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蛭屋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857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蛭屋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水蛭属冷血环节动物,在中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人工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杂鱼类、蚯蚓等作饵。

野生水蛭以自然捕捞为主,每年4-5月份水蛭到岸边繁殖期间,人工捡挖。近年因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水蛭资源锐减,捕捞、收集野生水蛭的难度越来越大。人工养殖水蛭的捕捞也无捷径,在非繁殖季节捕捞水蛭同样缺少快速、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水蛭捕捞难、尤其是在水蛭密度较小的野生水域收集水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提供一种水蛭屋,投放在水蛭活动水域,利用水蛭的生物学特性,诱捕水蛭,易操作,成本低,效果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水蛭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蛭屋包括遮阳盖、饵料筒和支架;所述遮阳盖设置在水蛭屋的顶部,与所述饵料筒顶部通过一侧的铰链活动连接;所述饵料筒设置在水蛭屋中上部,四周侧壁上设置供水蛭摄食进出的水蛭进出孔;水蛭饵料填放在所述饵料筒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水蛭屋的底部,与所述饵料筒底部固定相连。

本发明的水蛭屋,所述饵料筒的底面为网状平台,供水蛭摄食后栖息,更好地留住前来摄食的水蛭,提高收集效率。

本发明的水蛭屋,所述遮阳盖内设置隔热层,在防止光线直射到饵料筒内的同时,减缓饵料筒内温度升高,利于水蛭摄食和栖息,提高水蛭收集效率。

在本发明的水蛭屋的饵料筒内放置一层鹅卵石,便于水蛭栖息,同时加重水蛭屋自重,防止水蛭屋漂移。

本发明的水蛭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地点选择:在水蛭生长繁殖季节,在水蛭养殖水域或者野生水蛭生活水域中选择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湾汊岸边作为水蛭屋投放地点,清理干净;

(2)饵料填放:在水蛭屋的饵料筒中充填诱捕水蛭的水蛭饵料;

(3)投放:将水蛭屋投放到步骤(1)选择好的收集地点,并且固定,做好标记;

(4)收集:间隔1-3天后,收回水蛭屋,打开遮阳盖,取出水蛭,收集暂养;

(5)清理消毒:将收回的水蛭屋清洗干净,晒干或者晾干,用新洁尔灭消毒后,重复使用。

上述的水蛭屋的使用方法,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水蛭饵料为浸渍新鲜猪血的干稻草,或者其他水蛭喜食的饵料,吸引进入水蛭屋摄食。

附图说明

图1:水蛭屋示意图。

图1中:11--遮阳盖,21--饵料筒,22--水蛭进出孔,31--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水蛭屋,包括遮阳盖、饵料筒和支架;所述遮阳盖设置在水蛭屋的顶部,与所述饵料筒顶部通过一侧的铰链活动连接;所述饵料筒设置在水蛭屋中上部,四周侧壁上设置供水蛭摄食进出的水蛭进出孔;水蛭饵料填放在所述饵料筒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水蛭屋的底部,与所述饵料筒底部固定相连。

实施例2:

一种水蛭屋,包括遮阳盖、饵料筒和支架;所述遮阳盖内置泡沫塑料隔热层,设置在水蛭屋的顶部,与所述饵料筒顶部通过一侧的铰链活动连接;所述饵料筒设置在水蛭屋中上部,四周侧壁上设置供水蛭摄食进出的水蛭进出孔;所述饵料筒的底面为网状平台,供水蛭摄食后栖息,水蛭饵料填放在所述饵料筒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水蛭屋的底部,与所述饵料筒底部固定相连。

实施例3:

一种水蛭屋,包括遮阳盖、饵料筒和支架;所述遮阳盖内置泡沫塑料隔热层,设置在水蛭屋的顶部,与所述饵料筒顶部通过一侧的铰链活动连接;所述饵料筒设置在水蛭屋中上部,四周侧壁上设置供水蛭摄食进出的水蛭进出孔;所述饵料筒的底面为网状平台,在网状平台上铺设一层鹅卵石,供水蛭摄食后栖息,包裹水蛭饵料的农作物秸秆填放在所述饵料筒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水蛭屋的底部,与所述饵料筒底部固定相连。

实施例4:

一种实施例1的水蛭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地点选择:在水蛭生长繁殖季节,在水蛭养殖水域或者野生水蛭生活水域中选择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湾汊岸边作为水蛭屋投放地点,清理干净;

(2)饵料填放:在水蛭屋的饵料筒中填满浸渍新鲜猪血的干稻草;

(3)投放:将水蛭屋投放到步骤(1)选择好的收集地点,并且固定,做好标记;

(4)收集:间隔1-3天后,收回水蛭屋,打开遮阳盖,取出水蛭,收集暂养;

(5)清理消毒:将收回的水蛭屋清洗干净,晒干或者晾干,用新洁尔灭消毒后,重复使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蛭屋及其使用方法。该水蛭屋包括遮阳盖、饵料筒和支架;所述遮阳盖设置在水蛭屋的顶部,与所述饵料筒顶部通过一侧的铰链活动连接;所述饵料筒设置在水蛭屋中上部,四周侧壁上设置供水蛭摄食进出的水蛭进出孔;水蛭饵料填放在所述饵料筒中;所述支架设置在水蛭屋的底部,与所述饵料筒底部固定相连。使用本发明的水蛭屋,填放饵料后,选择收集地点投放在水蛭活动水域,利用水蛭的生物学特性,诱捕水蛭,易操作,成本低,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吴青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松县玖索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5
技术公布日:2017.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