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357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芥蓝属甘蓝类蔬菜,是中国名特产蔬菜之一,以肥嫩的花喜和嫩叶供食用。每千克鲜菜薹含水分920~930克,维生素c513~688毫克,还含有钙1.76克、镁520毫克、磷560毫克、钾3.53克,是甘蓝类蔬菜中营养比较丰富的一种,芥蓝生长过程中,地区差异大,田间管理难以规范化,偏干旱地区采收的菜薹含水分低,口感差,纤维粗,加上芥蓝本身具有特殊的菜香味,很难普及,难以保证种植得到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种植经济效益的芥蓝的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栽培床的准备;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栽培床的准备,选择壤土或砂壤土作为栽培床,使用百菌清稀释600~800倍溶液或福美双加杀毒矾稀释500~600倍溶液进行消毒,保持栽培床土壤湿度为80~90%。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育苗在拱棚中,时间为每年的2月,栽培床施肥,施肥量为尿素20kg/亩、复合肥40kg/亩,浅耕翻2次;撒播种子后浇透水,覆盖地膜,苗破心和2叶期各间苗1次,苗距6厘米,白天保持通风,保持棚内温度为15~20℃,夜间保持棚内温度为5~10℃。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定植,定植前进行低温炼苗,栽培田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大田,定植前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kg/亩,深翻,耙平,做成小高畦,并覆盖地膜,施肥后耕翻土地,整平做畦,行株距20~25cm×30~35cm,苗龄20~30天,有5~6片真叶定植。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中耕松土,缓苗后结合浇水第一次追肥,施肥量为尿素或复合肥15~20kg/亩,现蕾后,第二次追肥,复合肥20kg/亩,主薹采收后,第三次追肥,施用量20kg/亩;叶片生长期,每5~7天浇一次水,花薹形成期,每3~5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度为60~80%。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包括防治病虫害,叶片、茎和花梗易发生霜霉病,发病初期要及时摘除病叶,喷洒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稀释300倍体积溶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600倍体积溶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体积溶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体积溶液;每亩用5%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加水60公斤喷雾防治菜青虫;每亩用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60克加水60公斤喷雾防治小菜蛾;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克加水60公斤喷雾防治蚜虫。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适时采收,主花薹长至与叶相同高度时,采收,采收时,基部保留4~5片绿叶割取,主薹收后,加强肥水管理,采收3~5个侧薹,侧薹应在第1~2叶节处割取,主薹一般采收15~25天,侧薹采收25~35天。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加强田间管理,规范化种植,满足芥蓝生长的水分、肥力、温度等各项条件,保证采收的菜薹含水分高,口感好,保证芥蓝种植的经济效益,芥蓝含纤维素、糖类、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维生素等,其味甘,性辛,具备利水化痰、解毒祛风、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等功效,加上独特的口感,具有非常好经济发展前景。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种子选择迟花芥蓝,荷塘芥蓝,细叶早芥蓝;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栽培床的准备:选择壤土或砂壤土作为栽培床,使用百菌清稀释600~800倍溶液进行消毒,浇水,保持栽培床土壤湿度为80~90%;

2)育苗:育苗在拱棚中,栽培床施肥,施肥量为尿素20kg/亩、复合肥40kg/亩,浅耕翻2次;2月10号,撒播迟花芥蓝种子后浇透水,覆盖地膜,苗破心和2叶期各间苗1次,苗距6厘米,白天保持通风,保持棚内温度为15~20℃,夜间保持棚内温度为5~10℃;

3)定植:定植前进行低温炼苗,栽培田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大田,定植前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500kg/亩,深翻,耙平,做成小高畦,并覆盖地膜,施肥后耕翻土地,整平做畦,行株距20cm×35cm,苗龄26天后,有5~6片真叶定植;

4)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中耕松土,缓苗后结合浇水第一次追肥,施肥量为尿素或复合肥20kg/亩,现蕾后,第二次追肥,复合肥20kg/亩,主薹采收后,第三次追肥,施用量20kg/亩;叶片生长期,每5~7天浇一次水,花薹形成期,每3~5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度为60~80%;

叶片、茎和花梗易发生霜霉病,发病初期要及时摘除病叶,喷洒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稀释300倍体积溶液,然后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体积溶液;每亩用5%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加水60公斤喷雾防治菜青虫;每亩用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60克加水60公斤喷雾防治小菜蛾;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克加水60公斤喷雾防治蚜虫;

5)适时采收:主花薹长至与叶相同高度时,采收,采收时,基部保留4~5片绿叶割取,主薹收后,加强肥水管理,采收3~5个侧薹,侧薹应在第1~2叶节处割取,主薹一般采收20天,侧薹采收30天;主薹重100~150克,侧芽萌芽力强。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芥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栽培床的准备:选择壤土或砂壤土作为栽培床,使用福美双加杀毒矾稀释500~600倍溶液进行消毒,浇水,保持栽培床土壤湿度为80~90%;

2)育苗:育苗在拱棚中,栽培床施肥,施肥量为尿素20kg/亩、复合肥40kg/亩,浅耕翻2次;2月10号,撒播荷塘芥蓝种子后浇透水,覆盖地膜,苗破心和2叶期各间苗1次,苗距6厘米,白天保持通风,保持棚内温度为15~20℃,夜间保持棚内温度为5~10℃;

3)定植:定植前进行低温炼苗,栽培田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大田,定植前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800kg/亩,深翻,耙平,做成小高畦,并覆盖地膜,施肥后耕翻土地,整平做畦,行株距225cm×30cm,苗龄24天后,有5~6片真叶定植;

4)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中耕松土,缓苗后结合浇水第一次追肥,施肥量为尿素或复合肥20kg/亩,现蕾后,第二次追肥,复合肥20kg/亩,主薹采收后,第三次追肥,施用量20kg/亩;叶片生长期,每5~7天浇一次水,花薹形成期,每3~5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度为60~80%;

叶片、茎和花梗易发生霜霉病,发病初期要及时摘除病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600倍体积溶液,然后喷洒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体积溶液;每亩用5%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加水60公斤喷雾防治菜青虫;每亩用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60克加水60公斤喷雾防治小菜蛾;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克加水60公斤喷雾防治蚜虫;

5)适时采收:主花薹长至与叶相同高度时,采收,采收时,基部保留4~5片绿叶割取,主薹收后,加强肥水管理,采收3~5个侧薹,侧薹应在第1~2叶节处割取,主薹一般采收25天,侧薹采收35天;主薹重150~200克,侧薹萌发力强。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加强田间管理,规范化种植,满足芥蓝生长的水分、肥力、温度等各项条件,保证采收的菜薹含水分高,口感好,保证芥蓝种植的经济效益,芥蓝含纤维素、糖类、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维生素等,其味甘,性辛,具备利水化痰、解毒祛风、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等功效,加上独特的口感,具有非常好经济发展前景。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