鳉鱼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44816阅读:18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鳉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鳉鱼是银汉鱼目中一个庞大的家族,是鳉科数百种卵生顶游米诺鱼,广义上说包括卵生鳉鱼和卵胎生鳉鱼。鳉鱼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半咸水、咸水和淡水中,包括沙漠地区的温泉。有些品种能长到15厘米长,以水面上的动、植物为食,常被人养在家庭水族馆里。

目前由于环境的破坏以及物种入侵的压力,鳉鱼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越来越少。同时,鳉鱼的来源还是以捕捞为主,人工培育工作进行的较少,由于对鳉鱼的原始生活环境以及鳉鱼独特的繁殖方式不了解,使得鳉鱼的养殖存在成活率普遍较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鳉鱼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鳉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节鳉鱼养殖用水,水温保持在25.5~26.5℃;溶解氧含量6~10mg/l;ph值保持在7~7.3;

(2)将鱼卵放入养殖用水中,升高水温至27~30℃,孵化幼鱼;

(3)将幼鱼转移到水族箱内,用气泵为水族箱充气,以维持水族箱内氧气含量,每天喂食丰年虾3~4次,每次喂食量为鱼体体重的5%~6%;

(4)成鱼饲养密度为3~4条,每天投放3次丰年虾,每2天换一次水,换水时清理水族箱内的残渣和排泄物;每天监控养殖水的ph值,可通过草泥丸或泥炭来降低ph值;

(5)池塘管理,每日供氧2次、喂食2次,每周对池塘水面清理1次。

作为优选,所述的幼鱼养殖,每4天换一次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漂浮网箱饲养幼鱼更适合幼鱼的生活及生物特性,提高幼鱼的成活率,从而鱼体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鳉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节鳉鱼养殖用水,水温保持在25.5~26.5℃;溶解氧含量6~10mg/l;ph值保持在7~7.3;

(2)将鱼卵放入养殖用水中,升高水温至27~30℃,孵化幼鱼;

(3)将幼鱼转移到水族箱内,用气泵为水族箱充气,以维持水族箱内氧气含量,每天喂食丰年虾3~4次,每次喂食量为鱼体体重的5%~6%;

(4)成鱼饲养密度为3~4条,每天投放3次丰年虾,每2天换一次水,换水时清理水族箱内的残渣和排泄物;每天监控养殖水的ph值,可通过草泥丸或泥炭来降低ph值;

(5)池塘管理,每日供氧2次、喂食2次,每周对池塘水面清理1次。

作为优选,所述的幼鱼养殖,每4天换一次水。

本发明通过漂浮网箱饲养幼鱼更适合幼鱼的生活及生物特性,提高幼鱼的成活率,从而鱼体成活率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鳉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鳉鱼养殖用水,水温保持在25.5~26.5℃;溶解氧含量6~10mg/L;PH值保持在7~7.3;(2)在养殖用水内设置微生态系统,为鳉鱼养殖提供有益菌;(3)将鱼卵放入养殖用水中,升高水温至27~30℃,孵化幼鱼;(4)将幼鱼转移到水族箱内,用气泵为水族箱充气,以维持水族箱内氧气含量,每天喂食丰年虾3~4次,每次喂食量为鱼体体重的5%~6%;(5)成鱼饲养密度为3~4条,每天投放3次丰年虾,每2天换一次水。本发明通过漂浮网箱饲养幼鱼更适合幼鱼的生活及生物特性,提高幼鱼的成活率,从而鱼体成活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金川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2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