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暂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7221阅读:9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暂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物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类暂养装置。



背景技术:

鱼是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食物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鱼类,要吃活的,吃鲜的。

目前,对于捕捞的活鱼通常会通过暂养池进行活鱼的暂时养殖,采用增氧的形式以延长活鱼的生存时间。由于生存环境的骤变,外加上暂养池不易换水,水质难以保持等,即使进行了增氧活动,鱼的存活率还是较低,即使鱼活着,其活力也不高,给购买者一种鱼即将死去的感觉,降低购买者的购买信心。导致商家很多时候只能降价促销。因此,设计一款既能够有效延长活鱼的生存时间,同时能够保持其生存活力的暂养池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类暂养装置,可延长活鱼的生存时间,同时能保持活鱼的生存活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鱼类暂养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

进鱼通道、由高到低依次设置的若干暂养池、循环水管道和冰水管道,相邻的两个暂养池通过可开合的鱼连通通道相通,位于最低处的所述暂养池设有出水口,所述循环水管道与所述出水口相通且在每一所述暂养池上设有出水管,且所述冰水管道在每一所述暂养池上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进鱼通道上设有可开合部件和位于可开合部件下方的滤网,所述可开合部件选择性的与所述进鱼通道导通或断开,所述滤网与位于最高处的所述暂养池相通。

优选的,所述滤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优选的,所述可开合部件为一中空的可旋转件,当所述可开合部件与所述进鱼通道相吻合时,所述进鱼通道导通,当所述可开合部件与所述进鱼通道相错开时,所述进鱼通道断开。

优选的,每一所述暂养池内均设有间隔设置并相通的鱼流动腔和过滤腔。

优选的,所述暂养池沿流动的方向的末端底部还设有倒置锥形腔,所述倒置锥形腔分别与所述鱼流动腔和过滤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鱼流动腔的底壁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喷气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鱼类暂养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鱼类暂养装置的进鱼通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鱼类暂养装置7的技术方案包括:

进鱼通道、由高到低依次设置的若干暂养池、循环水管道和冰水管道,暂养池不局限图中所示的高暂养池71、中暂养池72、低暂养池73,相邻的两个暂养池通过可开合的鱼连通通道相通。

位于最低处的所述暂养池设有出水口,所述循环水管道与所述出水口相通且在每一所述暂养池上设有出水管,且所述冰水管道在每一所述暂养池上设有出水管。

进鱼通道上设有第一可开合部件6和位于所述可开合部件下方的滤网8,第一可开合部件6为一可旋转件,进鱼通道的下方设有第一回收单元9,第一可开合部件6可选择性的与进鱼通道的周边相通或断开,当进鱼通道的周边与第一可开合部件6断开时,待暂养鱼和水直接落在在滤网8上,此时水经过滤网8落入第一回收单元9,而位于滤网8上的待暂养鱼则进入鱼类暂养装置中位于最高处的暂养池;当第一可开合部件6与进鱼通道的周边相通时,位于进鱼通道内的待暂养鱼则无法进入暂养池。

在每一暂养池内均设有间隔设置且相通的鱼流动腔和过滤腔,待暂养鱼在鱼流动腔内流动,鱼流动腔的底部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喷气孔,用于向鱼流动腔内补充氧气。需要说明的是,在暂养池沿流动方向的末端的底部设有倒置锥形腔,倒置锥形腔分别与鱼流动腔和过滤腔相通,实现鱼流动腔内的水进入过滤腔过滤,同时,倒置锥形腔上连接有排污管,用于将收集到的污物排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