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施肥的园艺浇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356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工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施肥的园艺浇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家庭中种植园艺植物已是一种潮流。浇水器是人们在种植园艺植物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市面上的浇水装置不能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生理状况的需水量进行浇水,且当植物枝繁叶茂或多盆植物放置较近时无法均匀地将水浇到花盆中,这均会导致植物的烂根或缺水。一些带温度湿度传感器的全自动浇水装置虽可智能浇水,但其造价昂贵、维护成本高,且高度的自动化与人们通过自身劳动种植植物所追求的精神相违背,故其难以在普通家庭中推广普及。另外,在给植物施肥的过程中直接将肥料撒在土壤上,不仅施肥不均匀,且容易把握不好用量,导致施肥量太多或太少,多数人平时施肥时肥料容易撒出花盆,在家庭中,会使得花盆周围地板有肥料残留,并且有肥料的异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加工制造,可控制浇水量,且能提高施肥效果的浇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施肥的园艺浇水器,包括手柄和储水箱,手柄固定在储水箱底部,还包括肥料仓,肥料仓设置在储水箱内且开口在储水箱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位于储水箱侧壁的顶部,出水口位于储水箱侧壁的中上部,开口方向与进水口的开口方向相反,进水口的开口大于出水口的开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方向相反,在浇水时,水不会从进水口流出,进水口开口应该比较大,保证了进水速度,出水口的开口较小,在浇水时水流不会太快,有利于控制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肥料仓位于出水口一侧。肥料仓由仓体和仓门构成,仓门通过合页固定在储水箱壁上,以合页为转轴,仓门可自由开合,仓门上设置有开关。肥料仓位于出水口一侧有利于肥料的溶解,在浇水过程中,肥料与水充分接触并溶解在水中,从出水口流入土壤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肥料仓仓体外壁为小口径铁丝网兜。小口径铁丝网兜既能使水流入肥料仓仓体内,小口径又使得肥料颗粒不会逸出肥料仓。

优选地,所述的储水箱由透明材料制成,储水箱外壁上有刻度。透明水箱且水箱壁上有刻度,能让使用者清晰地看出浇水的量,对不同的植物控制不同的浇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水箱为柱体,优选圆柱体,且储水箱(2)的内径小于8cm。内径小于8cm的圆柱体截面较小,能伸入到植物根部浇水,浇水均匀,且溶解了肥料的水不会溢出盆外,不会造成肥料浪费,在浇水的同时进行施肥,还能保持花盆周围的清洁、无异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储水箱后部带刻度,可实现按需浇水;该浇水装置具有肥料仓,可以在浇水的同时进行施肥,一举两得;浇水器体积较小,可直接伸到植物根部浇水,防止浇水施肥不均匀和肥料水溢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易于在普通家庭推广使用;水仅靠水自身重力下落,无需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环保,装置结构可靠,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家用园艺植物浇水器,包括储水箱2、手柄3和肥料仓5,手柄3固定在储水箱3底部;肥料仓5在储水箱3内部且开口在储水箱3外壁。储水箱2有两个开口,一个为进水口1,开口较大,位于储水箱侧壁中上部;另一个为出水口6,开口较小,位于储水箱侧壁顶部,进水口1和出水口6的开口方向相反,储水箱2是透明的圆柱体,外壁刻有刻度4,内径6cm。

进一步地,肥料仓5由仓体5A和仓门5C构成,仓门5C通过合页5B固定在储水箱壁上,以合页5B为转轴,仓门5C可自由开合,仓门5C上设置有有开关5D。仓体5A外壁为小口径铁丝网兜。

使用时先打开肥料仓门5C,将水溶性固体肥料装进肥料仓5A的小口径铁丝网兜内,关闭肥料仓门5C和开关5D,使肥料和水不会从储水箱2中漏出。再手持手柄2将本浇水器垂直插入水中,让水从进水口1进入,待水装满储水箱2(水无法再进入储水箱2)时,迅速将浇水器拉出,并使浇水器向上倾斜,水即可盛在储水箱2中。

浇水时,将浇水器伸到浇水之处,使浇水器斜向下倾斜,水流从出水口6中流出,同时,可根据储水箱2所带的刻度4对浇水量进行控制。由于储水箱2为圆柱体且内径较小,能直接伸入到植物根部进行浇水,圆柱体的设计也不会伤害到植物,肥料和水不会溢出,能保持花盆周围地板洁净。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