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绿地施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31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区绿地施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养护,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小区绿地施肥系统。



背景技术:

当土壤里不能提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时,对作物进行人为的营养元素的补充的行为称为施肥。施肥必须考虑土壤,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入土壤。且施肥量要适中,否则会造成浪费,甚至造成作物中毒。

在公开号为CN202374685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手动施肥器,包括箱体、底座和背带,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下料口、下料板、大齿轮、小齿轮、调节滑槽、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底片,所述的第一轴承座上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座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大齿轮设于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的小齿轮设于大齿轮的一侧且与所述大齿轮互相啮合,所述的调节滑槽设于底座的一侧。该技术方案中,需要手动操控来进行施肥,施肥效率较低,对于大面积施肥来说,急需一种自动施肥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区绿地施肥系统,可以对大面积绿地进行高效地施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区绿地施肥系统,包括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容器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容器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搅拌容器上连通着一进水管,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伸入在所述搅拌容器内的搅拌叶片,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水泵、输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水泵上设置有出水口和连通着所述搅拌容器的进水口,所述输水管连通着所述雾化喷头和所述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一连接管连通着所述搅拌容器的底壁,所述搅拌容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口加入肥料,并通过进水管为搅拌容器内加入水,再启动搅拌电机,通过其带动搅拌叶片搅拌该搅拌容器内的肥料与水的混合液,使肥料充分均匀混合在水体中,再水泵将搅拌容器内的肥料混合液泵输至输水管中,并通过雾化喷头喷洒到其所在的周围的绿地上,对草坪进行均匀施肥,整个过程自动化高,省时省力,降低了施肥的劳动量,实现了对大面积绿地进行自动而高效地施肥。在螺旋凸条的引导下,肥料与水体得到更加充分的混合,且在螺旋凸条的引导下将混合溶液旋转着从连接管流走,进一步提高肥料与水体混合的均匀度。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容器的进料口通过一进料通道连接着一进料斗,所述进料通道上设置有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蝶阀的开启大小,可以控制进料斗中肥料的下料速度,使搅拌容器内的肥料混合的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阀调节从进水管对搅拌容器内的输水速度,通过调节好水阀和蝶阀的开启大小,即可实现对肥料和水体相对比例的配比,使用便捷,降低了劳动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钢丝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落到进料口处的肥料进行打散,防止结团的肥料进入到搅拌容器内,使搅拌容器内的肥料与水体得到更加充分而均匀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容器的底壁呈倒圆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肥料混合溶液不易在搅拌容器的底壁上残留,充分地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多个三通连接头,每个所述三通连接头连通着一个所述雾化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雾化喷头对其周围的绿地进行施肥,通过三通连接头使输水管运来的肥料溶液得到均匀的分流,便于对整体绿地的均匀施肥。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上套接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插接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接柱竖直插入绿地的土壤中,可以将雾化喷头竖直向上固定,不易发生侧翻,使其对周围的绿地进行更加均匀的施肥。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柱呈倒圆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插接柱向土壤里插入更加省力而便捷,且将其从土壤里拔出后,不易在其表面沾留土壤块,使插接柱的清洁更加便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来对绿地进行施肥,实现了对大面积绿地进行自动而高效地施肥,省时省力,降低了施肥的劳动量;

(2)并通过雾化喷头喷洒到其所在的周围的绿地上,对草坪的施肥更加均匀;

(3)搅拌容器的进料口通过一进料通道连接着一进料斗,进料通道上设置有蝶阀,进水管上设置有水阀,通过调节好水阀和蝶阀的开启大小,即可实现对肥料和水体相对比例的配比,使用便捷,降低了劳动量;

(4)进料口处设置有钢丝网,搅拌容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凸条,提高了肥料与水体混合的均匀度;

