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实验用水稻种植箱。
背景技术:
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实践跟理论的结合是重中之重,在实践中探索理论知识,这能让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知识点,也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实践作准备。在农林专业中,水稻种植也是必学的知识。目前实验室中,一般采用的是先在培养基中育种,然后转移栽培板上,栽培板上有栽培凹槽、栽培基质,将栽培板浮到到水面上进行培育,而这过程中采用的是就是最为普通的泡沫箱、具浮力的栽培板。在这种实验情况下,不仅不能获得准确的培育数据(因为跟外界空气对流),而且也不便于众多学生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为合理且实验数据可控的新型实验用水稻种植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实验用水稻种植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在透明材质制作的箱体一侧开有箱门,箱体内通过支撑轴固定有多个上、下设置的承载盘;在箱体顶部通过轴承固定有旋转筒,旋转筒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旋转筒一侧下部固定有管状日光灯座,日光灯座下端伸入箱体内,日光灯座上对应不同的承载盘上方固定有日光灯泡,旋转筒上与日光灯座相对的一侧下部固定有管状紫外灯座,紫外灯座下端伸入箱体内,紫外灯座上对应不同的承载盘上方固定有紫外灯珠;在旋转筒内固定有蓄电池,蓄电池通过电线以并联的方式分别连接紫外灯、日光灯,所有的紫外灯之间、所有的日光灯之间均是以串联的方式连接,电线分别容纳在日光灯座和紫外灯座内。
优选地,上述支撑轴为中空结构,支撑轴底部连接有伸出箱体外的水管,水管连接有泵;在支撑轴外周对应不同承载盘的上方位置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环形管道,环形管道周壁上开有若干喷孔;承载盘为网状且在承载盘下方固定有集水盘,集水盘的水流出口开在集水盘的外侧。
优选地,在箱体一侧底部连接有污水排管,污水排管连接有净水池,净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泵的进口。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与外界空气对流的机会,从而有效降低外界外界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而且以旋转的方式提供日光条件及紫外条件,承载盘上的植株接收到的光线差不多是一致的,实验条件更为均匀,实验效果更好;此外,透明材质的箱体设计能够方便学生观察。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水能充分利用,实验数据更为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图
其中,1、箱体,2、箱门,3、支撑轴,4、承载盘,5、旋转筒,6、驱动电机,7、日光灯座,8、日光灯泡,9、紫外灯座,10、紫外灯珠,11、蓄电池,12、水管,13、泵,14、环形管道,15、集水盘,16、污水排管,17、净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新型实验用水稻种植箱,包括箱体1,在透明材质制作的箱体1一侧开有箱门2,箱体1内通过支撑轴3固定有多个上、下设置的承载盘4;在箱体1顶部通过轴承固定有旋转筒5,旋转筒5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6,旋转筒5一侧下部固定有管状日光灯座7,日光灯座7下端伸入箱体1内,日光灯座7上对应不同的承载盘4上方固定有日光灯泡8,旋转筒5上与日光灯座7相对的一侧下部固定有管状紫外灯座9,紫外灯座9下端伸入箱体1内,紫外灯座9上对应不同的承载盘4上方固定有紫外灯珠10;在旋转筒5内固定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通过电线以并联的方式分别连接紫外灯10、日光灯泡8,所有的紫外灯10之间、所有的日光灯泡8之间均是以串联的方式连接,电线分别容纳在日光灯座7和紫外灯座9内。
支撑轴3为中空结构,支撑轴3底部连接有伸出箱体1外的水管12,水管12连接有泵13;在支撑轴3外周对应不同承载盘4的上方位置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环形管道14,环形管道14周壁上开有若干喷孔;承载盘4为网状且在承载盘4下方固定有集水盘15,集水盘15的水流出口开在集水盘15的外侧。
在箱体1一侧底部连接有污水排管16,污水排管16连接有净水池17,净水池17通过管道连接泵13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