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自动放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49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动物自动放粮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粮器,尤其涉及动物自动放粮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人们对动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仅是宠物,还有流浪动物等,但由于人们的工作繁忙,有很多时候就会忘记给动物放食物,小动物就会挨饿,当人们想起需要给动物喂食时,动物已处于挨饿的状态,此时,人们还需移至动物所在的区域给动物进行喂食,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动物自动放粮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动物自动放粮器,来解决目前尚无动物自动放粮装置,增加了人们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动物自动放粮器,包括底板、第一放置盒、第一金属感应器、第一弹簧、第一滑板、第二放置盒、第二金属感应器、第二弹簧、第二滑板、支架、第一储存盒、第二储存盒、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器、定时器、第一盒盖、第一锁扣、第二盒盖、第二锁扣,所述的第一放置盒位于底板顶部前端左侧,所述的第一放置盒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金属感应器位于第一放置盒内部底端中侧,所述的第一金属感应器与第一放置盒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放置盒内部四角处,所述的第一弹簧与第一放置盒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板位于第一弹簧顶部,所述的第一滑板与第一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放置盒位于底板顶部前端右侧,所述的第二放置盒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金属感应器位于第二放置盒内部底端中侧,所述的第二金属感应器与第二放置盒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放置盒内部四角处,所述的第二弹簧与第二放置盒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板位于第二弹簧顶部,所述的第二滑板与第二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支架位于底板顶部后端,所述的支架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储存盒位于支架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储存盒与支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储存盒位于支架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储存盒与支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贯穿第一储存盒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一管道与第一储存盒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贯穿第二储存盒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二管道与第二储存盒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位于第一储存盒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与第一储存盒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位于第一滑板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感应器位于第二储存盒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三感应器与第二储存盒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感应器位于第二滑板内部左侧,所述的第四感应器与第二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定时器位于底板左侧,所述的定时器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盒盖位于第一储存盒顶部,所述的第一盒盖与第一储存盒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锁扣位于第一盒盖前端中侧,所述的第一锁扣与第一盒盖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盒盖位于第二储存盒顶部,所述的第二盒盖与第二储存盒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锁扣位于第二盒盖前端中侧,所述的第二锁扣与第二盒盖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二电磁阀与第二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储存盒内部前端还设有第一有机玻璃,所述的第一有机玻璃与第一储存盒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储存盒内部前端还设有第二有机玻璃,所述的第二有机玻璃与第二储存盒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内部左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板内部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振动器,所述的振动器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滑板顶部四周还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与第二滑板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板底部中端还设有第一感应块,所述的第一感应块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滑板底部中端还设有第二感应块,所述的第二感应块与第二滑板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动物自动放粮器,使用时,首先第一放置盒内装有动物的粮食,第二放置盒内装有动物的饮用水,当第一放置盒内的粮食被动物即将吃完时,此时,粮食对第一滑板的重力逐渐减少,通过第一弹簧的回弹力,使得第一滑板在第一放置盒内做