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6547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属于农业生物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吸式小型昆虫包含了许多世界性的重大害虫,如同翅目的蚜虫、粉虱、飞虱、蝉、叶蝉,半翅目的蝽等,都是粮食作物、蔬菜和观赏植物的主要害虫。刺吸式小型昆虫通过吸取植物汁液直接危害宿主植物,又通过分泌蜜露滋生煤污菌的方式对宿主植物造成间接危害;更重要的是多数刺吸式昆虫多是植物病毒传播媒介,传播植物病毒并引发植物病毒病也是刺吸式昆虫危害农作物的主要方式。烟粉虱体内含有原生内共生菌Portiera和次生内共生菌Hamiltonella、Rickettsia、Fritschea、Wolbachia、Arsenophonus及Cardinium。目前体外培养烟粉虱内共生菌的技术还不成熟,因此利用抗生素抑制或消除烟粉虱内共生菌已成为研究其功能的重要手段。

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一般采用压延、车削和拉伸等方法加工,其中采用分散PTFE原料和拉伸法制备的膜材具备良好的微孔结构,可用于过滤领域。PTFE滤膜化学稳定性好,依据制品形状和微孔结构,可用于多种苛刻条件下的过滤,如气固分离、液固分离等。目前,PTFE滤膜在现实生活中主要用于空气和水净化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方法有两种:一、微注射方式;该方式需要高昂的仪器设备支撑,而且注射压力和伴随伤口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昆虫体内生理变化,导致研究结果产生误差。二、Parafilm膜饲喂法;该方法目前在灭活昆虫体内共生菌研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滤膜的厚度不易被控制,容易造成供试昆虫因无法刺穿滤膜饥饿而死亡,严重影响成虫的存活率及试验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刺吸式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方法存还在着不足之处,包括显微注射仪器设备价格高昂且试验领域受阻;Parafilm膜的厚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昆虫死亡率高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盖体结构、培养容器和通气结构;所述盖体结构包括顶盖和设置在所述顶盖的下侧面的饲喂液腔;饲喂液腔的底面为PTFE滤膜;所述培养容器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通气结构为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纱网,所述培养容器内部通过所述纱网与外界连通。此处结构设计可为培养容器内的昆虫提供生存所需的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盖体结构与培养容器之间密闭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PTFE滤膜为撕下网状材料的单层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培养容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接虫孔和与接虫孔相配合的接虫孔盖。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接虫孔盖为橡皮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饲喂液腔为由顶盖和PTFE滤膜围成的密闭空腔;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注射孔和与注射孔相配合的注射孔盖。根据供试昆虫数量通过所述注射孔注射不同容量的抗生素饲喂溶液,溶液可在PTFE滤膜上方均匀展开供昆虫取食。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注射孔盖为橡皮塞。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抗生素饲喂溶液通过注射孔注入饲喂液腔;通过接虫孔将虫体接入培养容器内;实验处理后,拆下底盖,吸取培养容器内的昆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采用PTFE滤膜分隔饲喂液腔与培养容器,相比现有技术中的Parafilm滤膜,不仅不需要人为控制厚度,而且保证刺吸式昆虫口针的插入,防止虫体与溶液接触导致虫体死亡;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在培养容器的侧面设置接虫孔和接虫盖,接入供试昆虫方便,又可防止昆虫逃跑;

3、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同时有效降低刺吸式昆虫的死亡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盖;2、注射孔盖;3、注射孔;4、接虫孔;5、接虫孔盖;6、纱网;7、底盖;8、培养容器;9、PTFE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盖体结构、培养容器8和通气结构;所述盖体结构包括顶盖1和设置在所述顶盖1的下侧面的饲喂液腔;饲喂液腔的底面为PTFE滤膜9;所述培养容器8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通气结构为底盖7,所述底盖7上设置有纱网6,所述培养容器8内部通过所述纱网6与外界连通。此处结构设计可为培养容器8内的昆虫提供生存所需的空气。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所不同的是,盖体结构与培养容器8之间密闭连接。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PTFE滤膜9为撕下网状材料的单层薄膜。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培养容器8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接虫孔4和与接虫孔相配合的接虫孔盖5。

实施例6

如实施例5所述的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的接虫孔盖5为橡皮塞。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饲喂液腔为由顶盖1和PTFE滤膜9围成的密闭空腔;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注射孔3和与注射孔3相配合的注射孔盖2。根据供试昆虫数量通过所述注射孔3注射不同容量的抗生素饲喂溶液,溶液可在PTFE滤膜9上方均匀展开供昆虫取食。

实施例8

如实施例7所述的用于刺吸式小型昆虫内共生菌灭活的饲喂装置,所不同的是,所述的注射孔盖2为橡皮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