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8955阅读:12340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花盆。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喜欢在室内设置一些花花草草,用以提升室内的美观度,也改善了室内的环境,而花草一般都放置在花盆内。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02109U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栽种花草装置,其包括主盒状盆体、内桶组件、挂架、浮标、挂墙孔位、入水口、水盖、连接孔位、螺丝管等,内桶组件设置在主盒状盆体的内腔,并形成一个储水腔。但是这种花盆的内桶组件的安装和拆卸都极不方便,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壁挂式花盆,其优点在于:可以方便快捷拆装分隔盒状盆体的分隔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壁挂式花盆,包括盒状盆体,所述盒状盆体的开口朝上,所述盒状盆体靠近墙体上挂钩的一侧开设有供挂钩嵌入的通孔,所述盒状盆体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分隔盒状盆体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包括连接板和用于分隔盒状盆体的若干分隔板,所述连接板设为环状,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供盒状盆体的开口边缘嵌入的嵌置槽,若干所述分隔板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

通过上述方案,植物可以栽种在被分隔件分隔的盒状盆体内,设置在盆底处的盒状盆体在保证对植物供水的同时也减少了盒状盆体内水分的蒸发,盒状盆体可以通过通孔挂设在墙体的挂钩上,从而方便的悬挂在墙壁上,减少花盆的占用空间。安装分隔件时,将环状连接板靠近盒状盆体的开口处,然后将开口边缘嵌入嵌置槽内,方便快捷的使得环状连接板稳定地连接在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包括沿着开口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分隔板和沿着开口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与盒状盆体的盒底之间均存在间隙。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盒状盆体分隔为若干种植区域,从而使得种植的植物排列有序,整齐美观;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与盒状盆体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加强了各个种植区域之间的水分流通,利于各个种植区的植物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盒状盆体的开口边缘逐渐向下倾斜。

通过上述方案,盒状盆体的开口边缘向下倾斜,加大了盒状盆体的开口口径,从而可以种植更多的植物,也使得植物从上至下排列,有一定的层次感,大方美观。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第一分隔板与墙体之间的角度设置为15度~30度。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分隔板倾斜设置,使得第一分隔板可以对植物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使植物更稳定地栽种在被分隔的盒状盆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盒状盆体在通孔的上方设有若干保护块,当盒状盆体挂在墙体上时,所述保护块背离盒状盆体的一侧与墙体抵触。

通过上述方案,当盒状盆体挂设在墙体上时,保护块背离盒状盆体的一侧与墙体抵触,从而使得盒状盆体与墙体之间产生间隙,减少了盒状盆体对墙体的磨损,从而保护了墙体,且使得盒状盆体朝向墙体的一侧空气流通,利于空气通过通孔进入盒状盆体内,增加盒状盆体内土体的通氧量。

进一步的,所述盒状盆体的口径向着远离盒状盆体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上述方案,减小了盒状盆体的容积,从而在相同体积的水进入盒状盆体时,这种盒状盆体内的水位易于升高,从而利于对植物进行供水,减少用水量。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有多个且均处在同一高度上。

通过上述方案,盒状盆体可以通过多个通孔挂设在墙体的挂钩上,使得盒状盆体更加稳定的挂设在墙体上,减小了盒状盆体落下的可能,且多个通孔增大了盒状盆体内土体的通氧量。

进一步的,所述盒状盆体靠近盆底处设有出水口,所述盒状盆体上设有用于封闭出水口的塞子。

通过上述方案,需要浇水时,先将塞子封闭出水口,从而减小水从出水口流出的可能;当需要排出盒状盆体内的多余的水时,使用者可以拿出塞子,从而使水从出水口流出,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对盒状盆体内水的排放操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分隔件通过环状连接板嵌置在盒状盆体上,方便快捷地使得分隔件稳定的连接在开口处;