由下向上运动,当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相互接触时,第一滑板已移至第一放置盒内部上端,在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相互监测的作用下,使得第一电磁阀被开启,此时,第一储存盒内的粮食由第一管道排入第一放置盒内,即第一储存盒内的粮食排入第一滑板的顶部,在粮食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粮食带动第一滑板沿着第一放置盒内部做由上向下运动,在第一滑板做由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当第一金属感应器感应到第一感应块时,第一电磁阀被关闭,即第一储存盒内的粮食停止排入第一放置盒内,同步,在第一金属感应器感应到第一感应块的作用下,使得定时器和振动器被开启,振动器对第一滑板进行振动,其目的是为了让第一滑板上的粮食均匀的分布于第一滑板顶部,便于动物更加方便的进食,当振动器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振动器停止工作,通过以上方式,使得第一放置盒内的粮食即将吃完时,该装置自动的对第一放置盒内的粮食进行补给,同理,当第二放置盒内的饮用水被动物即将饮用完时,此时,饮用水对第二滑板的重力逐渐减少,通过第二弹簧的回弹力,使得第二滑板在第二放置盒内做由下向上运动,当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相互接触时,第二滑板已移至第二放置盒内部上端,在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相互监测的作用下,使得第二电磁阀被开启,此时,第二储存盒内的饮用水由第二管道排入第二放置盒内,即第二储存盒内的饮用水排入第二滑板的顶部,在饮用水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饮用水带动第二滑板沿着第二放置盒内部做由上向下运动,在第二滑板做由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当第二金属感应器感应到第二感应块时,第二电磁阀被关闭,即第二储存盒内的饮用水停止排入第二放置盒内,通过以上方式,使得第二放置盒内的饮用水即将引用完时,该装置自动的对第二放置盒内的饮用水进行补给,该动物自动放粮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智能的将动物的粮食排入第一放置盒和第二放置盒内,使得动物不会处于挨饿的状态,有效的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同时,密封圈是为了对第二滑板的顶部四周起到密封作用,防止饮用水流入第二放置盒内部下端,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正常性,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第一有机玻璃和第二有机玻璃是为了便于人们观察第一储存盒和第二储存盒内粮食以及饮用水的使用情况,以便对粮食和饮用水进行添加,所述的第一感应块和第二感应块为铁质材料,当第一储存盒内的粮食即将使用完毕时,使用人员用手将第一锁扣打开,再将第一盒盖打开,使用人员再对第一储存盒内添加粮食,添加完毕后,使用人员用手关闭第一盒盖,再锁上第一锁扣,使得第一储存盒内的粮食处于封闭式储存的状态,同理,当第二储存盒内的饮用水即将使用完毕时,使用人员用手将第二锁扣打开,再将第二盒盖打开,使用人员再对第二储存盒内添加饮用水,添加完毕后,使用人员用手关闭第二盒盖,再锁上第二锁扣,使得第二储存盒内的饮用水处于封闭式储存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动物自动放粮器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动物自动放粮器的局部左视剖视图;

图3是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相互接触的剖视图;

图4是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相互接触的剖视图。

底板1、第一放置盒2、第一金属感应器3、第一弹簧4、第一滑板5、第二放置盒6、第二金属感应器7、第二弹簧8、第二滑板9、支架10、第一储存盒11、第二储存盒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一感应器15、第二感应器16、第三感应器17、第四感应器18、定时器19、第一盒盖20、第一锁扣21、第二盒盖22、第二锁扣23、第一电磁阀101、第二电磁阀102、第一有机玻璃103、第二有机玻璃104、蓄电池105、振动器501、第一感应块502、密封圈901、第二感应块9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动物自动放粮器,包括底板1、第一放置盒2、第一金属感应器3、第一弹簧4、第一滑板5、第二放置盒6、第二金属感应器7、第二弹簧8、第二滑板9、支架10、第一储存盒11、第二储存盒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一感应器15、第二感应器16、第三感应器17、第四感应器18、定时器19、第一盒盖20、第一锁扣21、第二盒盖22、第二锁扣23,所述的第一放置盒2位于底板1顶部前端左侧,所述的第一放置盒2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金属感应器3位于第一放置盒2内部底端中侧,所述的第一金属感应器3与第一放置盒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4位于第一放置盒2内部四角处,所述的第一弹簧4与第一放置盒2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板5位于第一弹簧4顶部,所述的第一滑板5与第一弹簧4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放置盒6位于底板1顶部前端右侧,所述的第二放置盒6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金属感应器7位于第二放置盒6内部底端中侧,所述的第二金属感应器7与第二放置盒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8位于第二放置盒6内部四角处,所述的第二弹簧8与第二放置盒6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板9位于第二弹簧8顶部,所述的第二滑板9与第二弹簧8胶水相连,所述的支架10位于底板1顶部后端,所述的支架10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储存盒11位于支架10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储存盒11与支架1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储存盒12位于支架10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储存盒12与支架1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13贯穿第一储存盒11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