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白虫的去除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0329阅读:2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白虫的去除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白虫的去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蚯蚓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白虫入侵的情况。下面以赤子爱胜蚯蚓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fetida)室内养殖,是满足赤子爱胜蚯蚓供给特别是在冬季室外养殖受限情况下的一项重要手段。赤子爱胜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非常容易混入白虫(enchytraeusalbidus)。白虫与赤子爱胜蚯蚓同属于环节动物门,均为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生长和繁殖的环境条件十分相似。当少量白虫出现时,并不会对赤子爱胜蚯蚓的生长和繁殖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当白虫在土壤中大量繁殖时,将导致赤子爱胜蚯蚓出现大面积死亡。由于室内养殖的赤子爱胜蚯蚓一般作为试验材料用于科学试验,通常情况下是禁止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杀虫或驱虫。在白虫为害初期时,赤子爱胜蚯蚓室内养殖人员只能采用人工徒手挑拣的方法来降低白虫的为害,但由于白虫个体相比赤子爱胜蚯蚓要小很多,而且白虫极易黏附在赤子爱胜蚯蚓表面,从而造成人工挑拣难度很大,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很难完全去除白虫;如果采用流动清水直接进行冲洗会浪费大量清水且存在冲洗不干净等问题。养殖者们常常因为挑拣不及时、清洗不彻底而导致白虫大量繁殖,最终导致赤子爱胜蚯蚓出现大面积死亡,给赤子爱胜蚯蚓室内养殖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目前,亟需寻找一种高效、简便的白虫去除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白虫的去除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方法提供的装置及去除方法,白虫去除彻底,而且保证蚯蚓回收率高,从而可以达到高效去除白虫的目的,最终确保蚯蚓室内养殖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而且成本低廉和节约用水等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白虫的去除装置,包括:蚯蚓土壤分离装置、蚯蚓白虫分离装置两部分,其中蚯蚓土壤分离装置分为盛放装置以及光源装置和温控装置;蚯蚓白虫分离装置份含有六个广口容器。盛放装置放置蚯蚓中混有白虫的土壤,广口容器放入适量水。所述光源装置位于盛放装置的上方,为整个装置提供光源;所述温控装置用于控制整个装置所在环境的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可以实现白虫和蚯蚓的快速彻底的分离,具有白虫去除效率高,而且蚯蚓回收率高,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

使用时,将混有白虫的蚯蚓置于盛放装置内,在光照和温度的条件下,蚯蚓可以从盛放装置的顶部移动至底部,从而分离土壤及大部分白虫,而后依次通过六次洗涤去除蚯蚓体表的白虫,从而实现蚯蚓与白虫的分离。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可以连续使用,实验过程不损耗仪器,只需更换水盆中的水即可保证去除效果,通过将广口容器7的水倒掉,而广口容器8中的水倒入广口容器7中,广口容器9中的水倒入广口容器8中,依次进行,最后广口容器12中加入新的清水,可以大大减少用水量。

通过光源装置和温控装置提供合适的光源以及温度,有利于蚯蚓在保证存活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爬离原处,从而尽快实现蚯蚓与土壤及土壤中白虫的分离。

利用蚯蚓的厌光习性分离土壤,可以显著提高蚯蚓与白虫的分离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盛放装置,扩大盛放装置,在不改变深度的前提下增大其容积。

进一步,所述蚯蚓土壤分离装置,分离土壤最后阶段可用清洗刷。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次可以分离大批量的蚯蚓,整个流程“流水”式操作,非常简便和快捷。

进一步,将广口容器8中的水倒入广口容器7中,广口容器9中的水倒入广口容器8中,依次进行,最后广口容器12中加入新的清水。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减少水的用量。

进一步,利用双手成“五指分开”状,捞出蚯蚓。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极大的增强蚯蚓的洗涤效果。

进一步,所述平底托盘的材质为不锈钢、搪瓷或塑料。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耐水可以反复使用,质量轻、移动省力方便。

进一步,所述光源装置的形状为规格或不规则的球体状或圆柱体状。优选地,所述光源装置为灯泡、灯管或灯棍。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形状的光源,有利于保证光源照射的均匀性。

进一步,利用光源装置为混有白虫的蚯蚓提供光源,所述光照强度为400lx-800lx;利用温控装置控制环境的温度,所述温度为18℃-22℃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合适的光照强度有利于蚯蚓在保证存活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爬离原处,如果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导致蚯蚓体表失水过快,进而引发蚯蚓干死问题;如果光照强度过小,容易导致蚯蚓爬离原处速度过慢、耗时偏长,进而导致分离效率过低问题。

进一步,所述蚯蚓选自赤子爱胜蚯蚓、日本杜拉蚓、无锡杜拉蚓、直隶环毛蚓、湖北环毛蚓、透明环毛蚓、状重环毛蚓、夏威环毛蚓、白颈环毛蚓、舒脉环毛蚓、毛利环毛蚓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白虫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蚯蚓中混有白虫的土壤;

