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军工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336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军工铲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军工铲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军工铲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户外活动的普及,军工铲的用途越来越广,但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军工铲一般功能单一或较少、且安装复杂、不方便携带;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使用方便、且易于携带、使用成本低的多功能军工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方便、且易于携带、使用成本低的多功能军工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军工铲,包括伸缩手柄和与伸缩手柄前端可转动固定连接的铲头,所述伸缩手柄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三手柄、定位螺母、第一定位体、第一定位槽、第一阻挡机构、第一连接部、第二定位体、第二定位槽、第二阻挡机构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手柄的前端内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穿设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后端设有第一定位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一定位体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阻挡第一定位体的第一阻挡机构,所述第一手柄的前端与铲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的前端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母,所述第一手柄通过定位螺母实现定位,所述第三手柄的前端内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穿设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的后端设有第二定位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二定位体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设有阻挡第二定位体的第二阻挡机构,所述铲头包括锹体、两个第一连接耳、镐头和两个第二连接耳,所述锹体的后端中间一体成型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一体成型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一连接耳,所述镐头的前端一体成型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手柄的前端与两个第二连接耳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手柄的前端、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三者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锹体包括锹面、上夹持体、下夹持体和若干螺杆体,所述下夹持体的后端中间一体成型有第三连接部,所述下夹持体的前部设有成三角形分布的螺杆体,所述锹面的两端均设有锹尖部,所述锹尖部上均设有与螺杆体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夹持体上设有与螺杆体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杆体的上端依次穿过所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在第二通孔的上端设有紧固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槽由后端敞开的横向槽和与横向槽的前端连通的竖向槽构成,所述第一阻挡机构将第一定位体阻挡在第一定位槽的竖向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槽的结构和尺寸与第一定位槽的结构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阻挡机构将第二定位体阻挡在第二定位槽的竖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阻挡机构包括阻挡体、弹簧、阻挡台阶、连接体和手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端内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为后端敞开的空心体结构,所述连接体内设有前端穿过连接体的前端的阻挡体,所述阻挡体的前端设有抵触在连接体的前端上的手把,所述阻挡体在连接体内设有阻挡台阶,所述阻挡台阶与连接体之间的阻挡体上设有弹簧,所述阻挡体的后端穿过第一定位槽的竖向槽的前壁,所述阻挡台阶后方的阻挡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阻挡体的后端与第一定位槽的竖向槽的前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