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植被养护喷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6377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坡面植被养护喷灌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坡面植被养护喷灌系统。



背景技术:

道路两边的边坡一般都会中上植被用于绿化以及防止水土流失,而边坡是比较特殊的地理条件,首先边坡存在一定的坡度,浇水时容易产生径流,水被边坡上的土质吸收的较少,另外,边坡植物的生长环境是人工创造的基质,边坡基质层薄,储水能力及保水能力差。

目前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公路边坡植被养护的过程中,边坡上的植被浇水主要采用洒水车方式,而洒水车浇水运输成本较高;边坡存在坡度,浇水时容易产生径流,为避免造成水分的过度浪费,所以单次浇水量非常小,加之边坡植被的截留,水分渗入基质层的深度浅,容易直接流入边坡底部,造成水分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洒水车浇水的方式对边坡植被进行养护容易造成水直接流入边坡底部的弊端,提供一种坡面植被养护喷灌系统,该植被养护喷灌系统可以将浇水时边坡上产生的径流通过集水槽收集起来,可以再次利用,避免水分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坡面植被养护喷灌系统,包括蓄水池、设置在蓄水池内的供水装置、与供水装置连接的供水管道以及分布在坡面上的若干喷头,喷头安装在供水管道上,该喷灌系统还包括横向设置在坡面上的若干互相平行的集水槽,集水槽的侧壁上铰接有能将集水槽开口盖住的拦截网,集水槽的槽底为一倾斜面,集水槽的槽底较低的一端连接有雨水回收管道,雨水回收管道上连接有沉淀池,沉淀池与所述蓄水池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位于沉淀池的一端距离沉淀池底部20-30cm,连接管道位于蓄水池的一端设有过滤器,过滤器与蓄水池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50cm。

作为优选,所述供水装置为水泵。

作为优选,所述供水装置外设有过滤笼。

作为优选,所述拦截网的截面为平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拦截网与集水槽朝向坡面上端一侧的侧壁上端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为摇臂式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喷头可以对坡面上的植被进行浇水养护,当水分难以被坡面基质吸收的部分产生径流向坡面下方流去时,横向设置在坡面上的集水槽能将径流拦截收集,并将这部分收集到的水分通过雨水回收管道输送到沉淀池内,沉淀池能让水中部分杂质沉淀,再通过连接管道流入蓄水池进行备用,蓄水池中的水可以再次通过供水管道和喷头会坡面上的植被进行浇水养护,能对水分高效利用,减少水分的浪费,而过滤器也能对这部分水分进行过滤,防止水分中的杂质堵住喷头。当下雨时,集水槽也能对雨水进行收集,用于缺水时对坡面上的植被进行浇水。而拦截网的设置,能防止石块进入集水槽,防止集水槽被石块堵塞,拦截网与集水槽的侧壁铰接,即拦截网可以很方便的打开,对集水槽内部进行清理,防止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集水槽安装在坡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蓄水池,2、供水装置,3、供水管道,4、喷头,5、集水槽,6、拦截网,7、雨水回收管道,8、沉淀池,9、连接管道,10、过滤器,11、过滤笼,12、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坡面植被养护喷灌系统,包括蓄水池1、设置在蓄水池1内的供水装置2、与供水装置2连接的供水管道3以及分布在坡面12上的多个喷头4,喷头4安装在供水管道3上,所述供水装置2外设有过滤笼11,所述供水装置2为水泵。所述喷头4为摇臂式喷头。该喷灌系统还包括横向设置在坡面12上的三根互相平行的集水槽5,集水槽5朝向坡面上端一侧的侧壁上端铰接有能将集水槽5开口盖住的拦截网6,所述拦截网6的截面为平面结构。集水槽5的槽底为一倾斜面,集水槽5的槽底较低的一端连接有雨水回收管道7,雨水回收管道7上连接有沉淀池8,沉淀池8与所述蓄水池1之间通过连接管道9连通,所述连接管道9位于沉淀池8的一端距离沉淀池8底部20-30cm,连接管道9位于蓄水池1的一端设有过滤器10,过滤器10与蓄水池1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50cm。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