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10700235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包括:将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按照2:1的比例放入有外排水口的养殖池;繁殖季节,在外排水口用网袋收集受精卵;利用比重法将已受精的卵与未受精的卵分离;将已受精的好卵放入孵化池中的网箱微充气孵化;将孵化后发育完好的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仔鱼孵出后,在养殖水体加入小球藻藻液,密度保持在20×104~30×104ind/ml之间;仔鱼开口时,加入轮虫,密度控制在6~8ind/ml之间。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仔鱼的成活率、减少换水量,是一种高效的生态育苗方法。
【专利说明】
_种提局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苗种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水养殖大国,2013年海水养殖产量达到1739.25万t,约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0003]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面积和规模越来越大,养殖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位置。
[0004]苗种培育是海水鱼类养殖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可以解决苗种供应短缺的问题,使养殖业能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低耗高产的育苗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苗种成活率、降低污染排放、增产增效,更大程度提高苗种的供应量,在海水鱼类养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微生态系统,能够降低换水率、提高仔鱼成活率。
[0006]本发明的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包括:
[0007](I)将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按照2:1的比例放入有外排水口的养殖池;
[0008](2)繁殖季节,利用流水将卵带出,在外排水口用网袋收集受精卵;
[0009 ] (3)利用比重法将已受精的卵与未受精的卵分离;
[0010](4)将已受精的好卵(发育完好)放入孵化池中的网箱微充气孵化;
[0011](5)将孵化后发育完好的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
[0012](6)仔鱼孵出后,在养殖水体加入小球藻藻液,密度保持在20 X 14?30 X 104ind/ml之间;
[0013](7)仔鱼开口时,加入轮虫,密度控制在6?8ind/ml之间。
[0014]所述步骤(I)中雌性亲鱼和雄心亲鱼体表完整、体色艳丽、活力好、健康无损。
[0015]所述步骤(I)中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放入养殖池后密度为6尾/m3。
[0016]所述步骤(I)中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的平均体重为lkg。
[0017]所述步骤(2)中网袋网眼为40目;将40目的筛絹做成带状,与弯头固定在一起,用于在外排水口收集卵。
[0018]所述步骤(3)中卵为浮性卵,通过比重法进行分离:将收集的卵放入盐度36%。的海水中,发育完好的受精卵上浮,未发育的卵及杂质将下沉;在仔鱼浮出之前,再次利用比重法将已孵化和未孵化的受精卵分离,收集已孵化发育完好的受精卵。
[0019]所述分离受精卵所用容器为底下带阀门的透明器皿,透明便于观察受精卵的体积,底下带阀门可以方便地将未发育的受精卵和杂质排出。
[0020]所述步骤(5)中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的布卵密度为120ml/m2。
[0021]所述步骤(5)中育苗池的初始水深为50cm。
[0022 ]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仔鱼的成活率、减少换水量,是一种高效的生态育苗方法。
[0023]有益效果
[0024]本发明中小球藻在水中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身繁殖,消耗CO2的同时释放02,供给轮虫和仔鱼呼吸代谢,同时为轮虫提供充足的饵料;轮虫在水体中通过摄食小球藻,保持一定的密度和鲜活度,为仔鱼提供开口饵料。本发明运用小球藻、轮虫、仔鱼,在育苗水体中构建微型生态系统,降低换水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仔鱼成活率,对海水鱼类苗种培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1、亲鱼的选择与培育:采集体表颜色正常、活力好、健康、无病、性成熟的黑鲷雌鱼和雄鱼作为亲本,雌雄比为2:1,养殖密度为6尾/m3,亲鱼的平均体重为Ikg ;
[0028]2、在江苏地区每年4月中上旬,当自然水温达到16°C时,黑鲷即进入繁殖季节,通过流水将受精卵带出,利用40目的网袋在排水口收集受精卵;将40目的筛絹做成带状,与弯头固定在一起,在外排水口收集卵。
[0029]3、将收集的受精卵冲洗干净,去除杂质,用海水精调配盐度,使盐度达到36%。,倒入底部带有阀门的透明容器中,然后将受精卵倒入其中;