定位槽的竖向槽的槽口宽度的1/3,所述阻挡体的后端底部设有前低后高的斜面,所述斜面的低端与第一定位槽的竖向槽的前壁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阻挡机构的结构和尺寸与第二阻挡机构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手柄的后端设螺纹连接的堵盖,所述堵盖的后端内镶嵌有指南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的前后两端以及上端均为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镐头包括连接座、镐体、容纳槽、紧固螺栓、压紧体和两个第三通孔,所述镐体为两端敞开的弧形槽结构,所述镐体的前后两端均形成有镐尖部,所述镐体的前后两端的底部均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座的上端设有与镐体相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有贯穿连接座的下端的第四通孔,所述镐体位于容纳槽内的一端内放置有压紧体,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第四通孔和第三通孔并与压紧体螺纹连接,所述压紧体与镐体的内弧面贴合,所述连接座的前端一体成型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二连接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缩手柄的设计,可将第一手柄缩入第二手柄内,第二手柄缩入第三手柄内,大大缩短了传统手柄的长度,从而方便携带,并且操作简单方便,铲头的设计能够满足锹和镐的变换使用;锹面与下夹持体的可拆卸连接设计和锹面的两端均设有锹尖部,使两个锹尖部可进行调换使用,并且只需更换锹面,大大降低使用成本;连接座与镐体可拆卸连接设计和镐体的前后两端均形成有镐尖部,使两个镐尖部可进行调换使用,并且只需更换镐尖部,大大降低使用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方便携带,使用方便,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军工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铲头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军工铲变换成镐时的示意图;

图4是锹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伸缩手柄、2-铲头、11-第一手柄、12-第二手柄、13-第三手柄、14-堵盖、15-指南针、16-定位螺母、17-第一定位体、18-第一定位槽、19-第一阻挡机构、110-第一连接部、111-第二定位体、112-第二定位槽、113-第二阻挡机构、114-第二连接部、21-锹体、22-第一连接耳、23-镐头、24-第二连接耳、25-第三连接部、191-阻挡体、192-弹簧、193-阻挡台阶、194-连接体、195-手把、196-斜面、211-锹面、212-上夹持体、213-下夹持体、214-螺杆体、215-第二通孔、216-锹尖部、217-第一通孔、218-紧固螺母、231-连接座、232-镐体、233-容纳槽、234-紧固螺栓、235-压紧体、236-第三通孔、237-镐尖部、238-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军工铲,包括伸缩手柄1和与伸缩手柄1前端可转动固定连接的铲头2,所述伸缩手柄1包括第一手柄11、第二手柄12、第三手柄13、定位螺母16、第一定位体17、第一定位槽18、第一阻挡机构19、第一连接部110、第二定位体111、第二定位槽112、第二阻挡机构113和第二连接部114,所述第二手柄12的前端内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部110,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上穿设有第一手柄11,所述第一手柄11的后端设有第一定位体17,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上设有与第一定位体17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槽18,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上设有阻挡第一定位体17的第一阻挡机构19,所述第一手柄11的前端与铲头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11的前端套设有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母16,所述第一手柄11通过定位螺母16实现定位,所述第三手柄13的前端内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部114,所述第二连接部114上穿设有第二手柄12,所述第二手柄12的后端设有第二定位体111,所述第二连接部114上设有与第二定位体11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112,所述第二连接部114的前端设有阻挡第二定位体111的第二阻挡机构113,所述铲头2包括锹体21、两个第一连接耳22、镐头23和两个第二连接耳24,所述锹体21的后端中间一体成型有第三连接部25,所述第三连接部25上一体成型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一连接耳22,所述镐头23的前端一体成型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二连接耳24,所述第一手柄11的前端与两个第二连接耳24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耳22,所述第一手柄11的前端、第一