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种蛋的孵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14376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禽孵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鹅种蛋的孵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鹅种质资源丰富,但鹅的繁殖力普遍较低,全年产蛋也只有30~80个,同时,鹅种蛋孵化效果还不稳定,活胚孵化率较低并且弱苗还较多,导致孵化场效益受损。如果以鸡、鸭种蛋成绩来看,理想的状态是活胚孵化率90%以上,健苗率高,雏苗个大而且健康。鸡鸭种蛋的孵化方法与鹅种蛋的孵化有较大的差异,借鉴鸡鸭的孵化方法,容易导致鹅种蛋孵化早期和中期出现死胚、合拢率低等现象,孵化末期常见出壳困难、弱雏较多等现象。鹅种蛋和胚胎体型普遍较大,种蛋平均重在150克以上,而且蛋壳较厚,因此种蛋的孵化时间长,而且孵化过程中胚胎产热更多。因此,鹅胚孵化条件要求更高,早期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不适导致死胚或者发育迟缓,前期发育不良的胚胎在出壳时面临出壳困难、无法出壳等诸多问题。胚胎的发育以种蛋内血岛的形成为起点,血管发育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育良好的血管为胚胎的健康、快速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胚胎肌肉发育,增加胚胎出壳重。因此,如何提高孵化早期血管发育速度,增加孵化中后期心脏、血管体积将是改善鹅种蛋孵化效果的重要方法。目前,商业孵化场内,家禽种蛋孵化过程一般均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例如,公开号为cn10610625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种鹅蛋机器孵化方法,在不同孵化阶段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孵化过程中无菌处理保证了孵化成功率高的效果,但是所述方法中并没有涉及到可见光的变化。另外,该方法仅仅是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孵化结果,然而将实验条件放在大型孵化场后,得到的孵化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是效果不稳定。由此可见,如何提供一种大规模工厂化孵化种鹅蛋的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鹅种蛋的孵化方法,使所述方法具有大规模孵化过程中孵化率高且稳定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鹅种蛋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鹅种蛋置于消毒后的孵化环境中进行孵化;(2)鹅种蛋进入孵化后,孵化的温度为36.8~38.4℃,孵化的湿度为55%~70%;鹅种蛋在在光照和黑暗循环下孵化;光的种类为可见光。优选的,所述可见光为白色、绿色或蓝色。优选的,所述可见光为绿色。优选的,光照按照周期循环方式进行;循环的制度为20min光照,20min黑暗,循环光照。优选的,光照分为两个阶段:进入孵化的1~15d和进入孵化第16d到出雏前期;所述孵化的第1~15d的光照强度为200~400w/m2;所述孵化的第16d到出雏前期阶段的光照强度为40~100w/m2。优选的,与光照实施相对应的,所述孵化的温度按不同的孵化时间阶段变化;所述孵化的温度按不同的孵化时间阶段变化;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6d,孵化温度为38~38.4℃;孵化第7d,照检后温度调整为37.8℃;孵化第8~10d,温度为37.6~37.8℃;孵化第11~27d,孵化温度为37.2~37.6℃;孵化第28d到出雏,温度为36.8~37.4℃。优选的,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3d,孵化温度为38.4℃;孵化第4~6d,孵化温度为38℃;孵化第7~10d,孵化温度为37.8℃;孵化第11~15d,孵化温度为37.6℃;孵化第16~21d,孵化温度为37.5℃;孵化第22~24d,孵化温度为37.4℃;孵化第25~27d,孵化温度为37.2℃;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温度为37℃,落盘后温度维持在36.8℃。优选的,与光照实施相对应的,孵化的湿度按照不同的孵化时间阶段变化;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6d,湿度为62~66%;孵化第7d,湿度为58~62%;孵化第8~18d,湿度为55~58%;孵化第19~23d,湿度为58~62%;孵化第24~27d,湿度为62~66%;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湿度为65~70%。优选的,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5d,湿度为65%;孵化第6~7d,湿度为逐渐降低为58%;孵化第8~18d,湿度为58%;孵化第19~23d,湿度为61%;孵化第24~27d,湿度为65%;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湿度为70%。