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装置的框架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4077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蚯蚓养殖装置的框架连接机构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蚯蚓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蚯蚓养殖装置的框架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蚯蚓是一种优良的蛋白提供源,并且可以作为鱼饵、饲料等。目前蚯蚓养殖一般是在土地中平面养殖,其缺点是蚯蚓易逃逸,不便于集中管理,且土地利用率较低,同时蚯蚓的产出较低,后期收集不便利。

为解决以上问题,现代化的蚯蚓养殖通常是采用箱式养殖的方式。箱式养殖中所使用的养殖装置基本是由多层的框架上下组合而成,每层框架内可用于蚯蚓养殖或堆肥等不同用途,多层框架上下组合的箱式养殖方式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层结构空间,提高蚯蚓养殖的效率。

另外,为了让各层框架之间能够实现与空气的相互流通,各相邻的框架通过立柱和定位孔连接,从而有效实现上层的框架底面高度高于其相邻下层的框架顶面高度。蚯蚓在养殖过程中,蚯蚓的总体重在逐渐增大,若成形蚯蚓和幼年蚯蚓分离不及时,会导致养殖蚯蚓的框架的总重逐渐增大,对与其相邻的下层框架的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在后期分离框架过程中,例如清洗或替换,常常会出现养殖蚯蚓的框架和与其相邻的框架不便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前述出现框架不便分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养殖蚯蚓的框架的总重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对其下层的框架的压力逐渐增大,由于立柱和定位孔的压力接触面通常是一开始即紧密接触,在压力增大过程中,导致立柱和定位孔的压力接触面呈过紧状态,在此状态下分离框架就会需要使用更大的力,导致分离不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蚯蚓养殖装置的框架连接机构,其可以有效地实现在养殖蚯蚓后更为便利的分离相邻框架。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蚯蚓养殖装置的框架连接机构,所述框架连接机构包括有立柱和定位孔,所述立柱或定位孔分别与框架的底面或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孔的孔径由所述定位孔的底面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与竖直方向具有第一夹角;

立柱设置在定位孔中以形成紧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角位于[0.5,1.5]°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角是1°。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与立柱的相互的压力接触面之间的高度位于[0.4,0.6]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压力接触面之间高度是0.6mm。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高度大于立柱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与顶端通过导向壁连接,所述导向壁与竖直方向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分别位于同一竖直方向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角位于[0.5,1.5]°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角是1.5°。

优选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框架的底面,所述定位孔固定连接框架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蚯蚓养殖装置的框架连接机构,所述框架连接机构利用定位孔的孔径从底面向上逐渐增大的方式,同时立柱需要与定位孔形成紧固连接,从而有效避免立柱与定位孔的底面直接接触,并且有效减少了立柱与定位孔的侧壁直接接触的面积;当蚯蚓养殖装置在养殖蚯蚓过程中,即使蚯蚓的重量在增加,框架的总重随之增加,由于本实用新型立柱与定位孔的接触面积减少,立柱在框架重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过程中,立柱与定位孔的接触面也不容易形成过紧状态,框架的分离也不需要付出较多的力,便于其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蚯蚓养殖装置的框架连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定位孔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蚯蚓养殖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蚯蚓养殖装置的框架连接机构包括立柱1和定位孔2,所述立柱1或定位孔2分别与框架的底面或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定位孔2的孔径由定位孔2的底面向上逐渐增大,定位孔2的侧壁212与竖直方向具有第一夹角β,立柱1设置在定位孔2中以形成紧固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定位孔2与立柱1之间的特定关系。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蚯蚓养殖装置的框架连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立柱1从定位孔2的顶端214进入定位孔2,并在一定位置与定位孔2形成紧固连接。立柱1与定位孔2形成紧固连接后,立柱1与定位孔2之间形成压力接触面210,并且该压力接触面210的高度L1优选设定在预设范围内。由于压力接触面210的高度L1部分是不可直接观测得到的,因此这部分高度需要事先通过设计得到。若压力接触面210的高度L1过短,可能会导致立柱1发生形变,若压力接触面210的高度L1过长,可能会导致立柱1与定位孔2的紧固不够,容易发生松动。该压力接触面210的高度L1的预设范围可以是根据经验设置,或者根据实验测量,优选位于[0.4,0.6]mm范围内,特别优选是0.6mm。

