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式播种器的播种深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232阅读:1494来源:国知局
滚动式播种器的播种深度调节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动式播种器的播种深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技术中的滚动式播种器,其大多是设计在鸭嘴转动至下止点时,再通过拨轮推动拨杆使鸭嘴张嘴投放种子,种子的播种深度与鸭嘴的入土深度有关,由于不同种子对播种深度有不同的要求,播种器在调节播种深度时,需要在每个鸭嘴上套一个限位套,限位套通过卡扣或螺钉固定在滚轮上,沿周均布的限位套增加了滚轮的外直径,从而减少了鸭嘴的入土深度,通常播种器上鸭嘴的数量很多,使得限位套的安装和拆卸都很繁琐,并且现有的限位套的高度是固定的,播种不同种子时需要安装不同高度的限位套,不仅增加了播种器体积和重量、消耗人力,也增加了播种成本、降低了播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式播种器的播种深度调节机构,装有该调节机构的滚动式播种器,调节播种深度的过程简单、快捷,能节约人力,提高播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滚动式播种器的播种深度调节机构,包括滚动式播种器的主轴(3),主轴上装有转动连接的滚轮(2),滚轮的外圆面上装有若干个鸭嘴(1),主轴上装有活动连接的定位板(4),定位板一端装有拨轮(5),拨轮的外圆面与各鸭嘴中的拨杆(6)依次活动压接,其特征在于:定位板的另一端设有以主轴为圆心呈扇形布置的多个定位孔(13),主轴的两端分别装有推板(9),两推板的一端与主轴转动连接,两推板的另一端设有推杆插座(10),与定位板同侧的推板上设有通孔(8),推板上的通孔绕主轴转动时与定位板上的各定位孔依次相对,通孔与定位孔相对的孔内装有插销(7)或螺钉(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推杆与两推板的推杆插座插接,在推杆与地面角度固定的条件下(即同一个人操作的条件下),通过扇形孔可调节定位板与推板之间的夹角,从而使安装在定位板上的拨轮位置产生变化,通过正时或延时开启鸭嘴的方式,使种子落在种坑的不同位置,正时投种时,种子位于种坑的底部,延时投种时,由于位于下止点的鸭嘴没有开启,所以鸭嘴插出的种坑呈锐角,随着滚轮继续转动,鸭嘴向上拔出,土壤回落填平锐角坑底,此时鸭嘴已离开下止点位于倾斜状态,此时再张嘴后,扩开的种坑为倾斜的浅坑,从而使种子的播种深度相对变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仅通过一个插销或螺钉就可调节种子的播种深度,调节过程简单、快捷,能节约人力,提高播种效率,相比以往用限位套的播种器还能节省播种成本。本申请的滚动式播种器的播种深度调节机构,还能通过调节播种深度的方式,能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该播种器都能种下相同播种深度的种子,使农作物的成长周期一致,利于管理,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动式播种器的播种深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鸭嘴、2滚轮、3主轴、4定位板、5拨轮、6拨杆、7插销、8通孔、9推板、10推杆插座、11推杆、12螺栓、1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滚动式播种器的播种深度调节机构,包括滚动式播种器的主轴3,主轴上装有转动连接的滚轮2,滚轮的外圆面上装有若干个鸭嘴1,主轴上装有活动连接的定位板4,定位板一端装有拨轮5,拨轮的外圆面与各鸭嘴中的拨杆6依次活动压接,定位板的另一端设有以主轴为圆心呈扇形布置的多个定位孔13,主轴的两端分别装有推板9,两推板的一端与主轴转动连接,两推板的另一端设有推杆插座10,与定位板同侧的推板上设有通孔8,当推板绕主轴转动时,即推板上的通孔绕主轴转动时与定位板上的各定位孔依次相对,通孔与定位孔相对的孔内装有插销7或螺钉12。所述的推杆插座用于安装推杆11,将推杆的杆端插入两侧推板上的推杆插座中,紧固螺栓后,即可手握推杆的把手端推动滚轮转动行走。所述的鸭嘴由定片、动片、扭簧、拨杆组成,其中定片阔口端与滚轮的外圆面固连,动片一端通过轴杆与定片铰接,拨杆一端与轴杆固连,通常该轴杆与拨杆制成一体,拨杆的杆体上套有扭簧或挂有拉簧,扭簧的一端与拨杆或动片挂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滚轮挂接,拉簧的一端与拨杆挂接,拉簧的另一端与滚轮挂接,鸭嘴的阔口为入口端,该入口端与滚轮外圆面上的出籽口相对,拨动拨杆,拨杆克服扭簧的扭力带动片转动,实现鸭嘴的张嘴,拨杆不受力时,在扭簧的作用下,鸭嘴保持闭合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