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驱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54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智能驱鸟器,包括,稳压模块、灯光模块、光控模块、红外线模块、语音模块、存储模块、功放模块以及超声波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压模块分别与语音模块、光控模块、红外线模块和超声波模块连接,所述灯光模块、光控模块、红外线模块、存储模块和功放模块均与语音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将输入的24V电压稳压到5V给语音模块使用,并将输入的24V电压稳压到13V给超声波模块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模块为MP3语音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3、二极管D2、二极管D4、电阻R1、电容C4、电容C5、电容C8和电容C6,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串联,且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之间串联开关S1,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串联,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超声波模块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且二极管D1、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和电容C4依次串联,所述电容C5与电容C4并联,所述电容C8的一端接地,电容C8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J2连接,所述电容C6与电容C8并联,所述电容C5的一端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J2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模块,包括,电阻R7、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0、发光二极管D11、发光二极管D1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语音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该发光二极管D8的阳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D9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D8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且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D9的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4与发光二极管D10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D8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且电阻R4与发光二极管D10的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5与发光二极管D11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D8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且电阻R5与发光二极管D11的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6与发光二极管D12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阻R2与发光二极管D8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且电阻R6与发光二极管D12的阳极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模块,包括三极管Q1,电阻R9、电阻R8、电阻R10和光敏二极管D7,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光敏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光敏二极管D7的阴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模块,包括NE556芯片,所述NE556芯片的控制电压端1CONT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稳压模块之间串联电阻R17,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地之间串联二极管D14,二极管D14的阳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NE556芯片的控制电压端2CONT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NE556芯片的放电端2DISCH之间串联电阻R23,三极管Q3的基极与NE556芯片的触发端2TRIG连接,NE556芯片的阀值端1THRES与NE556芯片的放电端1DISCH端之间串联电阻R19,NE556芯片的放电端1DISCH与NE556芯片的VCC端之间串联电阻R18,NE556芯片的阀值端1THRES与地之间串联电容C14,NE556芯片的输出端1OUT与发声器之间串联电容C7,NE556芯片的放电端2DISCH与稳压模块之间串联电阻R22,NE556芯片的触发端2TRIG与地之间串联电阻C16。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