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舍通风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8810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鸡舍通风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业,尤其是一种鸡舍通风构造。



背景技术:

日常养殖中,由于鸡没有汗腺,导致其对外部环境较为敏感,因此,在大型养鸡厂内需要较为恒定且适宜的环境才能够促使鸡群获得连续的高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适合鸡群生活的温度范围是18℃-25℃。然而,现今的鸡舍较为封闭且内部鸡群较多,导致通风不够,容易使室内的温度升高,促使细菌、病菌的滋生,大大降低了鸡舍内鸡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鸡舍通风构造,其在鸡舍本体的南面墙和北面墙上开有对流的通风窗并选择性安装排风扇;在东面墙设置有湿帘辅助降温;在西面墙上设置有排风扇,加快空气对流,并在棚顶增加能够打开的缺口,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本实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鸡舍通风构造,包括鸡舍主体,湿帘和排风扇,其中,所述鸡舍主体包括东面墙、西面墙、南面墙、北面墙和受四面墙体支撑的棚顶;所述南面墙和北面墙上开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窗;所述东面墙上均匀分布着湿帘,所述西面墙上设置有与湿帘相对的排风扇;所述棚顶靠近西面墙的一端开有缺口,所述缺口设有一个能够打开和闭合缺口的翻窗装置,所述翻窗装置包括遮板、支架和电动升降杆;所述遮板与缺口契合,且所述遮板的一端与缺口转动式连接;所述遮板的下端面垂直设有排风扇;所述支架固定在西面墙上;所述电动升降 杆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升降杆连接着遮板的下端面。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位于鸡舍主体中,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湿帘、电动升降杆和排风扇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为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为西门子S7-200系列PLC,其CPU型号为226。

进一步,所述西面墙上开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排风扇安装在通孔中。

进一步,所述西面墙上设有6个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相互间隔5cm。

进一步,所述南面墙和北面墙上各设有一个排风扇。

进一步,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升降杆与遮板呈垂直构造。

相对于传统通风不佳的鸡舍,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南面墙和北面墙设有通风窗,能够进行采光和通风;

2、东面墙设有湿帘,西面墙设有排风扇,能够有效降低鸡舍内部的温度;

3、棚顶设有能够打开的缺口,从而最大化降低鸡舍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盖装置工作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翻盖装置工作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控制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中,1-南面墙、2-7号排风扇、3-1号排风扇、4-2号排风扇、5-3号排 风扇、6-4号排风扇、7-5号排风扇、8-6号排风扇、9-8号排风扇、10-通风窗、11-北面墙、12-东面墙、13-湿帘、14-棚顶、15-遮板、16-9号排风扇、17-转轴、18-电动升降杆、19-支架、20-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鸡舍通风构造,包括鸡舍主体,湿帘和排风扇。

所述鸡舍主体包括东面墙、西面墙、南面墙、北面墙和受四面墙体支撑的棚顶;所述南面墙和北面墙上开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窗,所述南面墙和北面墙靠近西面墙的一端相对设置着一个排风扇,由此,在通风窗的作用下,鸡舍内部能够进行日常的采光和空气对流;所述东面墙上均匀分布着湿帘,由此,湿帘过滤的空气进入鸡舍,能够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所述西面墙上开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有6个排风扇,所述6个排风扇相互间隔5cm,由此,排风扇能够促使空气流动加快,达到快速降温和换气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湿帘为现有成熟产品,当室外的干热空气被湿帘中的风机抽吸穿过湿帘时,湿帘中的水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后蒸发,带走大量潜热,使经过湿帘的空气温度降低,经过这样处理后的凉爽湿润空气进入室内,与室内的热空气混合后,达到降温目的,在通过西面墙排风扇不断抽离鸡舍内部空气,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所述棚顶靠近西面墙的一端开有缺口,所述缺口设有一个能够打开和闭合缺口的翻窗装置,所述翻窗装置包括遮板、支架和电动升降杆;所述遮板与缺口契合,且遮板的一端与缺口转动式连接;所述遮板的下端面垂直设有排风扇;所述支架固定在西面墙上;所述电动升降杆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升降杆连接着遮板的下端面,电动升降杆起到支撑和带动遮板翻转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遮板平常是封闭缺口的,在鸡舍内部温度过高,启动电动升降杆后,电动升降杆的升降杆会带动翻盖上掀,从而露出缺口,室内的热气会从缺口处排出,同时,遮板下端面的排风扇工作,能够加快将热气排出。

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位于鸡舍主体中,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湿帘、电动升降杆和排风扇电性连接。

其中,控制模块选择的是西门子S7-200系列PLC,其CPU型号为226,扩展模拟输入输出模块EM235,不仅可以接温度传感还可以接空气浓度传感;运用MicroWIN V4.0对控制程序进行软件编程,使用是比较指令、传输指令与PID控制指令。程序调试分为仿真调试和现场调试,仿真调试时,利用S7-200仿真软件进行仿真,确保程序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将外电路断开利用仿真程序进行排障;现场调试时注意的是具体的硬件接线,主要是通讯的端口与主机接线是否正确,以及CPU的弱电接线是否有误。经过一系列的程序调试后,在自动方式中可以实现系统的温度自动调节,能够完成根据温度不同调节排风扇运行的个数与速度、以及开启湿帘和电动升降杆的需求。

将西面墙的6个排风扇依次编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排风扇,南面墙的风扇为7号排风扇、北面墙的排风扇为8号排风扇,遮板下端面的排风扇为9号排风扇,并进行举例说明:

当温度较低时,排风扇需要停止运转开始保温,同时为了保证空气质量,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需要在正常范围之内,一般还需要一定的通风量;因此,气温较低时温度应维持13℃以上,且保证始终有一台排风机处于经常运转状态,保证通风,同时需要第二台备用排风扇根据鸡舍内温度按一定频率自调节运转,选取3号排风扇常转,4号排风扇动态变频循环运 行。

当温度过高时,一般在不可以超过32℃,利用1-8号排风扇进行配合使用,小于18℃时,3号排风扇常转,4号排风扇动态变频循环运行;18℃<T≤23℃时3、4号排风扇常转、1、6号排风扇动态变频循环状态;23℃<T≤28℃时,1、3、4、6号排风扇常转、2、5、7、8号排风扇动态变频循环运行;29℃<T≤32℃时,1-8号排风扇常转;T>32℃时,即使将1-8号排风扇全部启动不停的工作也满足不了环境控制的要求,这时要启动湿帘、电动升降杆和9号排风扇,借助湿帘来配合风机进行辅助降温,通过电动升降杆打开缺口,通过9号排风扇加快散热。

温度检测模块为温度传感器,采用K型热电偶,K型热电偶输出的是0-10V的电压信号,也可使用温度变送器具有范围可调有电压显示的特点。

排风扇的电机选择三相交流电机,其额定电压为380V,此外需要交流接触器9台,由于PLC输出的是直流电,因此又匹配了9台直流微型接触器。

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模块更好地控制排风扇的转动,需要采用西门子通用型变频器MM440,使用MM440的有级调速及无极调速两种方案,由于MM440原始匹配的是黄绿警示灯,该面板的数据显示不够准确多样,因此除了配置主机外,还另外又匹配了BOP面板,大大提高了对变频器的初始化设置的可操作性及排障的简易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进行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