优选的,消毒的方法为:每立方米用14g的高锰酸钾混合28ml的福尔马林密闭熏蒸20min,消毒后打开孵化机门,开动风扇,驱除异味,然后开始升温孵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鹅种蛋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鹅种蛋经消毒后进行孵化;(2)鹅种蛋进入孵化后,孵化的温度为36.8~38℃,孵化的湿度为58%~70%;鹅种蛋在光照条件下孵化;光的种类为可见光。在鹅种蛋孵化过程中,在光照的条件下孵化,光照会促进胚胎肌肉、器官发育,并刺激胚胎活动,有利于提高孵化率,并且有利于鹅胚在孵化过程中快速发育,鹅雏苗个体大且健康。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活胚孵化率90%以上,较常规孵化方法,提高了3~5%,并且孵化出的小鹅“鹅苗重/蛋重”较常规方法孵化的小鹅提高1.92~4.46%,“心脏重/鹅苗种”较常规方法孵化的小鹅提高。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方法在不同孵化阶段采用不同光照强度的光刺激胚胎,第1~15天期间,胚胎个体较小,发育缓慢,被羊水和卵黄包裹,稍高强度的光照会穿透蛋壳和卵黄,促进增强胚胎对光照的敏感性,促进血管分布,充足的血管为胚胎提供足够的营养,胚胎生长更健康、快速。孵化第15天,胚胎实现合拢,生长发育进入快速阶段,胚胎个体增大,对光的感受性比较敏感,低强度的光照即可促进胚胎活跃,并达到刺激生长的效果,而高强度光照反而会增加胚胎的应激反应,使得胚胎过分活跃,运动量增加,胚蛋提供的能量不能充分应用于机体生长。同时,光照强度的变化还和胚胎发育特点有关,一般认为鹅种蛋孵化前期需要较高温度,促进胚胎形成羊水、尿囊液以及胚胎发育,而中后期(15天之后)种蛋自身产生大量热量,需要降低孵化温度。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孵化的不同阶段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整,使外界环节中的湿度和温度促进胚胎发育,从而进一步保证孵化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3和对比例1中孵化的场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鹅种蛋的孵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鹅种蛋置于消毒后的孵化环境中进行孵化;(2)鹅种蛋进入孵化后,孵化的温度为37.4~38.4℃,孵化的湿度为55%~70%;鹅种蛋在在光照和黑暗循环下孵化;光的种类为可见光。本发明选择鹅种蛋经消毒后进行孵化。本发明中,所述鹅种蛋优选为:种蛋应来源于健康、无污染的种鹅群,一般要选择蛋形指数好、蛋重在140~170g种蛋最佳,钢皮蛋、砂皮蛋、薄皮蛋、畸形蛋、脏皮蛋、破蛋、裂纹蛋、太大或太小蛋都不宜作种蛋。本发明中,所述孵化环境消毒的方法优选为:每立方米孵化环境用14g的高锰酸钾混合28ml的福尔马林密闭熏蒸20min,消毒后打开孵化机门,开动风扇,驱除异味,然后开始升温孵化。得到消毒后鹅种蛋,本发明将鹅种蛋进入孵化后,孵化的温度为37.4~38℃,孵化的湿度为58%~70%;鹅种蛋在光照条件下孵化;光的种类为可见光。本发明中,所述孵化优选在控温控湿的环境中进行。所述控温控湿的环境优选为孵化箱。本发明中,所述可见光优选为白光、绿色或蓝色。本发明中,所述可见光优选为绿色。本发明中,所述光照黑暗循环条件中循环的制度优选为20min光照,20min黑暗,循环光照。本发明中,进入孵化的1~15d和进入孵化第16d到出雏前期;所述孵化的第1~15d的光照强度为200~400w/m2,更优选为300w/m2。所述孵化的第16d到出雏前期阶段的光照强度为40~100w/m2,更优选为50w/m2。本发明中,与光照实施相对应的,所述孵化的温度按不同的孵化时间阶段变化;优选为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6d,孵化温度为38~38.5℃;孵化第7d,照检后温度调整为37.8℃;孵化第8~10d,温度为37.6~37.8℃;孵化第11~27d,孵化温度为37.2~37.6℃;孵化第28d到出雏,温度为36.8~37.4℃。更优选为,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3d,孵化温度为38.4℃;孵化第4~6d,孵化温度为38℃;孵化第7~10d,孵化温度为37.8℃;孵化第11~15d,孵化温度为37.6℃;孵化第16~21d,孵化温度为37.5℃;孵化第22~24d,孵化温度为37.4℃;孵化第25~27d,孵化温度为37.2℃;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温度为37℃,落盘后温度维持在36.8℃。本发明中,与光照实施相对应的,所述孵化的湿度按不同的孵化时间阶段变化;优选为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6d,湿度为62~66%;孵化第7d,湿度为为58~62%;孵化第8~18d,湿度为55~58%;孵化第19~23d,湿度为58~62%;孵化第24~28d,湿度为62~66%;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湿度为65~70%。更优选为,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6d,湿度为65%;孵化第7d,湿度为逐渐降低为58%;孵化第8~18d,湿度为58%;孵化第19~23d,湿度为61%;孵化第24~28d,湿度为65%;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湿度为70%。本发明中,所述孵化过程优选进行翻蛋。所述翻蛋优选间隔60~100min,更优选为90min。所述翻蛋的角度优选为45°或60°,更优选为6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鹅种蛋的孵化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选择形状好、蛋重在140-170g的健康种蛋10000枚作为孵化鹅种蛋。