2、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盒状盆体分隔为若干种植区域,从而使得种植的植物排列有序,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保护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盒状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盒状盆体;11、通孔;2、连接板;21、嵌置槽;3、分隔板;31、第一分隔板;32、第二分隔板;4、保护块;5、出水口;6、塞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壁挂式花盆,如图1,包括长方形的盒状盆体1,盒状盆体1的开口朝上,盒状盆体1的开口边缘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并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从而加大了盒状盆体1的开口口径,便于种植更多的植物,也使得植物的排列从上至下,有一定的层次感,大方美观。盒状盆体1靠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供挂钩嵌入的三个位于同一高度的圆形通孔11,挂钩伸入通孔11内,从而使得盒状盆体1稳定的挂设在墙体上。

如图1和图2,为了使盒状盆体1内的植物排列的较为整齐美观,盒状盆体1的开口处设有环状的连接板2,连接板2上开设有供盒状盆体1的开口边缘嵌入的嵌置槽21(如图4),从而使得连接板2可以方便快捷的嵌设在盒状盆体1开口处,不易脱落。

如图1和图2,连接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块沿着盒状盆体1开口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分隔板31和两块沿着开口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分隔板32,两块第一分隔板31和两块第二分隔板32将盒状盆体1分隔为九个方形的区域,从而使得种植的植物排列有序,整齐美观。第一分隔板31和第二分隔板32与盒状盆体1的盒底之间均存在间隙,从而加强了各个种植区域之间的水分流通,利于各个种植区的植物生长。第一分隔板31与墙体之间的角度设置为15度~30度,使得第一分隔板31可以对植物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使植物更稳定的栽种在被分隔的盒状盆体1内。

如图2,盒状盆体1挂靠在墙上时,由于盒状盆体1靠近墙体的一侧会与墙体抵触,从而有磨损墙体的可能,为了减小盒状盆体1磨损墙体的可能,盒状盆体1在通孔11的上方设有两个高度相同的保护块4,从而当盒状盆体1挂在墙体上时,保护块4背离盒状盆体1的一侧可以与墙体抵触,使得盒状盆体1与墙体之间产生间隙,减少了盒状盆体1对墙体的磨损,从而保护了墙体,并且使得盒状盆体1朝向墙体的一侧空气流通,利于空气通过通孔11进入盒状盆体1内,增加盒状盆体1内土体的通氧量。

如图3,盒状盆体1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且盒状盆体1的口径向着远离盒状盆体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减小了盒状盆体1的容积,从而当水进入盒状盆体1时,这种盒状盆体1内的水位易于升高,利于对植物进行供水,减少用水量。为了便于更换盒状盆体1内的水,盒状盆体1靠近盆底处设有出水口5,盒状盆体1上还设有用于封闭出水口5的塞子6。需要浇水时,先将塞子6封闭出水口5,从而减小水从出水口5流出的可能;当需要排出盒状盆体1内多余的水时,使用者可以拿出塞子6,从而使水从出水口5流出。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对盒状盆体1内水的排放操作。

安装过程:安装花盆时,首先将盒状盆体1上的通孔11对着挂钩,然后使挂钩嵌入到通孔11内,松开盒状盆体1,使得盒状盆体1挂设在墙体上;然后将连接板2通过嵌置槽21嵌置在盒状盆体1的开口处,此时第一分隔板31和第二分隔板32将盒状盆体1分隔为九个小型种植腔,使用者可以方便的将植物移栽至各个小型种植腔内,使得植物成阶梯状整齐的分部在开口处,美观大方。

使用过程: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对植物浇水时,操作者可以在盒状盆体1开口处对植物进行浇水,此时来不及被盒状盆体1内土体吸收的水流入盒状盆体1底部,保证了土体的湿润度,利于植物生长。当需要排出盒状盆体1内的水,注入新水时,操作者可以拿出塞子6,从而使盒状盆体1内的多余水从出水口5流出;然后将塞子6重新塞回出水口5,将出水口5封闭,再从盒状盆体1的开口处注入新水,促进植物的生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