;

(3)投放水花

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前进行调水,向存放水花鱼苗的鱼桶中逐渐加入池塘中的水,直到加入到桶中水量的1倍,该过程保持20min,待水花鱼苗充分适应后让鱼苗缓慢游出进入养殖池塘;

(4)投放水花后的管理

水花鱼苗投放到养殖池塘后,头10天每天开设10小时的叶轮式增氧机,开设时间为早上、白天以及傍晚;有寒潮来袭时,将水花鱼苗用网箱置于养殖池塘中暂养,网箱周围加装围栏,防止大风大浪对鱼苗的伤害,并加设增氧设备;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后饲料与豆浆结合饲喂。

有寒潮来袭时,将水花鱼苗用网箱置于养殖池塘中暂养的过程中采用的是60目的网箱。

水花鱼苗下塘后饲喂的饲料采用80目筛绢过筛。

实施例2:

一种提高锦鲤水花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具体步骤为:

(1)池塘的准备

养殖池塘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深度为1.5m,使用之前进行晒塘处理,分解饵料残渣、鱼类粪便以及病原微生物,去除池塘内其他的水生生物;池埂为水泥路,架设防鸟网,降低飞禽对水花的捕食;用60kg/亩生石灰勾兑的石灰水对鱼塘进行消毒,水花鱼苗下塘前每亩池塘投放5公斤的微生态制剂有益菌,预防水花鱼苗发病;

(2)水花下塘前的准备

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前将鱼桶内的温度调节到和室外养殖池塘温度差在0.5℃;水花鱼苗下塘前饲喂蛋黄和豆浆混合液,提供其下塘后所需的能量;

(3)投放水花

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前进行调水,向存放水花鱼苗的鱼桶中逐渐加入池塘中的水,直到加入到桶中水量的2倍,该过程保持30min,待水花鱼苗充分适应后让鱼苗缓慢游出进入养殖池塘;

(4)投放水花后的管理

水花鱼苗投放到养殖池塘后,头10天每天开设12小时的叶轮式增氧机,开设时间为早上、白天以及傍晚;有寒潮来袭时,将水花鱼苗用网箱置于养殖池塘中暂养,网箱周围加装围栏,防止大风大浪对鱼苗的伤害,并加设增氧设备;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后饲料与豆浆结合饲喂。

有寒潮来袭时,将水花鱼苗用网箱置于养殖池塘中暂养的过程中采用的是60目的网箱。

水花鱼苗下塘后饲喂的饲料采用80目筛绢过筛。

实施例3:

一种提高锦鲤水花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具体步骤为:

(1)池塘的准备

养殖池塘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深度为1.3m,使用之前进行晒塘处理,分解饵料残渣、鱼类粪便以及病原微生物,去除池塘内其他的水生生物;池埂为水泥路,架设防鸟网,降低飞禽对水花的捕食;用55kg/亩生石灰勾兑的石灰水对鱼塘进行消毒,水花鱼苗下塘前每亩池塘投放5公斤的微生态制剂有益菌,预防水花鱼苗发病;

(2)水花下塘前的准备

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前将鱼桶内的温度调节到和室外养殖池塘温度差在1℃;水花鱼苗下塘前饲喂蛋黄和豆浆混合液,提供其下塘后所需的能量;

(3)投放水花

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前进行调水,向存放水花鱼苗的鱼桶中逐渐加入池塘中的水,直到加入到桶中水量的1.5倍,该过程保持25min,待水花鱼苗充分适应后让鱼苗缓慢游出进入养殖池塘;

(4)投放水花后的管理

水花鱼苗投放到养殖池塘后,头10天每天开设11小时的叶轮式增氧机,开设时间为早上、白天以及傍晚;有寒潮来袭时,将水花鱼苗用网箱置于养殖池塘中暂养,网箱周围加装围栏,防止大风大浪对鱼苗的伤害,并加设增氧设备;锦鲤水花鱼苗下塘后饲料与豆浆结合饲喂。

有寒潮来袭时,将水花鱼苗用网箱置于养殖池塘中暂养的过程中采用的是60目的网箱。

水花鱼苗下塘后饲喂的饲料采用80目筛绢过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锦鲤水花成活率的养殖方法。首先锦鲤水花下塘前进行喂食,保证鱼苗能量的供应和状态;保证水温相近避免了鱼苗产生较大的应激,进一步的调水使鱼苗适应池塘水的ph值、溶氧量、渗透压等水体环境;由于鱼苗过于弱小,不能经受寒潮、大风等天气,采用围栏使水面不产生较大波浪,保护鱼苗不受伤害;叶轮式增氧机的使用,能有效预防鱼苗气泡病的发生。

本发明提高了锦鲤水花入塘成活率与培育率,避免了鱼苗死亡后再培育的过程,充分利用了养殖时间,提高了养殖效益。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