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芹菜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732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效环保的夏季芹菜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看重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尤为重要。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蔬菜产业是农业中的重点产业,如何确定蔬菜安全生产和消费已经成为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蔬菜产业的发展应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确保老百姓“菜篮子”的质量安全。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同时,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常吃芹菜,尤其是吃芹菜叶,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十分有益,并有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通过对芹菜种植户的走访调查,研究发现影响芹菜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期是夏季芹菜,主要风险因子是土壤连作障碍导致的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蚜虫、地下害虫蜗牛和地老虎等危害。因夏季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传统的夏季芹菜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采用农药喷洒的方法,导致地表及芹菜中均存在有毒农药的残留,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芹菜的病害防治方法”,其公告号为cn105230405a,该发明分别针对芹菜种植过程中病害、生理障碍和草害的防治,以提高芹菜产出的质量和产量。但是该发明防治过程中采用氟乐灵、地乐胺等农药,其中氟乐灵属于微毒类除草剂,可经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氟乐灵对人体伤害的报告主要集中于急性皮肤、眼睛刺激和恶心,也有头昏、头痛、发热或发冷、肌肉痛和无力等症状的报道,更甚可诱导肾脏和膀胱肿瘤。因此,探索高效环保的夏季芹菜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影响芹菜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期是夏季芹菜,本发明为了克服传统夏季芹菜种植方法质量安全难以保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夏季芹菜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夏季芹菜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措施:

(1)农业防治:选择地块、避雨栽培、品种选用和合理施肥;

(2)生物防治:在每个大棚内放置1~2只昆虫性诱剂;

(3)物理防治:在每个大棚内吊置4~6块黄板防治蚜虫,人工捕杀夜蛾幼虫、卵块和虫茧。

本发明主要采用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防治夏季芹菜土壤连作障碍导致的芹菜细菌性软腐病和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蚜虫、地下害虫蜗牛和地老虎等危害。其中,生物防治措施中的昆虫性诱剂为模拟自然界的昆虫性信息素,通过释放器释放到田间来诱杀异性害虫的仿生高科技产品,减轻了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数量。该生物防治措施在不接触芹菜植物本体的前提下诱杀害虫,没有农药残留之忧,属于高效环保的农业生态防治害虫措施。采用黄板诱虫技术是利用昆虫的趋黄性诱杀农业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可以根据诱得的害虫数进行数据记录,根据诱得害虫数量的变化进行害虫种群的发生动态调查,同时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可对下一代害虫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引诱昆虫后,借用绿色环保粘胶粘住昆虫消灭害虫,减轻了蚜虫的暴发,延长了用药周期,减少了用药次数,确保了芹菜质量安全。与化学农药防治不同,黄斑诱虫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害虫、益虫都不会被完全诱杀;诱杀只是通过降低害虫基数,把病虫指数降到防治标准以下,并没有破坏原生态平衡。

作为优选,还包括化学防治,所述化学防治为喷施农药、带药移栽、适期防治和交替轮换农药品种。

本发明夏季芹菜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必要时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其中,化学防治为在早晨或晚前时段喷施农药,带药移栽,根据主要病虫的发生情况,适期防治,掌握施药剂量、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

作为优选,还包括采收措施,所述采收措施为在夏季芹菜上市之前的2~4h采收,装车前用冰冷却夏季芹菜。

新鲜度是夏季芹菜质量的重要指标,本发明通过采收措施在接近上市时间时再采摘,可以使得采收的夏季芹菜的新鲜度较高,同时在装车前采用冰冷却夏季芹菜,可降低夏季芹菜的呼吸代谢、病原菌的发病率和果实的腐烂率,达到阻止组织衰老、延长芹菜贮藏期的目的,起到保鲜的效果,使得在夏季芹菜上市时具有较高的新鲜度,增加经济效益。

