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洋捕捞用浅水鱼类捕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754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远洋捕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远洋捕捞用浅水鱼类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萎缩,近海捕捞长期处于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发展远洋捕捞已成为我国捕捞业的主要趋势。远洋捕捞不仅能缓解近海渔业资源枯竭压力,还能够拉动当地渔船修造、水产品加工、渔港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千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在远洋捕捞过程中,浅水鱼类多采用拖网捕捞,采用拖网进行捕捞所需的人力、时间,以及机械设备,还有对远洋捕捞船的动力、结构等都具有极高的要求。采用拖网进行捕捞虽然渔获可能较大,但是所付出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因此,设计一款新式的,可大幅减少捕捞作业人员和缩短捕捞作业时间,降低对远洋捕捞船的动力、结构要求,且可具有较大渔获的远洋捕捞用浅水鱼类捕捞装置是本发明发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远洋捕捞用浅水鱼类捕捞装置,该远洋捕捞用浅水鱼类捕捞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远洋捕捞用浅水鱼类捕捞装置,包括两个浮筒、定位连杆和多个相应的捕捞笼,所述两个浮筒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相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连杆的两端分别卡入相应的浮筒的定位槽内并通过相应的绳索进行捆紧;所述定位连杆上按等间隔设有若干相应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分别固接有相应的牵拉绳,所述牵拉绳未固接到所述卡槽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相应的捕捞笼;所述捕捞笼包含圆筒状网兜,所述圆筒状网兜是由圆筒形侧网和固接于圆筒形侧网上下两端的上端网和下端网组成,所述上端网和下端网在与所述圆筒形侧网的连接处之间分别设有相应的圆形定位金属圈,所述上端网的中心位置分别连接到相应的牵拉绳上,所述下端网的上面均放置有相应的沙包,所述圆筒形侧网上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捕捞口。

所述圆形定位金属圈外侧均包覆有一层相应的防腐塑料层。

所述沙包是由帆布袋填充装置砂石形成。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捕捞口将沙包放置于下端网的上面,在沙包的重力下,有效使本发明的下端网一侧快速沉入海里,使本发明稳定悬浮于海里,进行浅水鱼类捕捞。可大幅减少捕捞作业人员和缩短捕捞作业时间,降低对远洋捕捞船的动力、结构要求,且可具有较大渔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远洋捕捞用浅水鱼类捕捞装置,包括两个浮筒1、定位连杆2和三个相应的捕捞笼3,所述两个浮筒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相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连杆2的两端分别卡入相应的浮筒1的定位槽内并通过相应的绳索4进行捆紧;所述定位连杆2上按等间隔设有若干相应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分别固接有相应的牵拉绳5,所述牵拉绳5未固接到所述卡槽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相应的捕捞笼3;所述捕捞笼3包含圆筒状网兜,所述圆筒状网兜是由圆筒形侧网31和固接于圆筒形侧网31上下两端的上端网32和下端网33组成,所述上端网32和下端网33在与所述圆筒形侧网31的连接处之间分别设有相应的圆形定位金属圈34,所述上端网32的中心位置分别连接到相应的牵拉绳5上,所述下端网33的上面均放置有相应的沙包6,所述圆筒形侧网31上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捕捞口7。

所述圆形定位金属圈34外侧均包覆有一层相应的防腐塑料层(未标识)。所述沙包6是由帆布袋填充装置砂石形成。

本发明通过捕捞口7将沙包6放置于下端网33的上面,在沙包6的重力下,有效使本发明的下端网33一侧快速沉入海里,使本发明稳定悬浮于海里,进行浅水鱼类捕捞。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洋捕捞用浅水鱼类捕捞装置,包括两个浮筒、定位连杆和多个相应的捕捞笼,所述定位连杆上按等间隔设有若干相应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分别固接有相应的牵拉绳,所述牵拉绳未固接到所述卡槽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相应的捕捞笼;所述捕捞笼包含圆筒状网兜,所述圆筒状网兜是由圆筒形侧网和固接于圆筒形侧网上下两端的上端网和下端网组成,所述上端网和下端网在与圆筒形侧网的连接处之间分别设有相应的圆形定位金属圈,所述上端网的中心位置分别连接到相应的牵拉绳上,所述下端网的上面均放置有相应的沙包,所述圆筒形侧网上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捕捞口。本发明可大幅减少捕捞作业人员和缩短捕捞作业时间,降低对远洋捕捞船的动力、结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干兆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之星(福建)远洋渔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6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