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格石笼生态种植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1306阅读:1438来源:国知局
宾格石笼生态种植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宾格石笼,尤其是涉及一种宾格石笼生态种植墙。



背景技术:

在城市里,寸土寸金,由于建筑物的增大而使得植被大量减少,因此人们不断采取新方法进行增大绿化面积,通过在建筑物的顶楼、墙角等地方都利用到了,此外,墙体是增大绿化面积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建造悬挂式园林植物栽培墙能够增加绿化面积,还能减少土地的使用,因此建造悬挂式园林植物栽培墙是一个增大城市绿化面积的重要途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种植墙(授权公告号:CN205894363U),其由种植盆和墙体组成,墙体由单面种植砖和单面转角砖组成或者由双面种植砖和双面转角砖组成,单面种植砖和双面种植砖均呈工字型,单面种植砖由种植面,墙面和连接砖组成,连接砖垂直连接在墙面和连接砖之间,双面种植砖由两个种植面和一个连接砖组成,连接砖垂直连接在两个种植面之间,种植面和连接砖的连接处设有过水面,过水面由外向内呈朝下的坡面,且过水面相对于连接砖对称,种植面左右两边的外侧均设有直角缺口,种植盆连接两个相邻的单面种植砖或双面种植砖的直角缺口,墙体的上下排单面种植砖或双面种植砖间隔排列,种植盆设置在下一排单面种植砖或双面种植砖的过水面的上端;单面转角砖设有两种,单面转角砖Ⅰ型和单面转角砖Ⅱ型,单面转角砖Ⅰ型和单面转角砖Ⅱ型并均由种植面,墙面、连接砖和边墙面组成,单面转角砖Ⅰ型是边墙面垂直连接在墙面的左侧,墙面的中间靠近左侧处设有连接块,单面转角砖Ⅱ型是边墙面垂直连接在墙面的右侧,墙面的中间靠近右侧处设有连接块,单面转角砖Ⅰ型和单面转角砖Ⅱ型呈镜像。但是这种种植墙无法应用于宾格石笼,并且在宾格石笼上设置绿化会吸排水较不顺畅,植物的生长较为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宾格石笼生态种植墙,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种植墙无法应用于宾格石笼,并且在宾格石笼上设置绿化会吸排水较不顺畅,植物的生长较为缓慢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宾格石笼生态种植墙,包括连接在地面上的钢筋固定笼架,所述的钢筋固定笼架内填充有卵石层,卵石层内设有多个营养土种植袋,营养土种植袋设在钢筋固定笼架的内侧,卵石层内还设有给水管。植物可以栽种在营养土种植袋内,这样植物可以伸出钢筋固定笼架,给水管可以对营养土种植袋进行浇水。营养土种植袋可以分布多个,这样整面种植墙即可覆盖上绿化。

作为优选,所述的营养土种植袋包括有袋体,袋体的内表面设有海绵层,海绵层内填充有种植土层。海绵层可以起到储水的作用,当水量不足时,可以对营养土种植袋内的种植土层进行补水。营养土种植袋的开口宽度可以小于内腔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给水管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型排布的凸棱。通过螺旋型排布的凸棱可以增加水的流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营养土种植袋的外表面连接有吸水布,吸水布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点。吸水布可以增加吸水的面积,并且通过凸点也可以增加水分蒸发或吸收时的面积。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宾格石笼内设置营养土种植袋,使得植物可以生长在宾格石笼上,并且利用海绵层、吸水布可以增加水分的吸收,从而保证植物的生长,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营养土种植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给水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钢筋固定笼架1、卵石层2、营养土种植袋3、给水管4、袋体5、海绵层6、种植土层7、凸棱8、吸水布9、凸点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宾格石笼生态种植墙,如图1,包括连接在地面上的钢筋固定笼架1,钢筋固定笼架内填充有卵石层2,卵石层内设有多个营养土种植袋3,营养土种植袋设在钢筋固定笼架的内侧,卵石层内还设有给水管4。如图2,营养土种植袋3包括有袋体5,袋体的内表面设有海绵层6,海绵层内填充有种植土层7。营养土种植袋3的外表面连接有吸水布9,吸水布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点10。如图3,给水管4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型排布的凸棱8。

使用时,将营养土种植袋3放置在钢筋固定笼架1内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