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胶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0866阅读:20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虫胶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家庭卫生害虫的防治与灭杀的一种杀虫胶饵。



背景技术: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高水平防效,且持效期长。由于其对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污染,目前主要用于家庭卫生害虫的防治与灭杀。

现有技术中杀虫剂主要采用苯基吡唑化合物(例如氟虫腈)制成或者采用氟虫腈与其他具有杀虫效果的组分混合而成以制成杀虫剂,例如,公告号为cn102858162b公开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的中国发明专利,其采用羟酰胺化合物和氟虫腈为原料按照设定的比例混合而成。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杀虫剂或者其组合物只能通过压缩气体进行喷射,从而存在使用上不方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传统用于灭杀家庭害虫的杀虫剂均存在毒性大对人体容易造成毒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杀虫胶饵,用以在实现对家庭害虫进行高效灭杀的同时也能使得灭杀害虫的过程更加方便,并避免使用以压缩气体的方式驱动杀虫剂弥散到空气中,以降低对人体所造成的毒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虫胶饵,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氟虫腈原药料0.033±0.008wt%,

残杀威原药料0.667±0.167wt%,

载体75wt%,

增稠剂2wt%,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氟虫腈原药料中的氟虫腈纯度为96%,所述残杀威原药料中的残杀威纯度为9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体由奶粉、玉米粉和糖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氟虫腈原药料0.033±0.008wt%,

残杀威原药料0.667±0.167wt%,

奶粉10wt%,

玉米粉25wt%,

糖40wt%,

增稠剂2wt%,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稠剂选自淀粉、明胶、海藻酸钠、干酪素、瓜尔胶、甲壳胺、阿拉伯树胶、黄原胶、大豆蛋白胶、天然橡胶、羊毛脂或者琼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示出的一种杀虫胶饵具有毒性低杀虫效果好的优点,且不需要依靠压缩空气进行布撒,具有成本较低与使用方便的优点,同时本发明所公开的杀虫胶饵在保证对害虫进行灭杀的同时也能够显著减低氟虫腈与残杀威的用量,并且具有比单独使用氟虫腈和残杀威作为有效灭杀成分的胶饵具有更为理想的灭杀效果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氟虫腈标样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为残杀威标样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杀虫胶饵中所含的具有杀虫效果氟虫腈与残杀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杀虫胶饵,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氟虫腈原药料0.033±0.008wt%,残杀威原药料0.667±0.167wt%,载体75wt%,增稠剂2wt%,余量为水。其中,氟虫腈原药料中的氟虫腈纯度为96%,所述残杀威原药料中的残杀威纯度为97%。氟虫腈原药料由江苏托球农化有限公司生产,残杀威原药料由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载体由奶粉、玉米粉和糖组成。

具体的,该杀虫胶饵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氟虫腈原药料0.033±0.008wt%,残杀威原药料0.667±0.167wt%,奶粉10wt%,玉米粉25wt%,糖40wt%,增稠剂2wt%,余量为水。具体的,所述增稠剂选自淀粉、明胶、海藻酸钠、干酪素、瓜尔胶、甲壳胺、阿拉伯树胶、黄原胶、大豆蛋白胶、天然橡胶、羊毛脂或者琼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任何比例的混合物,并在本实施方式选定为黄原胶。

本实施方式所示出的杀虫胶饵的控制项目指标如表一所示。

表一

毒理学实验

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杀虫胶饵的急性毒理学试验由苏州西山中科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完成。

1.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大鼠毒性经口ld50>5000/5000mg/kg(雄/雌),属微毒。

1.2急性经皮毒性试验:大鼠毒性经皮ld50>2000/2000mg/kg(雄/雌),属低毒。

1.3眼睛刺激性试验:对新西兰白兔眼睛刺激分级为无刺激性。

1.4皮肤刺激性试验:对新西兰白兔皮肤刺激分级为无刺激性。

1.5豚鼠皮肤致敏性试验:对豚鼠皮肤致敏性分级为弱致敏性。

对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杀虫胶饵的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的过程进行阐述。

除另有说明,本试验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水应符合gb/t6682-2008中的三级水规格。

按照gb/t1605-2001中“固体制剂采样”方法进行,用随机数表法确定抽样的包装件,最终抽样量一般应不少于600g。

外观:自然光条件下,用目视法进行。

鉴别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本鉴别试验可与残杀威、氟虫腈质量分数的测定同时进行。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中残杀威、氟虫腈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残杀威、氟虫腈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

残杀威、氟虫腈质量分数的测定:

试样用甲醇溶解,以甲醇与水的混合物为流动相,使用以c18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波长254nm),对试样中的氟虫腈和残杀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外标法定量。

试剂和溶液:甲醇:色谱纯;残杀威标样:已知含量≥97.0%。氟虫腈标样:已知含量≥97.0%。水:新蒸二次蒸馏水。流动相:甲醇:水(0.3%甲酸)=75:25(v:v),真空抽滤,装于棕色瓶中,用超声波超声脱气。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00-dad型;色谱数据处理机或色谱工作站。色谱柱:250mm×4.6mm(id)不锈钢色谱柱,内装eclipsexdb-c18填充物,粒径5μm。自动进样器。过滤器:滤膜孔径0.45μm。超声波清洗器。

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流动相:甲醇:水(0.3%甲酸)=75:25;,经0.45μm滤膜过滤,并脱气20min。检测波长:274nm。流速:1.0ml/min。柱温:30±2℃。进样量:5μl。保留时间:残杀威约2.9min;氟虫腈约4.8min。

上述操作条件,系典型操作参数。可根据不同仪器特点,对给定的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杀虫胶饵中氟虫腈标样、残杀威标样、试样的液相色谱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

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杀虫胶饵可对室内的各种害虫,尤其对白蚁、蜚蠊、蚂蚁具有良好的灭杀与控制效果,接下来示出具体模拟灭杀试验数据。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室内药效效果)如下表二所示。

表二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模拟结果)如下表三所示。

表三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室内药效效果)如下表四所示。

表四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模拟结果)如下表五所示。

表五

综合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济南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实地药效试验,证明本实施方式所揭示的一种杀虫胶饵以投放方式经室内药效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对蜚蠊的杀灭效果为b级,对蚂蚁的杀灭效果为a级。

接下来,在相同的载体和增稠剂中添加1.5wt%的残杀威与0.05wt%的氟虫腈制成的胶饵对蜚蠊和蚂蚁的灭杀效果进行展示,并分别参表六及表七所示。

表六

从表六可明显看出,单独使用1.5wt%残杀威的胶饵对蜚蠊与蚂蚁进行灭杀的试验效果证明,其整体死亡率低于本发明所揭示的杀虫胶饵的死亡率,且蜚蠊与蚂蚁的死亡速度整体偏慢。

表七

从表七可明显看出,单独使用0.05wt%氟虫腈的胶饵对蜚蠊与蚂蚁进行灭杀的试验效果证明,其整体死亡率低于本发明所揭示的杀虫胶饵的死亡率,且蜚蠊与蚂蚁的死亡速度整体偏慢。

本发明所揭示的杀虫胶饵相对而言单独采用残杀威制成胶饵而言具有灭杀速度快,灭杀效果好的技术优势。单独混入残杀威虽然击杀快,但是整体死亡率不好,且适口性差。单独使用氟虫腈则存在起效慢的问题。在本发明中,通过将两者混配可实现互补效果,在降低彼此用药量的同时,在实现了更好的灭杀效果与更快的灭杀率的同时,具有低毒环保高效灭杀的技术效果。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