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晚熟柑橘的种植办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6922发布日期:2019-05-17 20:4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晚熟柑橘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晚熟柑橘的种植办法。



背景技术:

柑橘属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然而现有的晚熟柑橘在种植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现有的晚熟柑橘在种植时,柑橘有一些非常的容易掉落,而且容易生虫,口感不佳,现有的晚熟柑橘在种植时,栽培最常见的间距是4x6米,但是这种栽培的方式,只能够种植很少的柑橘果树,不能实现高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晚熟柑橘的种植办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晚熟柑橘在种植时,柑橘有一些非常的容易掉落,而且容易生虫,口感不佳,现有的晚熟柑橘在种植时,栽培最常见的间距是4x6米,但是这种栽培的方式,只能够种植很少的柑橘果树,不能实现高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晚熟柑橘的种植办法,包括土壤和水果套袋,所述土壤的内部设置有果树坑,所述水果套袋的表面上设置有防虫绿色涂层。

包括如下步骤:

一、选地:“四宜四不宜”,即宜松不宜黏,宜深不宜浅,宜酸不宜碱,宜肥不宜瘠,也即疏松、深厚、肥沃和微酸性的土壤,一般的土壤都不易达到上述要求,所以晚熟柑橘种植前或种植后要进行土壤改良、培肥。

二、挖坑:在海拔高度00~500m的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ph值为6~7的沙质土地上,封冻前翻嗮土壤,使其充分风化,进行开坑,坑宽深为,四周边沟宜深,按4m*3m、4m*1.5m或1m*1m栽种的株行距挖穴。

三、苗木栽植: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种苗竖直栽在定植穴中央,四周用土压实,及时浇透定根水。

四、施肥:晚熟柑橘高品质栽培必须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以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并重的原则,逐步采用测土分析和叶片分析的方法,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即根据树体需要和土壤供肥情况,选择肥料的种类和施肥量,采取树体需什么肥,施什么肥,缺什么肥,补什么肥。

五、修建枝叶:剪去交叉枝、衰弱枝、病虫枝和枯枝;剪去夏季萌发的长枝,以减少养分耗损,以防断树枝发生,及时除去病株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虫源,柑橘头两年的果实比较小,而且青涩,将成熟的青涩果实、剪枝上的叶子和落叶埋入橘树树苗之间。

六、防虫:为提高晚熟柑橘品质和安全,防治病虫害采取: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

七、覆膜控水:晚熟柑橘成熟前,在地面覆盖反光膜,可控水,反射光照,对增进果实糖度,改善果实色泽有利,覆膜的晚熟柑橘园宜选光照良好、不积水、略带黏性的壤土园,平地园要挖沟做畦,使排水沟畅通,不积水后再覆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发明中挖坑的方式分为4m*3m、4m*1.5m或1m*1m三种,可以根据所需要的产量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挖坑方式,用不同的种植方法使柑橘在后期生长密植,因而4m*3m米甚至4m*1.5m的间距也常采用,其种植密度通常每公顷种植410株,密植情况下也有每公顷800甚至1600株的,按1m*1m的规格挖定植坑,坑内施入杂草,垃圾肥,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等基肥,可春植,也可秋植;本发明中对于晚秋柑橘的防虫方法采用喷洒防冲剂和水果套袋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使用时,使得防虫的效果变得更佳,而且发明中水果套袋的表面颜色设计为绿色,可以有效的增强其吸收光合作用的效果,间接的使得晚熟柑橘的产量变得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晚熟柑橘的种植办法,包括土壤2和水果套袋4,土壤2的内部设置有果树坑1,水果套袋4的表面上设置有防虫绿色涂层3。

包括如下步骤:

一、选地:“四宜四不宜”,即宜松不宜黏,宜深不宜浅,宜酸不宜碱,宜肥不宜瘠,也即疏松、深厚、肥沃和微酸性的土壤,一般的土壤都不易达到上述要求,所以晚熟柑橘种植前或种植后要进行土壤改良、培肥。

二、挖坑:在海拔高度300~500m的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ph值为6~7的沙质土地上,封冻前翻嗮土壤,使其充分风化,进行开坑,坑宽深为,四周边沟宜深,按4m*3m、4m*1.5m或1m*1m栽种的株行距挖穴。

三、苗木栽植:选择生长健壮的出圃种苗进行带土移栽,种苗竖直栽在定植穴中央,四周用土压实,及时浇透定根水。

四、施肥:晚熟柑橘高品质栽培必须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以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并重的原则,逐步采用测土分析和叶片分析的方法,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即根据树体需要和土壤供肥情况,选择肥料的种类和施肥量,采取树体需什么肥,施什么肥,缺什么肥,补什么肥。

五、修建枝叶:剪去交叉枝、衰弱枝、病虫枝和枯枝;剪去夏季萌发的长枝,以减少养分耗损,以防断树枝发生,及时除去病株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虫源,柑橘头两年的果实比较小,而且青涩,将成熟的青涩果实、剪枝上的叶子和落叶埋入橘树树苗之间。

六、防虫:为提高晚熟柑橘品质和安全,防治病虫害采取: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

(1)农业防控:一是抓好冬季清园,清除树上的枯枝、病虫枝、地衣、苔藓和地面的枯枝、落叶,以及中耕松土,减少病虫源,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和抗病虫害能力。二是通过整形修剪培养稳定的开心形树形,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三是夏季用修剪或抹除夏梢,减少夏梢的零星生长,促发整齐的秋梢,对抑制、减少溃疡病、炭疽病、潜叶虫、蚜虫效果显著。

(2)物理防控:采用果实套袋的方法,既防病虫危害,又减少农药污染、果实的枝叶摩伤痕,改善果实的外观。

(3)生物防控:一是果园生草栽培,创造适宜天敌生存的良好环境,保护捕食螨、草蛉和寄生蜂等,以控制害虫。二是果园释放害虫天敌,如捕食螨的钝绥螨,防治红蜘蛛。三是用阿维菌素、烟碱、印楝素等生物源农药防治。

(4)化学防控: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法。加强病虫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期用药;减少喷药次数,保护天敌;生草栽培的果园,采用刈割的方法代替喷除草剂;冬季清园喷药减少越冬病虫基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虫抗药性和提高防效;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用国家已停止使用的农药。

七、覆膜控水:晚熟柑橘成熟前,在地面覆盖反光膜,可控水,反射光照,对增进果实糖度,改善果实色泽有利,覆膜的晚熟柑橘园宜选光照良好、不积水、略带黏性的壤土园,平地园要挖沟做畦,使排水沟畅通,不积水后再覆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晚熟柑橘的种植办法,包括土壤和水果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内部设置有果树坑,所述水果套袋的表面上设置有防虫绿色涂层;本发明中挖坑的方式分为4m*3m、4m*1.5m或1m*1m三种,可以根据所需要的产量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挖坑方式,用不同的种植方法使柑橘在后期生长密植,因而4m*3m米甚至4m*1.5m的间距也常采用,其种植密度通常每公顷种植410株,密植情况下也有每公顷800甚至1600株的,按1m*1m的规格挖定植坑;本发明中对于晚秋柑橘的防虫方法采用喷洒防冲剂和水果套袋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使用时,使得防虫的效果变得更佳,而且发明中水果套袋的表面颜色设计为绿色,可以有效的增强其吸收光合作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舒红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舒红林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9.0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