将孵化箱进行灭菌,具体为每立方米孵化环境用14g的高锰酸钾混合28ml的福尔马林密闭熏蒸20min,消毒后打开孵化机门,开动风扇,驱除异味,然后开始升温孵化。将鹅种蛋置于孵化机中,在20min光照和20min黑暗循环条件下孵化,光照为绿色,孵化第1天到15天时光照强度为200w/m2,第16至出雏期光照强度为40w/m2。温度管理,孵化第1天到第6天,孵化温度为38℃;孵化第7d,照检后温度调整为37.8℃;孵化第8~10d,温度为37.8℃;孵化第11~27d,孵化温度为37.2℃;孵化第28d到出雏,温度为37.4℃。湿度管理: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6d,湿度为62%;孵化第7d,湿度为62%;孵化第8~18d,湿度为55%;孵化第19~23d,湿度为62%;孵化第24~28d,湿度为62%;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湿度为70%。孵化过程中,每个60min翻一次蛋,每次翻蛋的角度为45°。实施例2选择形状好、蛋重在140-170g的健康种蛋10000枚作为孵化鹅种蛋。将孵化箱进行灭菌,具体为每立方米孵化环境用14g的高锰酸钾混合28ml的福尔马林密闭熏蒸20min,消毒后打开孵化机门,开动风扇,驱除异味,然后开始升温孵化。将鹅种蛋置于孵化机中,在20min光照和20min黑暗循环条件下孵化,光照为蓝色,孵化第1天到15天时光照强度为400w/m2,第16至出雏期光照强度为100w/m2。温度管理,孵化第1天到第6天,孵化温度为38.4℃;孵化第7d,照检后温度调整为37.8℃;孵化第8~10d,温度为37.6℃;孵化第11~27d,孵化温度为37.6℃;孵化第28d到出雏,温度为36.8℃。湿度管理: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6d,湿度为66%;孵化第7d,湿度为58%;孵化第8~18d,湿度为58%;孵化第19~23d,湿度为58%;孵化第24~28d,湿度为66%;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湿度为65%。孵化过程中,每个60min翻一次蛋,每次翻蛋的角度为45°。实施例3选择形状好、蛋重在140-170g的健康种蛋10000枚作为孵化鹅种蛋。将孵化箱进行灭菌,具体为每立方米孵化环境用14g的高锰酸钾混合28ml的福尔马林密闭熏蒸20min,消毒后打开孵化机门,开动风扇,驱除异味,然后开始升温孵化。将鹅种蛋置于孵化机中,在20min光照和20min黑暗循环条件下孵化,光照为绿色,孵化第1天到15天时光照强度为300w/m2,第16至出雏期光照强度为50w/m2。温度管理: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3d,孵化温度为38.4℃;孵化第4~6d,孵化温度为38℃;孵化第7~10d,孵化温度为37.8℃;孵化第11~15d,孵化温度为37.6℃;孵化第16~21d,孵化温度为37.5℃;孵化第22~24d,孵化温度为37.4℃;孵化第25~27d,孵化温度为37.2℃;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温度为37℃,落盘后温度维持在36.8℃。湿度管理:鹅种蛋进入孵化第1~6d,湿度为65%;孵化第6~7d,湿度为逐渐降低为58%;孵化第8~18d,湿度为58%;孵化第19~23d,湿度为61%;孵化第24~28d,湿度为65%;孵化第28d到出雏前期,湿度为70%。孵化过程中,每个90min翻一次蛋,每次翻蛋的角度为45°。对比例1:常规孵化选择的扬州鹅种蛋10000枚,置于巷道式孵化机中孵化,孵化机内只有一盏灯泡,用于日常检查时照明,其他孵化时间孵化机内无光。孵化的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对比例2扬州鹅种蛋10000枚,孵化过程采用绿光照射孵化,整个孵化期光照强度无变化,具体光强为300w/m2,孵化的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和对比例2孵化得到的雏鹅进行检测。在孵化第23天、第27天和出壳第1天的种鹅分别统计心脏重/胚重对比均值,每个方案随机选取10枚种鹅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心脏重/胚重对比均值对比孵化时期对比例1对比例2实施例1~3平均值孵化23d0.00550.00650.0066孵化27d0.00520.00570.0058出壳第1d0.00590.00680.0073在出壳第1天的种鹅分别统计鹅苗重/种蛋重均值,每个方案随机选取20枚种鹅蛋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表2鹅苗重/种蛋重均值对比:对比例1对比例2实施例1~3平均值鹅苗重/种蛋重0.65090.66710.6799分别统计实施例1~3、对比例1和对比例2孵化方案的活胚率,结果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1~3、对比例1和对比例2孵化方案活胚孵化率:对比例1对比例2实施例1~3平均值活胚孵化率85.7%88.1%90.3%分别统计实施例1~3、对比例1和对比例2孵化方案的出雏高峰时间,结果如表4所示。表4实施例1~3、对比例1和对比例2孵化方案出雏高峰时间对比例1对比例2实施例1~3平均值出雏高峰时间(h)711.28707.33706.89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活胚孵化率90%以上,较常规孵化方法,提高了2.2~4.6%;并且孵化出的小鹅“鹅苗重/蛋重”较常规方法孵化的小鹅提高1.92~4.46%;从孵化第23天起,“心脏重/胚重”较常规方法孵化的小鹅都有显著提高,出雏高峰时间较常规方法缩短4.39小时。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