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吴茱萸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0815阅读:8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吴茱萸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吴茱萸主要生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其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由于吴茱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利益的驱动下,其野生资源已经很少,现有的吴茱萸大多为栽培,但现有的吴茱萸栽培技术由于缺乏很好的分枝修剪,导致其产量低、质量差、有效成分含量也很低,没有经济效益,吴茱萸资源日渐枯竭。

因此,开发提高吴茱萸产量和质量的农艺新技术,对于保护吴茱萸种质资源,提升吴茱萸栽培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吴茱萸的种植方法,实现吴茱萸的规范化种植,提升吴茱萸的栽培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吴茱萸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选择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地或平地进行全面整地,先深翻,垦挖深度在30-40cm,挖垦后,将基地中树桩和较大的草根清除干净;再根据地形进行整畦,畦宽为4m;后挖穴,穴直径50cm,穴深40cm;最后培土施肥,在穴底填上20cm疏松、肥沃的表土,在表土上施上20cm经过沤制的有机肥料,然后填覆20cm肥沃的表土,以待栽植;

(2)定植:选择在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发前进行定植,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株行3m×4m挖穴,亩植55-60株,于栽植穴内施入经腐熟的厩肥或饼肥,每穴5-10kg,与底土混合均匀,做基肥,挖松底土,然后栽入半苗一棵,移栽前将种苗根部拌多菌灵和促根剂的泥浆中浸根1分钟,填土到半穴时,将苗木轻轻向上一提,使之根部舒展后再填土至满穴,踩紧后浇一次定根水,幼苗应选阴天带小土团挖取,栽后成活率较高;

(3)田间管理:

a、中耕除草:

苗株定植成活后至封行前,每年于春、夏、秋各松土除草一次,前期幼苗宜浅不宜深,成株后适当加深,以使根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秋季除草后,应进行培土,防止水土流失;

b、施肥:

定植成活后,每年春、秋两季各施一次有机肥,施肥量视树龄大小而定,在离根际20cm处开环形沟,每次单株施复合肥300g,施后覆土,每年施肥两次,第一次在四月上、中旬,第二次在秋末冬初;

成年结果树每年施肥三次,在树冠边缘下开环形沟施入;第一次在春季开花前,每株施腐熟人畜粪尿20kg;第二次在6-7月结果前,每株施腐熟人畜粪尿20kg,过磷酸钙0.5kg;第三次在秋季采果后,每株施土杂肥30kg、过磷酸钙1kg;

c、灌溉:

定植后的当年和成年树在花期、幼果期以及夏秋季节遇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苗,防止干旱而造成落花落果,雨期要及时排水;

d、整形修剪:

幼树整型修剪

当幼树植株高达1m时,剪去主干顶梢,选留3-4个健壮侧枝,培育成为主枝;第二年夏季,在主枝上选留3-4个生长发育充实的分枝,培育成为副主枝;以后再在副主枝上放出侧枝,经过几年的修剪整形,使其成为外圆内空,树冠开张,通风透光,矮干低冠的丰产树型;

成年树的修剪

吴茱萸进入结果期后,往往因开花结果过多而影响生长,又因生长过旺而影响结果,形成明显大小年结果现象,因此,对成年树的修剪,应以保持强健的树势培养更多的结果枝为主,结合疏花疏果,调节好生长与结果的平稳关系,整形修剪,应做到以“疏删为主,短截为辅”,疏删修剪后,能使树冠扩大,枝梢疏朗,枝冠内膛通风透光,新梢抽生短而壮,能培育结果枝群,更新衰老的结果母枝,做到以修剪调节、平衡树势为主,旺树通过轻剪、长放、多留、开张基角和腰角来缓和树势,弱树通过短剪、重剪、去弱枝、留强枝来复壮树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吴茱萸进行种植,规范了吴茱萸的栽培过程,有效提高了吴茱萸幼苗的栽培效率,同时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为吴茱萸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基础,且绿色环保、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吴茱萸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选择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地或平地进行全面整地,先深翻,垦挖深度在30-40cm,挖垦后,将基地中树桩和较大的草根清除干净;再根据地形进行整畦,畦宽为4m;后挖穴,穴直径50cm,穴深40cm;最后培土施肥,在穴底填上20cm疏松、肥沃的表土,在表土上施上20cm经过沤制的有机肥料,然后填覆20cm肥沃的表土,以待栽植;

(2)定植:选择在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发前进行定植,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株行3m×4m挖穴,亩植55-60株,于栽植穴内施入经腐熟的厩肥或饼肥,每穴5-10kg,与底土混合均匀,做基肥,挖松底土,然后栽入半苗一棵,移栽前将种苗根部拌多菌灵和促根剂的泥浆中浸根1分钟,填土到半穴时,将苗木轻轻向上一提,使之根部舒展后再填土至满穴,踩紧后浇一次定根水,幼苗应选阴天带小土团挖取,栽后成活率较高;

(3)田间管理:

a、中耕除草:

苗株定植成活后至封行前,每年于春、夏、秋各松土除草一次,前期幼苗宜浅不宜深,成株后适当加深,以使根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秋季除草后,应进行培土,防止水土流失;

b、施肥:

定植成活后,每年春、秋两季各施一次有机肥,施肥量视树龄大小而定,在离根际20cm处开环形沟,每次单株施复合肥300g,施后覆土,每年施肥两次,第一次在四月上、中旬,第二次在秋末冬初;

成年结果树每年施肥三次,在树冠边缘下开环形沟施入;第一次在春季开花前,每株施腐熟人畜粪尿20kg;第二次在6-7月结果前,每株施腐熟人畜粪尿20kg,过磷酸钙0.5kg;第三次在秋季采果后,每株施土杂肥30kg、过磷酸钙1kg;

c、灌溉:

定植后的当年和成年树在花期、幼果期以及夏秋季节遇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苗,防止干旱而造成落花落果,雨期要及时排水;

d、整形修剪:

幼树整型修剪

当幼树植株高达1m时,剪去主干顶梢,选留3-4个健壮侧枝,培育成为主枝;第二年夏季,在主枝上选留3-4个生长发育充实的分枝,培育成为副主枝;以后再在副主枝上放出侧枝,经过几年的修剪整形,使其成为外圆内空,树冠开张,通风透光,矮干低冠的丰产树型;

成年树的修剪

吴茱萸进入结果期后,往往因开花结果过多而影响生长,又因生长过旺而影响结果,形成明显大小年结果现象,因此,对成年树的修剪,应以保持强健的树势培养更多的结果枝为主,结合疏花疏果,调节好生长与结果的平稳关系,整形修剪,应做到以“疏删为主,短截为辅”,疏删修剪后,能使树冠扩大,枝梢疏朗,枝冠内膛通风透光,新梢抽生短而壮,能培育结果枝群,更新衰老的结果母枝,做到以修剪调节、平衡树势为主,旺树通过轻剪、长放、多留、开张基角和腰角来缓和树势,弱树通过短剪、重剪、去弱枝、留强枝来复壮树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