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子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8779发布日期:2019-05-17 19:3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子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智能钓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钓鱼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放松方式。尤其是夜间垂钓,因为没有日照,环境更安静,成为更多人喜欢的娱乐方式。目前电子漂一般是在浮漂上安装电池及LED灯,当电子漂上电后,LED灯会自动打开,没有开关LED灯功能,更没有调节LED灯亮度或闪烁方式的功能。因此,浪费了LED灯的电能消耗,也不能根据外界环境更好的对LED灯的明亮程度和闪烁方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控制LED灯的开关功能,并能调节LED灯亮度或闪烁方式。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子漂系统,包括鱼漂和移动终端,所述鱼漂包括漂尾、漂体和漂脚,所述漂体内腔有内置电路板和电池,所述电路板包含指示灯、控制器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指示灯和无线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内有数据收发单元和指示灯控制单元;所述数据收发单元和所述指示灯单元电连接;所述数据收发单元和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通讯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指示灯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所述指示灯的开关功能、亮度调节或闪烁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为蓝牙单元或WIFI单元,所述控制器为微处理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指示灯为LED灯或其他照明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指示灯的亮度调节包括明亮度调节,所述闪烁方式包括单色灯间歇性灭亮或多色灯交替性灭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漂尾内设有天线,由天线收发无线控制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数据收发单元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鱼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终端是智能终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终端是智能手机或iPad。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终端控制鱼漂的LED灯开关,可以让钓友在不想用时把LED灯关闭,达到节电的目的;也可以让钓友根据外界环境的明亮程度对LED灯的明亮程度进行调整,达到节能的目的;还可以让钓友在黑夜中控制LED灯的闪烁方式,达到提示鱼漂位置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漂体的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子漂系统,包括鱼漂和移动终端,所述鱼漂包括漂尾、漂体和漂脚,所述漂体内腔有内置电路板和电池,所述电路板包含指示灯、控制器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指示灯和无线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内有数据收发单元和指示灯控制单元;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指示灯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所述指示灯的开关功能、亮度调节或闪烁方式。

具体地,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为蓝牙单元或WIFI单元,所述控制器为微处理器。所述指示灯为LED灯或其他照明灯。所述指示灯的亮度调节包括明亮度调节,所述闪烁方式包括单色灯间歇性灭亮或多色灯交替性灭亮。所述漂尾内设有天线,由天线收发无线控制信号。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数据收发单元将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鱼漂。所述移动终端是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是智能手机或iPad。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移动终端通过指示灯控制单元产生指示灯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经过数据收发单元发送到鱼漂。鱼漂内的漂体,通过天线接收控制信号;天线经过蓝牙单元或WIFI单元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最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LED灯,LED灯分析控制信号的类型,如果是开关控制信号,则LED灯执行开关功能,如果是亮度调节信号,则LED灯进行亮度调节,如果是闪烁模式信号,则LED灯根据闪烁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所述闪烁方式包括单色灯间歇性灭亮或多色灯交替性灭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终端控制鱼漂的LED灯开关,可以让钓友在不想用时把LED灯关闭,达到节电的目的;也可以让钓友根据外界环境的明亮程度对LED灯的明亮程度进行调整,达到节能的目的;还可以让钓友在黑夜中控制LED灯的闪烁方式,达到提示鱼漂位置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