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油菜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0946发布日期:2019-05-24 20:05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合小型农业机械进行田间管理的旱地油菜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brassicanapus),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人类食用植物油脂的主要来源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作物之一。油菜种植主要包括以水稻为前作的水田油菜和以玉米、烤烟等为前作的旱地油菜两部分。其中,旱地油菜在云南的播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且旱地油菜产区人均耕地较多,户均旱地油菜播种面积达5亩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适合小型机械田间管理的旱地油菜种植方法,在从油菜播种到生长至8片真叶期间按以下步骤进行:1、旱地油菜前作收获后,按行距50~6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塘5~8粒种子打塘点播油菜;2、油菜生长至3~5片真叶时1次完成定苗,每塘留苗2~3株,控制密度1.3~1.8万株/亩;3、油菜生长至6~8片真叶时,采用一人在前面沿油菜行条施尿素10~15千克作为壮苗肥,一人在后用手扶拖拉机带犁头翻犁培土盖肥,利用小型农机一次性完成油菜中耕除草、施肥、培土的田间管理工作。

上述方法,犁头翻犁培土盖肥将行间土壤翻到行上完成对油菜的培土,提高了油菜的抗倒伏能力。并在行间形成了排灌沟,增强雨后排水防涝能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小型机械化施肥培土的旱地油菜种植方法,包括在旱地油菜前作收获后,按行距50~60cm,株距15~20cm,每塘播5~8粒种子的方法点播油菜;油菜生长至3~5片真叶时1次完成定苗,每塘留苗2~3株,控制密度1.3~1.8万株/亩;油菜生长至6~8片真叶时,采用一人在前面沿油菜行条施尿素10~15千克尿素作为提苗肥,一人在后用手扶拖拉机带犁头翻犁培土盖肥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本发明通过实施宽行密植播种,确保油菜苗期小型农机能够进入田间参与管理,实现了旱地油菜施提苗肥、除草、中耕培土、开沟一次性作业,减少了田间管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油菜苗期田间管理的及时有效开展。

技术研发人员:蒋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蒋科
技术研发日:2017.11.15
技术公布日:2019.05.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