2)准备上述用于蚯蚓养殖去除土壤中白虫的装置;

3)将步骤1)准备的蚯蚓中混有白虫的土壤置于盛放装置内,铺平,打开光源装置和温控装置;

4)待蚯蚓移动至土壤下层后,清除表层土壤;

5)重复步骤4),直到土壤基本清理完毕;

6)将剩余抱团的蚯蚓放入广口容器7中,用手在水中充分搅拌,促使剩余的黏附土粒和白虫从蚯蚓表面分离开来;

7)双手均采用“五指分开”状,将广口容器7中的蚯蚓捞出,放入广口容器8中,按照步骤6)描述的重复清洗方法进行重复清洗,再将蚯蚓依次捞入广口容器9-12中重复清洗;

8)最后捞出的蚯蚓即可放入干净的蚯蚓土中进行正常饲养。

进一步,步骤3)中,利用光源装置为混有白虫的蚯蚓提供光源,所述光照强度为400lx-800lx;利用温控装置控制环境的温度,所述温度为18℃-22℃。

进一步,步骤4)的具体操作为:带蚯蚓离开表层土壤后,清理表层土壤,等待蚯蚓继续向下移动,重复步骤4),最后土壤较少时,可用清洗刷刷去土壤颗粒。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快捷便利的将蚯蚓土壤分离,并且不会损伤蚯蚓,蚯蚓保留率可达到95%以上。

采用合适的光照强度有利于蚯蚓在保证存活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爬离原处,如果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导致蚯蚓体表失水过快,进而引发蚯蚓干死问题;如果光照强度过小,容易导致蚯蚓爬离原处速度过慢、耗时偏长,进而导致分离效率过低问题。

采用合适的温度有利于保持蚯蚓爬离原处的正常运动能力,如果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蚯蚓体表失水过快,进而引发蚯蚓干死问题;如果温度过低,容易导致蚯蚓爬离原处速度过慢、耗时偏长,进而导致分离效率过低问题。

进一步,所述清理方法为水洗法,操作过程时间较短,不会对蚯蚓造成致命伤害。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用工具方便易得,保证蚯蚓存活率。

进一步,所述蚯蚓选自赤子爱胜蚯蚓、日本杜拉蚓、无锡杜拉蚓、直隶环毛蚓、湖北环毛蚓、透明环毛蚓、状重环毛蚓、夏威环毛蚓、白颈环毛蚓、舒脉环毛蚓、毛利环毛蚓中的任一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白虫的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盛放装置,2、土壤,3、光源装置,4、温控装置,5、白虫,6、蚯蚓,7、广口容器,8、广口容器,9、广口容器,10、广口容器,11、广口容器,12、广口容器,13、清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白虫的去除装置包括:盛放装置1、光源装置3、温控装置4和广口容器7-12;所述;所述光源装置位于盛放装置上方,为整个装置提供光源;所述温控装置用于控制整个装置所在环境的温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所述盛放装置长为60cm,宽为40cm,高为15cm。所述广口容器体积为10升,底部直径为36cm。图1示例了符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盛放装置和广口容器的材料可为塑料、搪瓷或铁,广口容器内盛放清水。

一种用于蚯蚓室内养殖土壤中白虫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蚯蚓中混有白虫的土壤;

2)准备上述用于蚯蚓养殖去除土壤中白虫的装置;

3)将步骤1)准备的蚯蚓中混有白虫的土壤置于盛放装置内,铺平;

4)待蚯蚓移动至土壤下层后,清除表层土壤;

5)重复步骤4),直到土壤清理完毕;

6)将剩余蚯蚓放入广口容器7中,清洗搅拌捞出;

7)按照步骤6)描述的清洗方法,将蚯蚓依次捞入广口容器8-12内重复清洗。

8)最后捞出的蚯蚓即可放入干净的蚯蚓土中进行正常饲养。

具体操作步骤为:

将蚯蚓中混有白虫的土壤放入盛放装置内,打开光源,利用光源装置3为混有白虫的蚯蚓提供合适的光源,所述光照强度为400lx-800lx,并通过温控装置4保持分离装置处于合适的环境温度,温度为18℃-22℃,待蚯蚓爬离表层土壤后用手清理表层土壤,等待蚯蚓继续向下爬,重复操作,当土壤量较少时,可以用清洁刷辅助清理;将剩余的蚯蚓白虫混合物放入准备好的广口容器7中,搅动水使蚯蚓彼此分开,双手五指分开捞出分离的蚯蚓,放入广口容器8中;按照步骤6)描述的清洗方法,重复清洗,至广口容器12,再捞出即可得到干净无白虫的蚯蚓,从而实现蚯蚓的完全分离。

所述光源装置的形状为规格或不规则的球体状或圆柱体状。

图1中温控装置所画的温度计仅用于示意用,所述温控装置可以为培养箱,也可以为空调或者其他可以调温的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适用于各种蚯蚓,例如:赤子爱胜蚯蚓、日本杜拉蚓、无锡杜拉蚓、直隶环毛蚓、湖北环毛蚓、透明环毛蚓、状重环毛蚓、夏威环毛蚓、白颈环毛蚓、舒脉环毛蚓、毛利环毛蚓等。

