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465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具体是指一种植物杀虫剂。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食物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是现在为了保证植物和农作物获得丰收使用农药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国内外大多使用的是化学农药,这类农药生产中存在大量有毒物质的排放,严重污染环境;从20世纪60年代有机氯农药到90年代除虫菊酯农药的普遍推广应用,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抗药性的提高,使用量增大,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化学农药使用后,在植物和农作物中大量农药残留,对人畜的安全带来危害,而且目前的害虫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针对不同害虫,还要使用不同的杀虫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连续使用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虫剂容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农药高毒性、高残留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范围广、绿色环保的一种植物杀虫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苎麻油2~7份,苦参5~10份,黄芪5~10份,防风2~6份,生地黄4~8份,茶皂素10~20份,甘草8~15份,虎杖1~5份,蓖麻油1~5份,茚虫威1~3份,白藓皮10~20份,冬青油10~20份,生草乌5~10份,独活2~6份,黄连5~10份,鱼藤酮5~10份,大姜5~10份、辣椒5~10份、花椒1~5份,黄柏5~10份,地肤子4~8份,苦楝2~6份,醋20~30份。

优选的,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苎麻油5份,苦参7份,黄芪7份,防风4份,生地黄5份,茶皂素15份,甘草10份,虎杖4份,蓖麻油2份,茚虫威2份,白藓皮12份,冬青油12份,生草乌6份,独活4份,黄连6份,鱼藤酮6份,大姜7份、辣椒7份、花椒3份,黄柏7份,地肤子5份,苦楝3份,醋25。

上述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重;

(2)、将步骤1中的药物混合粉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水中,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下提取药液,

(3)、将步骤2制得的药液过滤、浓缩,得混合物,所得混合物干燥、粉碎、过筛、灭菌,得到杀虫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杀虫剂均采用中药制成,对植物无损害且无残留,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与蔬菜、水稻、棉花、瓜果上等,而且本发明的杀虫剂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储存时间长,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植物杀虫剂,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苎麻油5份,苦参7份,黄芪7份,防风4份,生地黄5份,茶皂素15份,甘草10份,虎杖4份,蓖麻油2份,茚虫威2份,白藓皮12份,冬青油12份,生草乌6份,独活4份,黄连6份,鱼藤酮6份,大姜7份、辣椒7份、花椒3份,黄柏7份,地肤子5份,苦楝3份,醋25份。

上述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重;

(2)、将步骤1中的药物混合粉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水中,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下提取药液,

(3)、将步骤2制得的药液过滤、浓缩,得混合物,所得混合物干燥、粉碎、过筛、灭菌,得到杀虫剂。

实施例二

一种植物杀虫剂,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苎麻油3份,苦参8份,黄芪10份,防风5份,生地黄7份,茶皂素20份,甘草8份,虎杖1份,蓖麻油2份,茚虫威2份,白藓皮10份,冬青油12份,生草乌8份,独活3份,黄连5份,鱼藤酮6份,大姜10份、辣椒10份、花椒5份,黄柏8份,地肤子5份,苦楝5份,醋30份。

上述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重;

(2)、将步骤1中的药物混合粉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水中,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下提取药液,

(3)、将步骤2制得的药液过滤、浓缩,得混合物,所得混合物干燥、粉碎、过筛、灭菌,得到杀虫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苎麻油2~7份,苦参5~10份,黄芪5~10份,防风2~6份,生地黄4~8份,茶皂素10~20份,甘草8~15份,虎杖1~5份,蓖麻油1~5份,茚虫威1~3份,白藓皮10~20份,冬青油10~20份,生草乌5~10份,独活2~6份,黄连5~10份,鱼藤酮5~10份,大姜5~10份、辣椒5~10份、花椒1~5份,黄柏5~10份,地肤子4~8份,苦楝2~6份,醋20~30份。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杀虫剂均采用中药制成,对植物无损害且无残留,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与蔬菜、水稻、棉花、瓜果上等,而且本发明的杀虫剂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储存时间长,便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农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