(5)雾化喷头上套接一连接片,连接片上设置有插接柱,将雾化喷头竖直向上固定,不易发生侧翻,使其对周围的绿地进行更加均匀的施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小区绿地施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小区绿地施肥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搅拌装置;11、搅拌容器;12、搅拌电机;2、输送装置;21、水泵;22、输水管;23、雾化喷头;3、进料口;4、进水管;5、搅拌叶片;6、出水口;7、进水口;8、进料通道;9、进料斗;10、蝶阀;13、水阀;14、钢丝网;15、连接管;16、螺旋凸条;17、三通连接头;18、连接片;19、插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小区绿地施肥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搅拌装置1和输送装置2。搅拌装置1包括搅拌容器11和搅拌电机12。

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搅拌容器11上设置有进料口3。搅拌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伸入在搅拌容器11内的搅拌叶片5。

如图1和图3所示,搅拌容器11上连通着一进水管4。输送装置2包括水泵21、输水管22和雾化喷头23,水泵21上设置有出水口6和连通着搅拌容器11的进水口7,输水管22连通着雾化喷头23和出水口6。

在进料口3加入肥料,并通过进水管4为搅拌容器11内加入水,再启动搅拌电机12,通过其带动搅拌叶片5搅拌该搅拌容器11内的肥料与水的混合液,使肥料充分均匀混合在水体中,再水泵21将搅拌容器11内的肥料混合液泵输至输水管22中,并通过雾化喷头23喷洒到其所在的周围的绿地上,对草坪进行均匀施肥,实现了对大面积绿地进行自动而高效地施肥。

如图1和图4所示,搅拌容器11的进料口3通过一进料通道8连接着一进料斗9,进料通道8上安装有蝶阀10。通过调节蝶阀10的开启大小,可以控制进料斗9中肥料的下料速度。进水管4上设置有水阀13。通过调节好水阀13和蝶阀10的开启大小,即可实现对肥料和水体相对比例的配比,使用便捷,降低了劳动量。

如图4所示,进料口3处固定有钢丝网14。可以对落到进料口3处的肥料进行打散,防止结团的肥料进入到搅拌容器11内,使搅拌容器11内的肥料与水体得到更加充分而均匀的混合。

如图1和图3所示,水泵21的进水口7通过一连接管15连通着搅拌容器11的底壁,搅拌容器11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凸条16。在螺旋凸条16的引导下,肥料与水体得到更加充分的混合,且在螺旋凸条16的引导下将混合溶液旋转着从连接管15流走,进一步提高肥料与水体混合的均匀度。

如图1和图3所示,搅拌容器11的底壁呈倒圆锥形。使肥料混合溶液不易在搅拌容器11的底壁上残留,最终可以从底部充分地排出。

如图1所示,输水管22上设置有多个三通连接头17,每个三通连接头17连通着一个雾化喷头23。通过每个雾化喷头23对其周围的绿地进行施肥,使输水管22运来的肥料溶液得到均匀的分流,便于对整体绿地的均匀施肥。

如图1所示,雾化喷头23上套接一连接片18,连接片18与雾化喷头23的侧壁相过盈配合,连接片18上设置有插接柱19。将插接柱19竖直插入绿地的土壤中,可以将雾化喷头23竖直向上固定,不易发生侧翻,使其对周围的绿地进行更加均匀的施肥。

如图1所示,插接柱19呈倒圆锥形。使插接柱19向土壤里插入更加省力而便捷,且将其从土壤里拔出后,不易在其表面沾留土壤块,使插接柱19的清洁更加便捷。

本实施例的小区绿地施肥系统的实际使用方法为:将输水管22在绿地上摆放好后,将插接柱19插入土壤中,使雾化喷头23保持竖直向上;再打开进水管4的水阀13,并向进料斗9内假如肥料,通过调整好蝶阀10和水阀13的开启大小,在肥料和水体落入搅拌容器11内自动实现配比;再开启搅拌电机12,通过搅拌叶片5将肥料与水体充分混合;开启水泵21,通过水泵21将搅拌容器11内的肥料混合溶液泵输到输水管22中;肥料混合溶液泵输至输水管22中后,通过多个三通连接头17分流到不同位置的雾化喷头23处;雾化喷头23再将肥料混合溶液均匀地喷洒到四周的绿地上,进行施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