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的新型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0897发布日期:2019-05-24 20:0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涉及植物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栽培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贵州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贵州特殊的地形使得该区域以培植山地茶园为主,但由于近年来自然环境的破坏,传统的茶园栽培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致使茶园常易受到冷、热、干旱等灾害的影响,制约着茶树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的新型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茶树的新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土: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地土壤,用硫磺粉调节土壤ph值至5.0~6.0,沿等高线开挖水平台地,台面宽1.8~2.2米,台距1.4~1.6米,挖种植沟,深0.8m,宽0.6m;

(2)深施底肥:在挖穴后,每亩900~1100kg的沼渣和45%复合肥30~40公斤,硼肥1公斤,同时混入3kg的50%浓度的聚天门冬氨酸;

(3)种子消毒;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选用20%正常产气3个月的沼液浸种20~30min,洗净后催芽播种;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

(4)播种: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2月;均匀摆放在土中,覆上2~3cm的土,再盖上2~3cm厚的稻草,最后用聚乙烯薄膜覆盖;

(5)催长肥:待幼苗长出5~10cm高时,每隔5天喷洒500~1000ppm的尿素和500~1000ppm萘乙酸,待苗高40~50cm时停止喷洒。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方法沼液浸种不仅可以提高茶树种子的发芽率、成秧率,促进种子生理代谢,提高秧苗素质,而且可增强秧苗抗寒、抗病、抗逆性能,沼渣沼液充分利用沼渣沼液速缓兼备的肥效,所以作基肥以及追肥,同时沼渣沼液还能抗病虫害,聚天门冬氨酸具有肥料增效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与此同时将沼渣沼液变废为宝,充分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茶树的新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土: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地土壤,用硫磺粉调节土壤ph值至5.0,沿等高线开挖水平台地,台面宽1.8米,台距1.4米,挖种植沟,深0.8m,宽0.6m;

(2)深施底肥:在挖穴后,每亩900kg的沼渣和45%复合肥30公斤,硼肥1公斤,同时混入3kg的50%浓度的聚天门冬氨酸;

(3)种子消毒;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选用20%正常产气3个月的沼液浸种20min,洗净后催芽播种;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

(4)播种: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2月;均匀摆放在土中,覆上2cm的土,再盖上2cm厚的稻草,最后用聚乙烯薄膜覆盖;

(5)催长肥:待幼苗长出5cm高时,每隔5天喷洒500ppm的尿素和500ppm萘乙酸,待苗高40cm时停止喷洒。

实施例2:

一种茶树的新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土: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地土壤,用硫磺粉调节土壤ph值至6.0,沿等高线开挖水平台地,台面宽2.2米,台距1.6米,挖种植沟,深0.8m,宽0.6m;

(2)深施底肥:在挖穴后,每亩900~1100kg的沼渣和45%复合肥40公斤,硼肥1公斤,同时混入3kg的50%浓度的聚天门冬氨酸;

(3)种子消毒;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选用20%正常产气3个月的沼液浸种30min,洗净后催芽播种;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

(4)播种: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2月;均匀摆放在土中,覆上3cm的土,再盖上3cm厚的稻草,最后用聚乙烯薄膜覆盖;

(5)催长肥:待幼苗长出10cm高时,每隔5天喷洒1000ppm的尿素和1000ppm萘乙酸,待苗高50cm时停止喷洒。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树的新型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地土壤,沿等高线开挖水平台地,台面宽1.8~2.2米,台距1.4~1.6米,挖种植沟,深0.8m,宽0.6m;在挖穴后,每亩900~1100 kg 的沼渣和45%复合肥、硼肥,同时混入聚天门冬氨酸;播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2月;播种前选用20%正常产气3个月的沼液浸种,然后均匀摆放在土中,覆上土,再盖上稻草,最后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待幼苗长出5~10cm高时,每隔5天喷洒500~1000ppm的尿素和500~1000ppm萘乙酸。

技术研发人员:夏昌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兴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9.05.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