一管道13与第一储存盒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14贯穿第二储存盒12前端下侧,所述的第二管道14与第二储存盒1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器15位于第一储存盒11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15与第一储存盒1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16位于第一滑板5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感应器16与第一滑板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感应器17位于第二储存盒12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三感应器17与第二储存盒1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感应器18位于第二滑板9内部左侧,所述的第四感应器18与第二滑板9螺纹相连,所述的定时器19位于底板1左侧,所述的定时器19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盒盖20位于第一储存盒11顶部,所述的第一盒盖20与第一储存盒11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锁扣21位于第一盒盖20前端中侧,所述的第一锁扣21与第一盒盖2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盒盖22位于第二储存盒12顶部,所述的第二盒盖22与第二储存盒12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锁扣23位于第二盒盖22前端中侧,所述的第二锁扣23与第二盒盖2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13外壁还设有第一电磁阀101,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01与第一管道1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14外壁还设有第二电磁阀102,所述的第二电磁阀102与第二管道14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储存盒11内部前端还设有第一有机玻璃103,所述的第一有机玻璃103与第一储存盒11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储存盒12内部前端还设有第二有机玻璃104,所述的第二有机玻璃104与第二储存盒12螺纹相连,所述的底板1内部左侧还设有蓄电池105,所述的蓄电池105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板5内部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振动器501,所述的振动器501与第一滑板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板9顶部四周还设有密封圈901,所述的密封圈901与第二滑板9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板5底部中端还设有第一感应块502,所述的第一感应块502与第一滑板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板9底部中端还设有第二感应块902,所述的第二感应块902与第二滑板9螺纹相连。

该动物自动放粮器,使用时,首先第一放置盒2内装有动物的粮食,第二放置盒6内装有动物的饮用水,当第一放置盒2内的粮食被动物即将吃完时,此时,粮食对第一滑板5的重力逐渐减少,通过第一弹簧4的回弹力,使得第一滑板5在第一放置盒2内做由下向上运动,当第一感应器15和第二感应器16相互接触时,第一滑板5已移至第一放置盒2内部上端,在第一感应器15和第二感应器16相互监测的作用下,使得第一电磁阀101被开启,此时,第一储存盒11内的粮食由第一管道13排入第一放置盒2内,即第一储存盒11内的粮食排入第一滑板5的顶部,在粮食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粮食带动第一滑板5沿着第一放置盒2内部做由上向下运动,在第一滑板5做由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4处于压缩的状态,当第一金属感应器3感应到第一感应块502时,第一电磁阀101被关闭,即第一储存盒11内的粮食停止排入第一放置盒2内,同步,在第一金属感应器3感应到第一感应块502的作用下,使得定时器19和振动器501被开启,振动器501对第一滑板5进行振动,其目的是为了让第一滑板5上的粮食均匀的分布于第一滑板5顶部,便于动物更加方便的进食,当振动器501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19所设定的时间值时,振动器501停止工作,通过以上方式,使得第一放置盒2内的粮食即将吃完时,该装置自动的对第一放置盒2内的粮食进行补给,同理,当第二放置盒6内的饮用水被动物即将饮用完时,此时,饮用水对第二滑板9的重力逐渐减少,通过第二弹簧8的回弹力,使得第二滑板9在第二放置盒6内做由下向上运动,当第三感应器17和第四感应器18相互接触时,第二滑板9已移至第二放置盒6内部上端,在第三感应器17和第四感应器18相互监测的作用下,使得第二电磁阀102被开启,此时,第二储存盒12内的饮用水由第二管道14排入第二放置盒6内,即第二储存盒12内的饮用水排入第二滑板9的顶部,在饮用水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饮用水带动第二滑板9沿着第二放置盒6内部做由上向下运动,在第二滑板9做由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8处于压缩的状态,当第二金属感应器7感应到第二感应块902时,第二电磁阀102被关闭,即第二储存盒12内的饮用水停止排入第二放置盒6内,通过以上方式,使得第二放置盒6内的饮用水即将引用完时,该装置自动的对第二放置盒6内的饮用水进行补给,同时,密封圈901是为了对第二滑板9的顶部四周起到密封作用,防止饮用水流入第二放置盒6内部下端,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正常性,蓄电池105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第一有机玻璃103和第二有机玻璃104是为了便于人们观察第一储存盒11和第二储存盒12内粮食以及饮用水的使用情况,以便对粮食和饮用水进行添加,所述的第一感应块502和第二感应块902为铁质材料,当第一储存盒11内的粮食即将使用完毕时,使用人员用手将第一锁扣21打开,再将第一盒盖20打开,使用人员再对第一储存盒11内添加粮食,添加完毕后,使用人员用手关闭第一盒盖20,再锁上第一锁扣21,使得第一储存盒11内的粮食处于封闭式储存的状态,同理,当第二储存盒12内的饮用水即将使用完毕时,使用人员用手将第二锁扣23打开,再将第二盒盖22打开,使用人员再对第二储存盒12内添加饮用水,添加完毕后,使用人员用手关闭第二盒盖22,再锁上第二锁扣23,使得第二储存盒12内的饮用水处于封闭式储存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