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555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管理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



背景技术:

杂草的存在是种植农作物时存在的普遍的问题,杂草的存在会影响农作的生长,物理生长的杂草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产量降低,因此除杂草在农业上具有重要意义,普通的人力除草,效率低下,且人工辛苦,达不到高效,在规模化种植的时候,人工除草无法满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增加除草效率,达到除草干净,高效率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端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开有销轴孔,所述底板的底部左侧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底端连接有犁头,所述底部的底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的底部均匀安装有耙齿,且耙齿在犁头的右侧,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处理器,所述底板的外壁右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插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上套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内腔安装有粉碎装置,所述滚筒的外壁均匀安装有钩子,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处理器、滚筒、粉碎装置电性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装置包括轴体,所述轴体的外壁开有与销轴大小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轴体的外壁均匀安装有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的外壁焊接有铁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数目具体为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支柱和犁头的数目具体为两组,且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由于在种植农作物期间会生长大量的杂草,使得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无法更加高效的进行光合作用和对肥料的进行高效的吸收,因此,我们必须除草,普通的人工除草效率低下,而且人工受累,采用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可以高效的进行除草,从而可以让农作物有效的生长不收杂草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筒外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连接柱;3、销轴孔;4、支柱;5、犁头;6、支杆;7、平板;8、耙齿;9、蓄电池;10、控制处理器;11、连接杆;12、销轴;13、粉碎装置;131、通孔;132、刀片,133、轴体;14、滚筒;141、铁条;15、钩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左端连接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顶部开有销轴孔3,所述底板1的底部左侧安装有支柱4,所述支柱4的底端连接有犁头5,所述底部1的底部连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的底部连接有平板7,所述平板7的底部均匀安装有耙齿8,且耙齿8在犁头5的右侧,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9,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处理器10,所述底板1的外壁右侧安装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插接有销轴12,所述销轴12上套接有滚筒14,所述滚筒14的内腔安装有粉碎装置13,所述滚筒14的外壁均匀安装有钩子15,所述蓄电池9与控制处理器10、滚筒14、粉碎装置13电性相接。

其中,所述粉碎装置13包括轴体133,所述轴体133的外壁开有与销轴12大小相适配的通孔131,所述轴体133的外壁均匀安装有刀片132。

其中,所述滚筒14的外壁焊接有铁条141。

其中,所述连接杆11的数目具体为两组。

其中,所述支柱4和犁头5的数目具体为两组,且结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规模化种植冰糖橙的除草装置,工作时,通过连接连接柱2上的销轴孔3和农机连接,农机向前运动,带动除草装置运动,此时犁头5会对土地进行翻土,同时耙齿在犁头5的后面对翻出来的土进行松土,在工作的同时蓄电池9通过控制处理器10使得滚筒14顺时针转动,当土松玩后,杂草会浮在土面,此时通过钩子15将杂草勾起,当钩子15转到顶部时,杂草会因重力掉入滚筒14的外壁上,滚筒14的外壁上铁条141之间会有很大的缝隙,因此杂草会掉入滚筒14的内腔,从而到了粉碎装置13上,粉碎装置13通过刀片132的告诉旋转使得杂草被粉碎,又从缝隙中掉入田间,此装置建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高效的进行除草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