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形上升流式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919阅读:9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形上升流式人工鱼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鱼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形上升流式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我国海洋捕捞强度过大,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渔业产量持续下降,海洋生物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海洋渔业尤其是底拖网渔业使海洋低栖生物的栖息地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海洋生物的种群和物种数量减少,资源结构恶化,渔业资源的自然再生量已无法承受捕捞强度的增长,各海区沿岸近海的传统优质资源相继出现衰退。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近海渔业资源丰富区变成了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是一种致命的打击,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采取措施来改善海洋环境和资源已势在必行,其中在近海投放人工鱼礁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已取得较好效果,投放人工鱼礁对于恢复和保护近海渔业资源、改善沿海生态环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人工鱼礁在结构上还是大同小异,主要还是针对如何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等的场所,功能比较单一,容易发生阻塞等现象,甚至对海流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从而引起海域内温跃层和盐跃层的出现,减缓了水体的垂直交换而使海底形成缺氧层,容易导致刺参等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如何改善人工鱼礁的上升流效应,这是我们应该去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塔形上升流式人工鱼礁,它能够提供一种有利于形成上升流等不同流场的环境,使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上升,促进海底营养盐类的循环,增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滋生能力,形成极佳的饵料场,吸引洄游性鱼类的聚集和滞留,实现更好的聚鱼效果,同时鱼礁本体产生的上升流能够带动鱼礁本体内部海水流动,清理鱼礁本体内部的堵塞物,能够有效防止鱼礁在使用过程中的阻塞,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产卵繁殖创造有利条件,以达到保护、增值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是由鱼礁本体、支撑柱和底座构成,所述鱼礁本体是由若干个同轴等间距的凸台体竖直组成,所述鱼礁本体的每层凸台体内部镂空且上下表面与凸台体内腔贯通,所述鱼礁本体的每层凸台体的内外侧面为凸曲面,所述鱼礁本体的每层凸台体的上表面镶嵌井字型隔架,所述鱼礁本体的凸台体之间通过支撑柱连接,所述支撑柱固定在底座用于支撑鱼礁本体,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

本发明的显著特点在于:

一种塔形上升流式人工鱼礁的鱼礁本体是多层凸台体结构,凸台体结构有助于上升流的形成,使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上升,促进底层海水与上层水体的交换,增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滋生能力,形成极佳的饵料场,同时鱼礁本体的多层凸台体结构能够提高上升流的流量及高度,有利于增值和优化渔业资源、拯救珍稀濒危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种塔形上升流式人工鱼礁的鱼礁本体的多层凸台体之间的间隙有助于海流的流过,带动鱼礁本体腔内海水流动,清理鱼礁本体腔内的堵塞物,能够有效防止鱼礁在使用过程中的阻塞,鱼礁本体上的隔架也有利于鱼卵的附着,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鱼礁本体侧面及背面形成背涡流,为不同鱼类提供各种流场环境,营造良好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实现更好的聚鱼效果。

一种塔形上升流式人工鱼礁的鱼礁本体的每层凸台体内外侧为凸曲面,可以进一步减小作为迎流面的鱼礁本体凸台体内外侧面对水流动力的损失,在水流沿鱼礁本体凸台体内外侧面往上流动的过程中,凸曲面起到水流往上导流的作用,减小水流往礁体两侧水平流动,从而提高上升流的流量及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鱼礁本体1,隔架11,支撑柱2,底脚3,通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塔形上升流式人工鱼礁,它是由鱼礁本体1、支撑柱2和底座3构成,所述鱼礁本体1是由若干个同轴等间距的凸台体竖直组成,所述鱼礁本体1的每层凸台体内部镂空且上下表面与凸台体内腔贯通,所述鱼礁本体1的每层凸台体的内外侧面为凸曲面,所述鱼礁本体1的每层凸台体的上表面镶嵌井字型隔架11,所述鱼礁本体1的凸台体之间通过支撑柱2连接,所述支撑柱2固定在底座3用于支撑鱼礁本体1,所述底座3上设有通孔31。

参见图1,当海底水流流经鱼礁本体的多层凸台体结构时,会形成上升式的水流,水流沿鱼礁本体凸台体内外侧面上升可有效减少水流动力,有利于提高上升流高度,使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上升,促进底层海水与上层水体的交换,增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滋生能力,形成极佳的饵料场,同时形成的上升流能够带动鱼礁本体内部海水流动,改善鱼礁海域的生态环境,提高人工鱼礁附近的海域初级生产力。

参见图2,当海底水流流经鱼礁本体的多层凸台体结构时,凸台体结构之间的间隙有助于海流的流过,带动鱼礁本体内部海水流动,清理鱼礁本体内部的堵塞物,能够有效防止鱼礁在使用过程中的阻塞,同时在鱼礁本体侧面及背面形成背涡流,为不同鱼类提供各种流场环境,营造良好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实现更好的聚鱼效果。

参见图2,鱼礁本体的每层凸台体内外侧为凸曲面,可以进一步减小作为迎流面的鱼礁本体凸台体内外侧面对水流动力的损失,在水流沿鱼礁本体凸台体内外侧面往上流动的过程中,凸曲面起到水流往上导流的作用,减小水流往礁体两侧水平流动,从而提高上升流的流量及高度,同时人工鱼礁的底座上设有通孔,投放人工鱼礁时,通孔有利于水流流过,能够增加人工鱼礁投放的稳定性。

参见图3,鱼礁本体上的隔架有助于鱼卵的附着,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提供有利条件,以达到保护、增值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