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覆盖绿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01884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盐碱地覆盖绿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指土地受到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盐类物质逐渐渗透到土壤中去,从而使土壤的含盐和含碱量较多,并造成这类土地无法被使用,我国盐碱地大致分布区域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盐碱地主要形成原因是较为干旱地区的土地在蒸发的作用下,水分被蒸发成水蒸气,并排放至空气中,但水中的盐分却无法排除而留于土壤之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土壤中盐分逐渐增多,因此而形成盐碱地,由于盐碱地土壤本身所含盐分过高,根据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很难吸收到无机营养物质和水分,导致植物因自身缺少无机营养物质和水而死亡,由此又造成盐碱地生态的恶性循环,在盐碱地覆盖绿化不仅能改善盐碱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且对于改善盐碱地生态环境具有针对性作用,但如前所述,在盐碱地绿化难度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盐碱地覆盖绿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覆盖绿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覆盖绿化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盲沟:首先对盐碱地地下水位进行勘测,然后挖盲沟,盲沟底高于盐碱地地下水位0.8~1m,盲沟宽25~35cm,向盲沟中填入毛石子,毛石子体积为120~140cm3,毛石子铺设厚度为28~36cm,在毛石子上层铺设隔层,回填土壤与盐碱地面齐平;

2)建设雨水滞留池:在盐碱地两侧建立1~2个雨水滞留池,雨水滞留池尺寸为30~50m3

3)施肥翻耕:先将绿肥的茎叶切成8~16cm长、然后将绿肥、有机肥和腐植酸按质量比4:3:1施用于盐碱地土壤中,然后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22~32cm;

4)铺设微喷带:在种植区铺设微喷带,微喷带布置间距为2.8~3.2m;

5)树种选择与种植:将水曲柳、胡杨和白榆按数量比为5:3:1栽种于盐碱地中,并定期培育管理;

6)铺设地膜:在微喷带上部铺设地膜。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隔层为聚酰胺布或聚丙烯布。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绿肥为紫云英、苕子、木豆、大叶猪屎豆、田菁和沙打旺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有机肥为猪粪、马粪、羊粪和牛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盐碱地覆盖绿化方法,盲沟底高于地下水位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经过盲沟底层毛石子,毛石子之间间隙较大,在地下水的径向流动作用下,地下水会沿盲沟流走,不会上升,可有效防止地下水中盐分随水位上升聚集到地表致使土壤的反盐现象,且利用滴管和降雨可对盲沟上部含盐土壤层的盐分进行冲洗以降低土壤含盐浓度,盐碱成分会随水流入盲沟中排走,毛石子上层设置隔层可有效防止上层土壤进入到毛石子中堵塞空隙阻挡盲沟排水的现象发生,聚酰胺布或聚丙烯布耐酸碱性较强,且耐磨性较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隔层损坏的情况发生,盲沟的设置起到上排盐,下隔盐的作用,对比于设置排盐管,此种方式更为经济且步骤简便,灵活性更高;雨水滞留池用于储存雨水,所储存的雨水可用于植被浇灌,以节省水资源;在盐碱地土壤中进行施肥翻耕,绿肥和有机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生长,可有效改善盐碱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腐植酸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酚羟基等基团使其具有弱酸性,因此腐植酸可以通过自身弱酸性来中和盐碱地土壤的碱性,来调节盐碱地土壤的酸碱度,从而使土壤的ph值平衡,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经过翻耕后,使盐碱地土壤透气性加强,土壤中水、肥、气和热达到平衡状态;微喷带可对植被进行微喷,其上设置地膜可使微喷形成滴管,地膜既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可保证土壤温度,为植被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微喷可以节省水资源,保持土壤湿润降低盐碱浓度的同时不会太高地下水位;选择水曲柳、胡杨和白榆搭配种植,其中胡杨为高大乔木,根系发达,在盐碱地可吸收盐碱和排盐碱但生长较为缓慢,水曲柳和白榆具有耐盐碱性,生长较快,对盐碱地生态环境先做出改善,同时有利于胡杨生长,待胡杨成体后,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善,三者可在盐碱地相互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挖盲沟:首先对盐碱地地下水位进行勘测,然后挖盲沟,盲沟底高于盐碱地地下水位0.8m,盲沟宽25cm,向盲沟中填入毛石子,毛石子体积为120cm3,毛石子铺设厚度为28cm,在毛石子上层铺设隔层,回填土壤与盐碱地面齐平;

2)建设雨水滞留池:在盐碱地两侧建立1个雨水滞留池,雨水滞留池尺寸为50m3

3)施肥翻耕:先将绿肥的茎叶切成8cm长、然后将绿肥、有机肥和腐植酸按质量比4:3:1施用于盐碱地土壤中,然后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22cm;

4)铺设微喷带:在种植区铺设微喷带,微喷带布置间距为2.8m;

5)树种选择与种植:将水曲柳、胡杨和白榆按数量比为5:3:1栽种于盐碱地中,并定期培育管理;

6)铺设地膜:在微喷带上部铺设地膜。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隔层为聚酰胺布。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绿肥为紫云英、田菁和沙打旺中。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有机肥为猪粪、马粪。

实施例2:

1)挖盲沟:首先对盐碱地地下水位进行勘测,然后挖盲沟,盲沟底高于盐碱地地下水位0.9m,盲沟宽30cm,向盲沟中填入毛石子,毛石子体积为130cm3,毛石子铺设厚度为32cm,在毛石子上层铺设隔层,回填土壤与盐碱地面齐平;

2)建设雨水滞留池:在盐碱地两侧建立1个雨水滞留池,雨水滞留池尺寸为40m3

3)施肥翻耕:先将绿肥的茎叶切成12cm长、然后将绿肥、有机肥和腐植酸按质量比4:3:1施用于盐碱地土壤中,然后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27cm;

4)铺设微喷带:在种植区铺设微喷带,微喷带布置间距为3m;

5)树种选择与种植:将水曲柳、胡杨和白榆按数量比为5:3:1栽种于盐碱地中,并定期培育管理;

6)铺设地膜:在微喷带上部铺设地膜。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隔层为聚丙烯布。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绿肥为苕子、木豆和大叶猪屎豆。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有机肥为羊粪和牛粪。

实施例3:

1)挖盲沟:首先对盐碱地地下水位进行勘测,然后挖盲沟,盲沟底高于盐碱地地下水位1m,盲沟宽35cm,向盲沟中填入毛石子,毛石子体积为140cm3,毛石子铺设厚度为36cm,在毛石子上层铺设隔层,回填土壤与盐碱地面齐平;

2)建设雨水滞留池:在盐碱地两侧建立2个雨水滞留池,雨水滞留池尺寸为30m3

3)施肥翻耕:先将绿肥的茎叶切成16cm长、然后将绿肥、有机肥和腐植酸按质量比4:3:1施用于盐碱地土壤中,然后进行深翻耕,翻耕深度为32cm;

4)铺设微喷带:在种植区铺设微喷带,微喷带布置间距为3.2m;

5)树种选择与种植:将水曲柳、胡杨和白榆按数量比为5:3:1栽种于盐碱地中,并定期培育管理;

6)铺设地膜:在微喷带上部铺设地膜。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隔层为聚酰胺布。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绿肥为田菁。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有机肥为猪粪。

实施例1~3均在盐碱地上进行,并且绿肥、有机肥和腐植酸的施用量分别为16kg、12kg及4kg,各盐碱地上植被均长势良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