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7449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壳斗科锥属类植物造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黎蒴是华南地区优良的乡土阔叶树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已成为了南方主要的短轮划期商品纤维原料用材树种。黎蒴又名大叶锥、大叶栎、黎蒴栲、闽粤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是我国中亚热带以南山地、丘陵次生林更新的先锋树种之一。黎蒴不仅生长迅速,繁殖容易,萌芽力强,轮划期短,生物量大,凋落物多,木材易干燥,燃烧时火力旺,具有很强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生态功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薪炭林、水源涵养林和纸浆材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近几十年来,各地十分重视发掘和推广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广西在重点县部署推广了种植黎蒴生丰产林,将其作为速生丰产优质乡土树种来大力发展。而由于黎蒴自身的原因,现在往往都被人们用来大面积的造林,但是由于不是普通植物的造林,许多普通的方法就无法良好的实现,这样往往会带来大量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黎蒴造林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以便提高黎蒴的成活率,实现黎蒴的快速造林。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种子:采集树龄在20~40年,生长健壮,性状优良的黎蒴母树上的种子,种子采集时连带果枝一并采下,采种后,阴干2~3天,果壳裂开,种子自行脱离果壳,筛选出优质种子进行育苗;

步骤二,播种育苗:选择靠近造林地、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造林地作为苗圃地,将苗圃地提早深翻,整成宽1米、高20厘米的畦,采用条播播种,按行距15-20cm,沟深1.5-2cm开沟播种,播种的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到12月1日之间,将种子均匀撒播苗床上,然后将种子轻压入土壤中,播后覆盖1cm厚的细沙或红壤,畦面覆盖杂草,淋水保湿;

步骤三,定植移栽:当幼苗长出3-4对真叶,苗高超过6~8cm时,于阴天或晴天下午将幼苗移至营养袋中,营养土中含有河沙、牛粪、过磷酸钙,直到苗高超过40cm,即可出圃造林;

步骤四,林地选择:选择背台风、冷空气不沉积、不易发生冰冻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在400米以下,土层深厚、疏松、呈酸性、富含有机质的砖红壤、赤红壤或山地红壤区域作为造林地;

步骤五,出圃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洞穴规格大小为50cm×50cm×30cm,植株行距控制为2m×2m~2m×2.5m,将幼苗种植在洞穴中,并浇透定根水,通过混交造林的方式,伴生树种为红锥或者任豆。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所述步骤一中,筛选出黑褐色、光滑、大粒、饱满的优质种子。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所述步骤一中,种子不能及时播种的,将其采用一层湿沙一层种子的方式堆放,层积厚度不超过50cm,贮藏期间保证通风,贮藏期不超过30天。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所述步骤二中,配制90%敌百虫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对苗圃地进行一次喷雾,以防止地下病虫害。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所述步骤三中,幼苗进行移栽时,截去主根前端,保留5~6cm的根长,营养袋需提前一天淋透水,移植后淋足定根水。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所述步骤三中,幼苗移至营养袋后,一周内每天早晚淋水,一周后逐渐减少淋水次数,保持营养土湿润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所述步骤四中,林地的土壤ph为5.0~6.5,土层的厚度为100cm以上。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所述步骤五中,在出圃造林时,每年至少施肥2次,每年2~3月,每株植株施肥40~60g,在9~10月,每株植株施有机肥70g,有机肥中掺腐熟厩肥20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集成熟的黎蒴种子,然后将种子播种在苗圃内,待幼苗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将幼苗移栽至造林地。本发明摸索了一套完整的黎蒴栽培管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黎蒴的造林成活率,保证了黎蒴的正常生长发育,极大缩短成林时间,节省造林经费,提高黎蒴我国造林成功率,促进我国黎蒴快速生长造林。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的阐述,但不可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作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与调整,也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种子:采集树龄在30年,生长健壮,性状优良的黎蒴母树上的种子,种子采集时连带果枝一并采下,采种后,阴干2天,果壳裂开,种子自行脱离果壳,筛选出黑褐色、光滑、大粒、饱满的优质种子进行育苗。种子不能及时播种的,将其采用一层湿沙一层种子的方式堆放,层积厚度不超过50cm,贮藏期间保证通风,贮藏期不超过30天。

步骤二,播种育苗:选择靠近造林地、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造林地作为苗圃地,将苗圃地提早深翻,整成宽1米、高20厘米的畦。采用条播播种,按行距15-20cm,沟深1.5-2cm开沟播种。播种的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到12月1日之间,将种子均匀撒播苗床上,然后将种子轻压入土壤中,播后覆盖1cm厚的细沙或红壤,畦面覆盖杂草,淋水保湿。并配制90%敌百虫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对苗圃地进行一次喷雾,以防止地下病虫害。

步骤三,定植移栽:当幼苗长出3-4对真叶,苗高超过6~8cm时,于阴天或晴天下午将幼苗移至营养袋中。营养袋需提前一天淋透水,移植后淋足定根水,营养土中含有河沙、牛粪、过磷酸钙。幼苗进行移栽时,截去主根前端,保留5~6cm的根长。幼苗移至营养袋后,一周内每天早晚淋水,一周后逐渐减少淋水次数,保持营养土湿润。直到苗高超过40cm,即可出圃造林。

步骤四,林地选择:选择背台风、冷空气不沉积、不易发生冰冻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在400米以下,土层深厚、疏松、呈酸性、富含有机质的砖红壤、赤红壤或山地红壤区域作为造林地。林地的土壤ph为5.0~6.5,土层的厚度为100cm以上。

步骤五,出圃造林:采用穴状整地,洞穴规格大小为50cm×50cm×30cm,植株行距控制为2m×2m~2m×2.5m,将幼苗种植在洞穴中,并浇透定根水,通过混交造林的方式,伴生树种为红锥或者任豆。在出圃造林时,每年至少施肥2次,每年2~3月,每株植株施肥40~60g,在9~10月,每株植株施有机肥70g,有机肥中掺腐熟厩肥20g。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黎蒴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采集种子、播种育苗、定植移栽、林地选择以及出圃造林这五个步骤。本发明通过采集成熟的黎蒴种子,然后将种子播种在苗圃内,待幼苗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将幼苗移栽至造林地。本发明摸索了一套完整的黎蒴栽培管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黎蒴的造林成活率,保证了黎蒴的正常生长发育,极大缩短成林时间,节省造林经费,提高了我国黎蒴造林成功率,促进我国黎蒴快速生长造林。

技术研发人员:巫建强;冯清霞;张海东;黄宝丽;杨新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川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11.21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