下面以赤子爱胜蚯蚓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实施例1

以去除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foetida)中的白虫(enchytraeusalbidus)为例,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方法流程为:

(1)准备赤子爱胜蚯蚓中混有白虫的土壤:将上述土壤10kg(混白虫的蚯蚓与土的重量比大约为1∶3)放入盛放装置1(长60、宽40、高15)内,铺平,打开光源装置3(光照强度为600lx),开启温控装置4(温度设为20℃);

(2)准备白虫的分离装置:将广口容器7-12中分别放入7升水,并按顺序依次放好;

(3)分离土壤和蚯蚓:清除盛放装置内表层没有蚯蚓的土壤,等待蚯蚓继续向下后,重复操作,直至剩余极少土壤;

(4)将(3)中的所得蚯蚓适量放入广口容器7中,搅动,双手五指分开,沥出分开的蚯蚓,放入广口容器8中;

(5)按照步骤(4)描述的清洗方法重复操作至广口容器12,再捞出即可。

调查每一步分离操作后的分离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特别说明:1)盛放装置用时(15min)主要是等候蚯蚓在躲避光照移动至土壤下层,当有多批蚯蚓进行分离时,在等候的间隙可进行上批蚯蚓的清洗操作,从而可以进一步缩短的每批样品的平均整体用时;2)每批蚯蚓分离完后,可将广口容器7中的水倒掉,而广口容器8-12中的水可以依次倒入广口容器7-11中,最后的广口容器12中再加入新的水,因此每批蚯蚓分离只需耗费掉1个广口容器中的水量(7升)。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蚯蚓和土壤的分离装置随着分离步骤的逐步进行,白虫的累计去除率不断升高,经过蚯蚓土壤分离装置(即盛放装置)后可以去除绝大数的土壤(95%以上)和大约一半的白虫,再依次通过蚯蚓白虫分离装置的6个广口容器,最终达到白虫去除率高达99.5%,残余的少量土壤可以被完全去除,同时蚯蚓的整体回收率可以保证在92%以上。

实施例2

以去除赤子爱胜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foetida)中的白虫(enchytraeusalbidus)为例,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方法流程为:

以去除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foetida)中的白虫(enchytraeusalbidus)为例,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方法流程为:

(1)准备赤子爱胜蚯蚓中混有白虫的土壤:将上述土壤10kg(混白虫的蚯蚓与土的重量比大约为1∶3)放入盛放装置1(长60、宽40、高15)内,打开光源装置3(光照强度为800lx),开启温控装置4(温度设为18℃);

(2)准备白虫的分离装置:将广口容器7-12中放入7升水,并按顺序依次放好;

(3)分离土壤和蚯蚓:清除盛放装置内表层没有蚯蚓的土壤,等待蚯蚓继续向下后,重复操作,直至剩余极少土壤;

(4)将(3)中的所得蚯蚓放入广口容器7中,搅动,双手五指分开,沥出分开的蚯蚓,放入广口容器8中;

(5)按照步骤(4)描述的清洗方法重复操作至广口容器12,再捞出即可。

实施例3

以去除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foetida)中的白虫(enchytraeusalbidus)为例,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方法流程为:

(1)准备赤子爱胜蚯蚓中混有白虫的土壤:将上述土壤10kg(混白虫的蚯蚓与土的重量比大约为1∶3)放入盛放装置1(长60、宽40、高15)内,打开光源装置3(光照强度为400lx),开启温控装置4(温度设为22℃);

(2)准备白虫的分离装置:将广口容器7-12中放入7升水,并按顺序依次放好;

(3)分离土壤和蚯蚓:清除盛放装置内表层没有蚯蚓的土壤,等待蚯蚓继续向下后,重复操作,直至剩余极少土壤;

(4)将(3)中的所得蚯蚓放入广口容器7中,搅动,双手五指分开,沥出分开的蚯蚓,放入广口容器8中;

(5)按照步骤(4)描述的清洗方法重复操作至广口容器12,再捞出即可。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尝试了用清洗刷清理剩余的极少土壤,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尝试了用渔网捞出蚯蚓,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不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直接采用人工徒手挑拣的方法去除白虫。

对比例2

不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蚯蚓白虫分离装置(6个广口容器依次清洗),直接采用流动清水冲洗去除白虫。

效果检测如表2所示:

表2

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具有白虫的去除效率高、赤子爱胜蚯蚓回收率高以及分离用时短且节约用水等优点。

发明人也采用了其他种类的蚯蚓进行试验,例如:日本杜拉蚓、无锡杜拉蚓、直隶环毛蚓、湖北环毛蚓、透明环毛蚓、状重环毛蚓、夏威环毛蚓、白颈环毛蚓、舒脉环毛蚓、毛利环毛蚓等,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