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脱离蚁巢后的实验前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609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蚁脱离蚁巢后的实验前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饲养装置,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白蚁脱离蚁巢后的实验前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可营土栖、木栖及土木两栖生活,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可对房屋建筑、绿化及经济林木、水库堤坝、农林作物、名胜古迹、地下电缆、船舶桥梁、文物档案、家具衣服等造成破坏,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对白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其采取更好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白蚁是营穴居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因此在对其进行实验研究之前,首先要将其从自然界或实验室的蚁巢中分离出来。

蚁巢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巢内温度一般维持在20-30℃,湿度可达90%-100%,蚁巢内CO2含量往往高于自然界空气中CO2含量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在自然界中,白蚁通过控制蚁巢空气孔的数目及大小来调节巢内二氧化碳浓度及巢内温度,而蚁巢一般都通过吸水线获取水分及维持巢内湿度。对白蚁进行实验研究时,通常先将工蚁及兵蚁等从土栖或木栖巢穴中分离出来,放置在铺有湿润滤纸的玻璃培养皿中,避光放置待用。

虽然脱离蚁巢的白蚁无法再通过控制空气孔及二氧化碳浓度来调节其生境温度,但这对其存活并无影响,一般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其放置室温都可以满足其温度需求。

然而,其生境湿度的维持却是非常必要又比较耗费时间精力的。白蚁的生境需要保持较大湿度而又不能出现明水,因此不能为保持其生境湿度而一味加入许多水,但滤纸的蓄水能力一般,玻璃培养皿密封性一般,水分时刻都会挥发,要保持滤纸始终处于比较湿润的状态,势必要花费较多时间精力进行看管、检查、加水保湿等等,比较费时费力,非常不利于科学实验的进行。

另外,由于白蚁怕光,在将其从蚁巢挑出放至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过程中以及在实验取用时,白蚁往往会聚集在滤纸反面,有相当一部分白蚁会在湿润滤纸下面逐渐丧失活力甚至死亡,对于要求活虫进行的实验,在用虫时还要再次对白蚁进行筛选,除去死亡个体,徒增了实验准备步骤及准备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蚁脱离蚁巢后的实验前饲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无菌容器、灭菌棒状体、灭菌封盖、滤纸、蓄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无菌容器的底部中心放置有由多根灭菌棒状体组成的支撑框架,多片滤纸搭放在支撑框架上,并在无菌容器底部边缘放置有蓄水材料;无菌容器上端开口并设有灭菌封盖,无菌容器和灭菌封盖之间贴有密封材料进行密封,滤纸和蓄水材料上滴加有灭菌水,饲养的白蚁放置在滤纸上。

所述的多根棒状体以三角形为基础构型摆放。

多片滤纸放置在容器内支撑框架上的不同位置,多片滤纸存在上下相垛叠的情况,上下相垛叠处的滤纸的张数不超过三张。

所述蓄水材料具体实施可采用脱脂棉并将脱脂棉搓成球状,贴近容器壁放置在容器底部边缘,不与滤纸或灭菌棒状体相接触。

所述的棒状体采用灭菌牙签。

所述的滤纸和脱脂棉保持湿润且不见明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装置有效解决了实验用白蚁脱离蚁巢后生境湿度难以维持以及衰虫、死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同时也能保证白蚁饲养小生境的一定封闭性和CO2含量,可以在一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内有效维持白蚁存活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管理,从而为以活体白蚁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尤其是需要使用大量活体白蚁进行的科学实验提供了很大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棒状体摆放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容器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中:无菌容器1、灭菌棒状体2、滤纸3、蓄水材料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无菌容器1、灭菌棒状体2、灭菌封盖、滤纸3、蓄水材料4和密封材料,无菌容器1的底部中心放置有由多根灭菌棒状体2组成的支撑框架,灭菌棒状体2采用灭菌牙签,多根灭菌棒状体2以三角形为基础构型摆放,形成多个三角形的支撑结构。

多片滤纸3搭放在支撑框架上,多片滤纸3放置在无菌容器1内支撑框架上的不同位置,多片滤纸3存在上下相垛叠的情况,上下相垛叠处的滤纸3的张数不超过三张。

在无菌容器1底部边缘放置有蓄水材料4,蓄水材料4贴近无菌容器1壁放置在无菌容器1底部边缘。滤纸3和蓄水材料4保持湿润且不见明水。

无菌容器1上端开口并设有灭菌封盖,无菌容器1和灭菌封盖之间贴有封口膜进行密封,滤纸3和蓄水材料4上滴加有灭菌水,饲养的白蚁放置在滤纸3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是:

首先,准备好灭菌培养皿,并用灭菌牙签在培养皿底部以三角形为基础构型进行拼接,将培养皿底部划分为比较稳固的一些小空间,作为支撑框架。

而后将整张滤纸剪成小的几块,搭放在灭菌牙签上,使滤纸在培养皿内悬空放置,滤纸和培养皿不接触。并且避免超过三张以上滤纸有一部分相互垛叠。

将脱脂棉搓成球状,贴近培养皿壁放置在皿底,并与灭菌牙签及滤纸保持距离。向培养皿内的滤纸及脱脂棉团滴加灭菌水,使之均保持湿润且不见明水。

从蚁巢挑取实验所需白蚁,放在培养皿内的湿润滤纸上,待挑虫完毕,盖上灭菌皿盖,并用封口膜将培养皿进行密封,而后放置于室内暗箱中饲养待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菌容器、灭菌棒状体、灭菌封盖以及使用灭菌水等,都是尽量避免杂菌污染,以保证白蚁在饲养装置中健康存活。以三角形为基础构型摆放棒状体,是利用力学原理维持支撑框架的稳定性。支撑框架上叠放滤纸片,相垛叠处的滤纸不超过三张,以防止垛叠滤纸在湿度较大的密闭空间内变质发霉。蓄水材料贴近容器壁放置在容器底部边缘,不与滤纸或棒状体相接触,以免水分通过直接接触输送到棒状体或滤纸,使之处于被水分浸润状态,在密闭空间容易变质发霉。蓄水材料贴近容器壁放置在容器底部边缘且不与滤纸或棒状体相接触,水分则通过蒸发作用维持容器内湿度更加适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