连接耳22和第二连接耳24三者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锹体21包括锹面211、上夹持体212、下夹持体213和若干螺杆体214,所述下夹持体213的后端中间一体成型有第三连接部25,所述下夹持体213的前部设有成三角形分布的螺杆体214,所述锹面211的两端均设有锹尖部216,所述锹尖部216上均设有与螺杆体214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217,所述上夹持体212上设有与螺杆体214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215,所述螺杆体214的上端依次穿过所对应的第一通孔217和第二通孔215,并在第二通孔215的上端设有紧固螺母218,所述第一定位槽18由后端敞开的横向槽和与横向槽的前端连通的竖向槽构成,所述第一阻挡机构19将第一定位体17阻挡在第一定位槽18的竖向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槽112的结构和尺寸与第一定位槽18的结构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阻挡机构113将第二定位体111阻挡在第二定位槽112的竖向槽内,所述第一阻挡机构19包括阻挡体191、弹簧192、阻挡台阶193、连接体194和手把195,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前端内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体194,所述连接体194为后端敞开的空心体结构,所述连接体194内设有前端穿过连接体194的前端的阻挡体191,所述阻挡体191的前端设有抵触在连接体194的前端上的手把195,所述阻挡体191在连接体194内设有阻挡台阶193,所述阻挡台阶193与连接体194之间的阻挡体191上设有弹簧192,所述阻挡体191的后端穿过第一定位槽18的竖向槽的前壁,所述阻挡台阶193后方的阻挡体191的横截面为矩形形状,所述阻挡体191的后端与第一定位槽18的竖向槽的前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定位槽18的竖向槽的槽口宽度的1/3,所述阻挡体191的后端底部设有前低后高的斜面196,所述斜面196的低端与第一定位槽18的竖向槽的前壁平齐,所述第一阻挡机构19的结构和尺寸与第二阻挡机构113的结构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三手柄13的后端设螺纹连接的堵盖14,所述堵盖14的后端内镶嵌有指南针15,所述第一连接耳22和第二连接耳24的前后两端以及上端均为平面,所述镐头23包括连接座231、镐体232、容纳槽233、紧固螺栓234、压紧体235和两个第三通孔236,所述镐体232为两端敞开的弧形槽结构,所述镐体232的前后两端均形成有镐尖部237,所述镐体232的前后两端的底部均设有第三通孔236,所述连接座231的上端设有与镐体232相配合的容纳槽233,所述容纳槽233的底部设有贯穿连接座231的下端的第四通孔238,所述镐体232位于容纳槽233内的一端内放置有压紧体235,所述紧固螺栓234依次穿过第四通孔238和第三通孔236并与压紧体235螺纹连接,所述压紧体235与镐体232的内弧面贴合,所述连接座231的前端一体成型有两个重叠设置的第二连接耳24。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军工铲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使用镐时,先松动定位螺母16,然后转动伸缩手柄1成竖直状态,在拧紧定位螺母16使定位螺母16的下端抵触在第一连接耳22和第二连接耳24上即可;铲头2折叠时,松动定位螺母16,然后向后180度翻转锹体21,然后在拧紧定位螺母16即可;当前端的锹尖部216受损影响使用时,送卸紧固螺母218后,将上夹持体212和锹面211从螺杆体214上取下,把受损的锹尖部216套在螺杆体214上,再在螺杆体214上套上压在受损的锹尖部216上的夹持体212,然后在螺杆体214上旋套紧固螺母218并拧紧;当镐体232后端的镐尖部237受损影响使用时,送卸紧固螺栓234后,拿起镐体232将受损的镐尖部237放入容纳槽233内,然后通过紧固螺栓234和压紧体235的配合将镐体232与连接座231固定连接在一起。伸缩手柄1需要收缩时,用力向前拉动手把195,手把195带动阻挡体191向前运动,直到阻挡体191完全从第一定位槽18的竖向槽内移除,解除对第一定位体17的阻挡,然后转动第一手柄11,第一手柄11带动第一定位体17从第一定位槽18的竖向槽进入到第一定位槽18的横向槽,再推动第一手柄11向第二手柄12内进入,然后操作第二阻挡机构113解除对第二定位体111的阻挡,再转动第二手柄12从第二定位槽112的竖向槽进入到第二定位槽112的横向槽,再推动第二手柄12向第三手柄13内进入,实现收缩;伸缩手柄1伸出操作时,先固定铲头2,然后向后拉动第三手柄13直到第一手柄11从第二手柄12内伸出,第二手柄12从第三手柄13内伸出,然后,一只手固定第二手柄12,另一只手向后拉动第三手柄13的同时并逆时针转动第三手柄13,当第二定位体111与第二定位槽112的横向槽的后端相对应时,第二定位体111进入第二定位槽112的横向槽,然后继续逆时针转动第三手柄13,使第二定位体111在进入第二定位槽112的竖向槽内,第二定位体111在经过阻挡体191的后端时,由于阻挡体191的后端底部设有前低后高的斜面196,在第二定位体111的作用下阻挡体191会向前运动,当第二定位体111完全经过阻挡体191时,阻挡台阶193在弹簧192的作用下向后运动,阻挡台阶193带动阻挡体191向后运动,实现对第二定位体111的阻挡,实现第二手柄12与第三手柄13的固定连接,第一手柄11与第二手柄12之间的固定连接操作同第二手柄12与第三手柄13的固定连接操作一样,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方便携带,使用方便,降低使用成本。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