作为优选,措施(1)中所述地块为前茬水稻田和春季设施芹菜栽培田。

本发明所选地块首选为前茬水稻田,其中选择春季设施芹菜栽培田,是为了利用春季芹菜种植时搭设的大棚设施,可以有效的节省资源,节约成本。

作为优选,措施(1)中所述选择春季设施芹菜栽培田连作种植夏季芹菜之前,包括以下步骤:清理田园、放水浸泡、高温闷棚、排水移栽。

当所选地块为春季设施芹菜栽培田时,在连作种植夏季芹菜之前,清理田园后,对春季设施芹菜栽培田进行放水浸泡,浸泡的水刚没落田块,浸泡时间为5~7d,期间棚架仍用薄膜覆盖,用于高温闷棚,在夏季芹菜移栽前2~3d排干水,待土壤变得松软时选择早上和傍晚进行翻地种植。

本发明选用前茬水稻田或连作夏季芹菜时土壤用水浸泡,高温闷棚,能够有效地防止芹菜受地下害虫蜗牛、地老虎的危害以及芹菜连作障碍的影响,其主要原理为:地下害虫蜗牛和地老虎由于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或高温闷棚水浸后,长期淹没于水下,存活率较低。夏季土壤用水浸泡,高温闷棚后,可以杀死土壤病原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减轻芹菜连作障碍引起的化感自毒物质的自毒作用,减少自毒物质,从而减轻下茬夏季芹菜病害的发生,促进作物生长。本发明选用前茬为水稻田的地块或在连作夏季芹菜时土壤用水浸泡,高温闷棚,能够从源头上防治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同时大量减少种植过程中农药的喷洒量,使得夏季芹菜更为绿色环保,质量安全得以保证。

作为优选,措施(1)中所述避雨栽培包括以下步骤:

(1)搭棚盖膜:搭设镀锌钢管大棚(825和625大棚),上盖簿膜,再盖遮阳膜,顶层遮阳膜用2层,避免芹菜焦叶;

(2)通风:在高温天气,白天午间及时揭开侧边簿膜进行通风;

(3)避棚:下雨天要封闭大棚;

(4)灌水:在高温干旱时,早晚在棚与棚之间的沟中灌跑马水,保持田间干湿有度,既能保证夏季芹菜对水份的需求,又能保证夏季芹菜根系对空气的需要;

(5)排水:雨后及时排除排水沟中的积水,避免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

本发明采用避雨栽培和精细的肥水、通风、品种管理,从源头上避免了芹菜软腐病和叶斑病发病的条件。

作为优选,措施(1)中所述品种为抗高温芹菜品种,移栽时选取健壮的苗。

作为优选,所述抗高温芹菜品种为白骨黄心芹。

芹菜品种的选择对夏季芹菜种植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本发明所选抗高温芹菜品种为白骨黄心芹,在华南地区全年可种植,具有抗热、耐湿、耐寒、抗病、产量高、商品性好,口味佳的特点,适用于夏季芹菜的种植品种。

作为优选,措施(1)中所述合理施肥为施肥时避开芹菜的茎部,保持芹菜嫩绿,避免芹菜叶斑病和软腐病的发生。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主要采用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相结合,避免依赖农药防治导致的质量安全风险,减少了用药次数,更为高效、绿色环保;

(2)选取前茬水稻田或连作夏季芹菜时土壤用水浸泡,高温闷棚,不但保证了夏季芹菜的产量,而且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止了病虫害;

(3)通过控制采收时间及方式,有效保证了夏季芹菜上市时的新鲜度,提高了夏季芹菜的品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设备和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

根据杭州市g20峰会办的安排,驻点杭州萧山益农沙地绿色纯品瓜果蔬菜实验场,负责g20峰会期间芹菜供应点的质量安全监管。该点位于萧山区益农镇三围村,该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种植芹菜已有10余年历史,实验场负责人是芹菜种植能手,在村里有较大影响力。在驻点期间,通过对芹菜种植户的走访调查,发现影响芹菜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期是夏季芹菜,主要风险因子是土壤连作障碍导致的芹菜细菌性软腐病,还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蚜虫和地下害虫蜗牛、地老虎等危害。