[0030]4、由于黑鲷卵为浮性卵,发育良好的受精卵都漂浮在水体上层,通过开启底部阀门,将未受精及发育不良的卵排掉,同时统计已受精的好卵体积为3L;
[0031]5、孵化池中加入自然海水,网箱放入其内,将收集的受精卵放入网箱中,微充气进行孵化。
[0032]6、在仔鱼浮出之前,再次利用比重法将已孵化和未孵化的受精卵分离,收集已孵化的受精卵体积为2.4L,计算获得孵化率为80% ;
[0033]7、将面积为20m2育苗池进水位至50cm,加入密度为500 X 104ind/ml的小球藻液0.5m3,将2.4L发育良好的受精卵步入池中;
[0034]8、在盐度23%。,水温19.6°C条件下,初孵仔鱼3天便开口,此时,按8ind/ml的密度加入轮虫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
[0035]9、每天检查小球藻和轮虫的密度,使其分别保持在20 X 14?30 X 104ind/ml和6?8ind/ml的密度,保持20天不换水,随机打样统计稚鱼数量,计算成活率为86%,比传统育苗方法的成活率58%显著提高。
[0036]实施例2
[0037]1、亲鱼的选择与培育:采集体表颜色正常、活力好、健康、无病、性成熟的大黄鱼雌鱼和雄鱼作为亲本,雌雄比为2:1,养殖密度为6尾/m3,亲鱼的平均体重为Ikg ;
[0038]2、在江苏南部地区,大黄鱼亲本越冬需在室内人工升温进行,采取加强营养、控制光照等措施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培育水温升至18°C,大黄鱼即进入繁殖季节,通过流水将受精卵带出,利用40目的网袋在排水口收集受精卵;将40目的筛絹做成带状,与弯头固定在一起,在外排水口收集卵。
[0039]3、将收集的受精卵冲洗干净,去除杂质,用海水精调配盐度,使盐度达到36%。,倒入底部带有阀门的透明容器中,然后将受精卵倒入其中;
[0040]4、由于大黄鱼卵为浮性卵,发育良好的受精卵都漂浮在水体上层,通过开启底部阀门,将未受精及发育不良的卵排掉,同时统计已受精的好卵体积为2.8L;
[0041]5、孵化池中加入自然海水,网箱放入其内,将收集的受精卵放入网箱中,微充气进行孵化。
[0042]6、在仔鱼浮出之前,再次利用比重法将已孵化和未孵化的受精卵分离,收集已孵化的受精卵体积为2.4L,计算获得孵化率为85.7%;
[0043]7、将面积为20m2育苗池进水位至50cm,加入密度为500 X 104ind/ml的小球藻液
0.5m3,将2.4L发育良好的受精卵步入池中;
[0044]8、在盐度23%。,水温20.8°C条件下,初孵仔鱼4天便开口,此时,按8ind/ml的密度加入轮虫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
[0045]9、每天检查小球藻和轮虫的密度,使其分别保持在20 X 14?30 X 104ind/ml和6?8ind/ml的密度,保持20天不换水,随机打样统计稚鱼数量,计算成活率为89%,比传统育苗方法的成活率76%显著提高。
【主权项】
1.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包括: (1)将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按照2:1的比例放入有外排水口的养殖池; (2)繁殖季节,在外排水口用网袋收集受精卵; (3)利用比重法将已受精的卵与未受精的卵分离; (4)将已受精的好卵放入孵化池中的网箱微充气孵化; (5)将孵化后发育完好的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6)仔鱼孵出后,在养殖水体加入小球藻藻液,密度保持在20X 14?30 X 104ind/ml之间; (7)仔鱼开口时,加入轮虫,密度控制在6?8ind/ml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雌性亲鱼和雄心亲鱼体表完整、健康无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放入养殖池后密度为6尾/m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雌性亲鱼和雄性亲鱼的平均体重为lk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网袋网眼为40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卵为浮性卵,通过比重法进行分离:将收集的卵放入盐度36%。的海水中,发育完好的受精卵上浮,未发育的卵及杂质将下沉;在仔鱼浮出之前,再次利用比重法将已孵化和未孵化的受精卵分离,收集已孵化的发育完好的受精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的布卵密度为120ml/m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仔鱼成活率的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育苗池的初始水深为50cmo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6069896SQ201610422046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公开号201610422046.1, CN 106069896 A, CN 106069896A, CN 201610422046, CN-A-106069896, CN106069896 A, CN106069896A, CN201610422046, CN201610422046.1
【发明人】张志勇, 张志伟, 许津, 刘海林, 沈德华, 张曹进, 吴国均
【申请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