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1647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现有的大棚多采用地下水作为直接水源,地下水较为洁净且使用方便,但是随着地下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节约用水的问题日益严峻,我们必须采用对其他的水资源加以利用,来缓解当前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端一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雨棚,所述雨棚一端设有集水挡板,所述雨棚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端设有筛网,所述出水口下端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下端设有阀门,所述阀门输出端连接有雨水过滤装置,所述雨水过滤装置下端法兰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基座上端设有水槽,所述出水管位于水槽上端,所述水槽一侧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输出端连接有滴灌管道。

优选的,所述雨水过滤装置包括滤筒和盖板,所述滤筒内侧中间位置设有滤芯挡板,所述滤筒和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滤芯挡板上端设有第一滤层,所述滤筒底部设有第二滤层。

优选的,所述滴灌管道包括主管道、分流管和支管,所述支管一侧均匀布有滴液孔。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和支管之间设有水阀。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输入端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一端设于水槽内侧,所述进水管道一端设有防砂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雨水进行收集加以利用,方便大棚在需要时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且可以使用透明玻璃做雨棚,方便需要进行光合作用的农作物大棚进行采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滴灌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支撑柱、3雨棚、4集水挡板、5出水口、6筛网、7水管、8阀门、9雨水过滤装置、10出水管、11水槽、12抽水泵、13滴灌管道、14滤筒、15盖板、16滤芯挡板、17密封垫、18第一滤层、19第二滤层、20主管道、21分流管、22支管、23滴液孔、24进水管道、25防砂网、26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端一侧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端设有雨棚3,所述雨棚3一端设有集水挡板4,所述雨棚3一侧设有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上端设有筛网6,所述出水口5下端设有水管7,所述水管7下端设有阀门8,所述阀门8输出端连接有雨水过滤装置9,所述雨水过滤装置9下端法兰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基座1上端设有水槽11,所述出水管10位于水槽11上端,所述水槽11一侧设有抽水泵12,所述抽水泵12输出端连接有滴灌管道13。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过滤装置9包括滤筒14和盖板15,所述滤筒14内侧中间位置设有滤芯挡板16,所述滤筒14和盖板15之间设有密封垫17。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挡板16上端设有第一滤层18,所述滤筒14底部设有第二滤层19。

进一步的,所述滴灌管道13包括主管道20、分流管21和支管22,所述支管22一侧均匀布有滴液孔23。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21和支管22之间设有水阀26。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泵12输入端设有进水管道24,所述进水管道24一端设于水槽11内侧,所述进水管道24一端设有防砂网2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大棚用雨水收集灌溉装置,通过雨棚3收集雨水,经由过滤装置9过滤,存入水槽11,需要使用时,接通抽水泵12的电源,并对应打开分流管21和支管22之间设置的水阀26,向需要滴灌的支管22供水,进行滴灌补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