夏季芹菜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措施:

(1)农业防治:

选择地块:选择前茬为一部份水稻田,一部份为春季设施芹菜田,且在连作种植夏季芹菜之前,清理田园后,对春季设施芹菜栽培田进行放水浸泡,浸泡的水刚没落田块,浸泡时间为7d,期间棚架仍用薄膜覆盖,用于高温闷棚,在夏季芹菜移栽前3d排干水,待土壤变得松软时选择早上和傍晚进行翻地种植。

避雨栽培:搭设825和625大棚,采用避雨栽培方式,上盖簿膜,再盖遮阳膜,为防止芹菜焦叶,顶层遮阳膜用2层。在高温天气,白天午间及时揭开侧边簿膜进行通风,下雨天封闭大棚。在高温干旱时,早晚灌跑马水,水灌在棚与棚之间的沟中,以不没入畦面为标准。雨后及时排除沟中的积水,避免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

品种选用:选用抗高温芹菜品种“白骨黄心芹”,于4~6月播种,于5~7月移栽,移栽时选取健壮的幼苗;

合理施肥:翻地时,施足有机肥,每667m2施菜饼20kg、腐蚀猪粪1000kg或鸡粪500kg和三元复合肥50kg,在移栽后10d~20d间施一次肥,每667m2施复合肥15kg,根据长势情况喷施叶面肥,叶面肥选用水溶性海澡肥和微量元素叶面肥,芹菜在施肥时掌握一个原则,不伤及茎部,保持芹菜嫩绿,避免了芹菜叶斑病和软腐病的发生;

(2)生物防治:在每个大棚内放置1~2只昆虫性诱剂,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等蛾类虫害的发生;

(3)物理防治:在每个大棚内吊置4~6块黄板防治蚜虫,人工捕杀夜蛾幼虫、卵块和虫茧。

(4)化学防治:

因在芹菜中登记的农药较少,在选择农药时坚持“生产必须、防治有效、安全为先、风险最小”的原则,选择杭州市农业局峰会期间推荐药剂,在早晨或晚前时段喷施农药。坚持带药移栽,重点做好苗期病虫预防;根据主要病虫的发生情况,适期防治,严格掌握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

实验场于7月18日移栽,于7月17日在芹菜苗中喷施2000倍液80%代森锌,加30%氯虫·噻虫嗪,防治叶斑病、软腐病和小菜蛾;移栽后的7月26日,喷施1000倍液5%虱螨脲加2000倍液乙基多杀菌素,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在喷药时加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200g;在8月9日喷施15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加唑醚代森联,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叶斑病和软腐病。

(5)采收措施:实验场于8月27日开始采收芹菜。送定点酒店仓储中心的,在早上5点开始采收,于9点送货;送广州、成都、上海等地的,下午采收,晚前交易,装车前用冰冷却,维持芹菜的新鲜度。

夏季芹菜质量检测:本发明实验场的夏季芹菜,于7月18日移栽,于8月27日采收,最后一次用药为8月9日,栽培40d,移栽后只用药2次,与传统夏季芹菜栽培过程相比少用药2次以上。产品经省级权威机构检测,全部合格。据5个大棚调查,共计种植面积2.41亩,总产量421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7890元,实现利润27050元。平均亩产量1747公斤,平均亩收入15722元,平均亩利润11224元。与采用传统夏季芹菜栽培技术种植的芹菜相比,无焦叶,一级品芹菜产量高出500公斤左右,平均价格高出3元/公斤,亩增效益在5500元。

本发明夏季芹菜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相结合,避免依赖农药防治导致的质量安全风险,减少了用药次数,更为高效、绿色环保;选取前茬水稻田或连作夏季芹菜时土壤用水浸泡,高温闷棚,不但保证了夏季芹菜的产量,而且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止了病虫害;通过控制采收时间及方式,有效保证了夏季芹菜上市时的新鲜度,提高了夏季芹菜的品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