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有机魔芋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42355发布日期:2019-03-05 19:19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特别指一种林下有机魔芋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因其是自然界少有的几种含天然葡甘聚糖的植物之一,葡甘聚糖又具有独特的营养学价值而倍受关注。近年来随着魔芋产品食用、医疗、保健、工业用途上的优点日益显露,魔芋的规模种植和产品的深加工迅速被提到了各阶层有识之士的议事日程。民间素有种植魔芋的习惯,但均属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的零星种植,不成规模,管理粗放,产量有限,仅供做魔芋豆腐食用。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魔芋种植呈现出良好地发展势头。如何利用山区林下优势发展魔芋为农业特色产业,将带动魔芋产业快速发展,使魔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又一朝阳产业。

杉树,常绿乔木,生长迅速、干型通直圆满、加工容易,木材耐腐、抗白蚁,为群众所喜爱,在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及河南郑州等地有栽培,生长良好。杉树,因其有独特的气味,所以很难发生病虫害,同时杉树的针叶还有一定的土壤改良作用,因此如何因地制家发展杉树林下种植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林下有机魔芋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林地选择:选择遮阴率在60-75%的成年杉树林下行间种植魔芋。

2、林地处理:于冬前进行深耕晒土,春后再翻犁细整,开厢埋墒,墒面宽6-8尺,沟深宽1尺,沟深20-25厘米,以利排水减少病害;对杉树土壤进行消毒,并施好基肥。

3、选种:选用脱病脱毒的优良芋种,要求种芋外观形态为球茎圆形式长圆形,芽莴小而浅,球茎充实,顶牙粗壮,无病无伤;在播种前先将选好的种芋进行消毒,然后再播种。

4、播种:在4月初至4月中旬播种,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和种芋的大小而定;同一品种,种芋较大的稀播,反之种芋较小的要适当密植,此外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种芋50-100克,亩密度4500-5500株;种芋100-200克,亩密度3000-4500株;种芋200-500克,亩密度小于3000株;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播种时忌魔芋与肥料直接接触,避免烧种,摆种时芽稍倾斜向上,减少芽窝积水烂芽,播种后覆土6-10厘米。

5、林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适时培土,遇暴雨及水涝时开沟排渍,并视魔芋长势施追肥;魔芋的虫害主要有豆天蛾、斜纹夜蛾、地老虎、金龟子等,其防治方法为人工捕杀和药剂毒杀;魔芋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病毒病等,采取实行三年以上轮作,不过量施用化肥,生物多样性栽培、苗期使用保护剂、彻底清除病残体、人工拔除中心病株深埋及在病株穴内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选用健康无伤无病种芋和种芋消毒、土壤消毒及综合防治等措施。

6、及时收挖:在魔芋地上部分自然倒伏10至20天后,选择晴天收挖,挖时要特别注意不使鲜芋受伤,林间晒半天后除净泥土,剔除病虫为害球茎,商品芋收获后待销售处理,种芋科学贮藏作来年用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杉树林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100公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肥为每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菜子饼300-500公斤,草木灰500-1000公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芋种为花魔芋种,种芋须顶芽鲜红色,单个重量在500克以下并进行分级下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种芋消毒采用硫酸农用链霉素200ppm浸种芽半小时,消毒处理后晾1-2天再播种;或者采用太阳光照射,紫外线消毒、杀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追肥为每亩施农家肥800-1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氧化钾10-15公斤,叶面追肥用0.5%磷酸二氢钾喷洒。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择合适遮阴率的杉树林进行魔芋种植,利用杉树的特性,基本杜绝了魔芋种植过程中地面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利用杉树掉落的针叶对土壤进行改良,基本杜绝了魔芋种植过程中地下病虫害的发生。采用杉树林下种植,无须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消毒,同时也基本不使用化学肥料,底肥及追肥均以农家肥主为,种植的魔芋绿色、无污染,符合有机食品标准。本发明结合科学的选种、播种等环节,使出土的魔芋规格、外形较为齐整,产量比纯魔芋种植或其它林下种植提高15-22%,种植过程中病死株现象控制在2%以下,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1、采用隐蔽度的栽培模式——遮阴率在60-75%的成年杉树林下行间种植。

魔芋为阴性植物,日照强烈,易加重病害,栽培上应适当遮荫。

2、整地、土壤消毒及施肥:

整地:对冬闲地于冬前进行深耕(20厘米以上)晒土,春后再翻犁细整,开厢埋墒,墒面宽6-8尺,沟深宽1尺,沟深20-25厘米,以利排水减少病害。

土壤消毒:一般地块亩用生石灰50-100公斤进行消毒杀菌,减少芋地病源量,同时施石灰还能对偏酸性土壤起到调剂作用降低酸性。发病地块又无法换地轮作时,可用福尔马林或二甲苯熏土,用药量为每亩2.7升,喷洒土壤后立即用薄膜封严,20天后方能揭膜下种。由于在杉树林下种植魔芋,具有较强的阬虫害环境,栽培基地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消毒,为生产有机魔芋提供了前提。

施肥:基肥为每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菜子饼300-500公斤,草木灰500-1000公斤。追肥为每亩施农家肥800-1000kg、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氧化钾10-15公斤,叶面追肥用0.5%磷酸二氢钾喷洒。

3、种芋准备:

种芋选择:选用脱病脱毒本地花魔芋或其它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其外观形态为球茎圆形式长圆形,芽莴小而浅,球茎充实,顶牙粗壮,无病无伤,花魔芋顶芽鲜红色,单个重量在500克以下并进行分级。

种芋消毒:在播种前将选好的种芋用硫酸农用链霉素200ppm浸种芽半小时消毒处理后晾1-2天播种。或者采用太阳光照射,紫外线消毒、杀菌。

4、播种:

在4月初至4月中旬播种,种植密度主要是根据品种和种芋的大小而定。同一品种,种芋较大的适当稀播,反之种芋较小的要适当密植,此外,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一般种芋50-100克,亩密度4500-5500株;种芋100-200克,亩密度3000-4500株,种芋200-500克,亩密度小于3000株。

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和穴播。播种时忌魔芋与肥料直接接触,避免烧种,摆种时芽稍倾斜向上,减少芽窝积水烂芽,播种后覆土6-10厘米。

5、林间管理

①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适时培土,注意暴雨及水涝时开沟排渍,并视魔芋长势施追肥。

②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魔芋的虫害主要有豆天蛾、斜纹夜蛾、地老虎、金龟子等,其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捕杀和药剂毒杀。魔芋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病毒病等,应采取实行三年以上轮作,不过量施用化肥,生物多样性栽培、苗期使用保护剂、彻底清除病残体、人工拔除中心病株深埋及在病株穴内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选用健康无伤无病种芋和种芋消毒、土壤消毒及综合防治等措施。

6、及时收挖:

在魔芋地上部分自然倒伏10至20天后,选择晴天收挖,挖时要特别注意不使鲜芋受伤,林间晒半天后除净泥土,剔除病虫为害球茎,商品芋收获后待销售处理,种芋科学贮藏作来年用种。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