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7845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农业大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大棚。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作物大棚是用于冬天,使得农作物反季节生长的装置,内部需要设置加热装置模拟温度,而加热装置多使用煤炭等,造成资源浪费。专利201420391146.9提出了一种农业大棚,其通过在水槽上方设置燃烧炉,使得植物燃烧的灰烬落入水槽,再通过水泵将含有灰肥的灌溉水喷洒在田垄的农作物上,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同时可以为大棚内部提供高温,便于作物生长;但该专利的缺点在于其缺少对大棚主体结构的保温、日光照射等的设计,并且缺少雨水收集及棚内通风装置,因此无法在棚内温度过高时进行通风换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装置旨在提出一种兼具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保温透光性能优异以及雨水收集装置、通风装置的多功能农业大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业大棚,其结构包括大棚主体和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所述大棚主体的结构组成包括大棚骨架、透光保温顶膜、保温帘和保温墙,大棚骨架上设置有透光保温顶膜,透光保温顶膜端部设置有滚轴,并设置有拉线,透光保温顶膜外部覆盖有保温帘,所述保温帘与拉线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墙设置在大棚骨架的左右两端,并与大棚骨架相连接,保温墙由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制成,所述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内填充聚苯保温板,所述保温墙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的结构组成包括水肥一体化装置及灌溉装置,水肥一体化装置设置在大棚主体的左端,灌溉装置设置在大棚主体内底部;所述水肥一体化装置的结构包括燃烧炉、燃烧架、搅拌装置、炉门、烟囱、热交换水管、电机和水槽,燃烧炉嵌入大棚主体的左端的保温墙内,燃烧炉的底部设置水槽,水槽的开口与燃烧炉底部的排灰口连接,同时水槽内部位于排灰口的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灌溉装置的结构包括水泵、输水管、分水管、微型电机及旋转喷头;所述水泵设置在水槽的一侧,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槽内,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输水管,输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分水管,分水管上设置有微型电机及旋转喷头,通过微型电机控制旋转喷头的旋转;所述大棚主体外侧还设置有雨水收集器,雨水收集器通过管道与水槽相连接。

所述燃烧炉的一侧设置炉门,所述燃烧炉的顶部设置烟囱,烟囱位于大棚主体外侧。

所述燃烧炉内部设置有放置燃料的燃烧架。

所述烟囱内布排有热交换水管。

所述输水管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大棚骨架右端的保温墙内还设置有门。

所述雨水收集器内还设置有净化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设置有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通过将燃烧炉、水槽及灌溉装置相连接,一方面起到对大棚内加热取暖的作用,且燃烧的灰烬进入水槽作为肥料再进行灌溉,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本装置所设置的灌溉装置是由微型电机带动喷头进行旋转喷洒,使得喷洒更为均匀,节省了人力;

2.本装置还设置有雨水收集器,能够收集雨水,通过净化器的净化后进入水槽,能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做到节约用水;

3.本装置因为保温墙由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制成,内填充聚苯保温板,并且保温顶膜为双层塑料膜使得保温效果更好,且在保温墙上开设有通风口,保证棚内空气的流通,也可在棚内温度过高时起到降温的作用;

4.本装置大棚主体设置有透光保温顶膜和保温帘,透光保温顶膜保证棚内的透光性,当温度较低或需要光照时,通过拉线拉动保温帘,使其沿着滚轴转动从而使保温帘挡上或掀开,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大棚骨架、2透光保温顶膜、3雨水收集器、4水泵、5搅拌装置、6燃烧架、7炉门、8烟囱、9热交换水管、10燃烧炉、11电机、12水槽、13输水管、14分水管、15微型电机、16旋转喷头、17控制阀、18保温帘、19拉线、20滚轴、21保温墙、22门、23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装置的结构和具体工作方法作具体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农业大棚,其结构包括大棚主体和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所述大棚主体的结构组成包括大棚骨架1、透光保温顶膜2、保温帘18和保温墙21,大棚骨架1上设置有透光保温顶膜2,透光保温顶膜2端部设置有滚轴20,滚轴20上平行设置有若干拉线19,透光保温顶膜2外部覆盖有保温帘18,所述保温帘18与拉线20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墙21设置在大棚骨架1的左右两端,并与大棚骨架1相连接,保温墙21由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制成,所述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内填充聚苯保温板,所述保温墙21上开设有通风口23;所述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的结构组成包括水肥一体化装置及灌溉装置,水肥一体化装置设置在大棚主体的左端,灌溉装置设置在大棚主体内底部;所述水肥一体化装置的结构包括燃烧炉10、燃烧架6、搅拌装置5、炉门7、烟囱8、热交换水管9、电机11和水槽12,燃烧炉10嵌入大棚主体的左端的保温墙21内,燃烧炉10的底部设置水槽12,水槽12的开口与燃烧炉10底部的排灰口连接,同时水槽12内部位于排灰口的下方设置有搅拌装置5,搅拌装置5与电机11驱动连接;所述灌溉装置的结构包括水泵4、输水管13、分水管14、微型电机15及旋转喷头16;所述水泵4设置在水槽12的一侧,水泵4的输入端连接水槽12内,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输水管13,输水管13上设置有多个分水管14,分水管14上设置有微型电机15及旋转喷头16,通过微型电机15控制旋转喷头16的旋转;所述大棚主体外侧还设置有雨水收集器3,雨水收集器3通过管道与水槽12相连接。

所述燃烧炉10的一侧设置炉门7,所述燃烧炉10的顶部设置烟囱8,烟囱8位于大棚主体外侧。

所述燃烧炉10内部设置有放置燃料的燃烧架6。

所述烟囱8内布排有热交换水管9。

所述输水管13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阀17。

所述大棚骨架1右端的保温墙21内还设置有门22。

所述雨水收集器3内还设置有净化器。

本装置在使用时,将秸秆等通过燃烧炉1的炉门7放置在燃烧炉1内的燃烧架6上,点燃后关闭炉门7使秸秆燃烧;燃烧后的秸秆灰烬进入水槽12,开启电机11,带动搅拌装置5搅拌,并开启水泵4、控制阀14和微型电机15,此时水槽内的肥水即可依次通过水泵4、输水管13、分水管14进入旋转喷头16内进行旋转喷洒;喷洒结束后关闭微型电机15、水泵4和电机11以及控制阀17。当棚内温度过高或需要光照时,拉动拉线19,使保温帘18沿滚轴20卷起;当棚内较低或不需要光照时,拉动拉线19,使保温帘18沿滚轴20放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