请继续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孔2的高度L2大于立柱1的长度L3,图1中立柱1的长度L3也是立柱的高度。定位孔2与立柱1在形成紧固连接时,定位孔2与立柱1之间形成的压力接触面210的高度L1首先是大于0,本实施方式优选在前述特定预设范围内,以避免立柱1在定位孔2内发生松动或是产生形变。本实施方式更优选的是定位孔2的高度L2大于立柱1的长度L3或高度,以避免立柱1过长,压力接触面210不可见的原因,人为导致立柱1进入定位孔2的深度过长的问题,有效减少定位孔2与立柱1接触部分的磨损程度,同时以避免立柱1过长穿透定位孔2的底面211。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定位孔2。

请参见图1和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定位孔2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孔2的侧壁212与竖直方向具有第一夹角β,本申请所述竖直方向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夹角β同样是可以在预设范围内,并且由于定位孔2的孔径由定位孔2的底面211向上逐渐增大,第一夹角β的开口方向朝向定位孔2的外部,并非定位孔2的内部。定位孔2的侧壁212设置向外朝向的第一夹角β,立柱1的孔径不能与定位孔1的底面211孔径大小一致或更小,如此则不能实现立柱1与定位孔2的紧固连接;该设置不仅可避免立柱1的底面111与定位孔2的底面211直接接触,还可减少立柱1与定位孔2的侧壁212直接接触的面积,避免立柱1与定位孔2开始即形成紧密接触的状态,但依然可以实现紧固连接。在此状态下,当框架的总重逐渐增大,立柱1与定位孔2之间虽然也可随之连接更为紧密,但两者之间的压力接触面210不易形成过紧状态,从而有效避免后期框架分离的问题。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孔2的孔径的增长幅度不宜过大,即第一夹角β的范围不宜过大,过大容易导致立柱1与定位孔2的接触过少,紧固不牢靠。另外,定位孔2的孔径的增长幅度不宜过小,即第一夹角β的范围不宜过小,过小容易加大立柱1与定位孔2的磨损程度,同时容易形成压力接触面210呈过紧状态,不便于框架本身的分离。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夹角β位于[0.5,1.5]°范围内,特别优选是1°。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定位孔2的侧壁212与顶端214还可通过导向壁213连接,所述导向壁213与竖直方向具有第二夹角α,所述第二夹角α与前述第一夹角β分别位于同一竖直方向的两侧。由于定位孔2的第一夹角β朝向定位孔2外部,立柱1在进入定位孔2中,可以是利用压力压入或利用扭矩旋入的方式,定位孔2顶端的孔径大于立柱1的孔径,由于立柱1在特定作用力的作用下进入定位孔2时,定位孔2内属于不可见的盲区,人工操作过程中,压力或扭矩通常也不可控制,时常会导致立柱1在进入定位孔2后,由于立柱1的起始位置的中心线与定位孔2的中心线位置偏差较大,导致立柱1对定位孔2的一侧侧壁212的垂直压力大于其对定位孔的另一侧侧壁212的垂直压力。长期使用过程中,框架的重量也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更加剧了对定位孔2两侧侧壁212的压力影响,最终导致垂直压力较大的一侧侧壁212的磨损程度更为严重,减少定位孔2的使用时间。本实施方式充分利用导向壁213的作用,调整立柱1的起始位置,可减少其中心线与定位孔2中心线位置的偏差,从而减少其后期影响。同样的道理,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夹角α可以事先根据经验或试验设置一定的预设范围,预设范围不宜过大,过大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还可能会造成立柱与定位孔无法实现紧固连接,过小则前述可以调整的偏差范围较小。本实施方式优选第二夹角α位于[0.5,1.5]°范围内,特别优选是1.5°。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施方式中立柱1、定位孔2与框架3的连接关系。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蚯蚓养殖装置的内部示意图;立柱1或定位孔2分别与框架3的底面或框架3的顶面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立柱1可以固定连接框架3的底面4或顶面5,定位孔2也可固定连接框架3的底面4或顶面5,只需要相邻框架3之间至少有一个立柱1或定位孔2是相互匹配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