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8711阅读:1492来源:国知局
浇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浇水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浇水机。



背景技术:

公园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已经渐渐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因其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景观之一。

现在的公园一般以环境幽深和清凉避暑为主题进行建设,所以在公园中一般会种植较多的树木用来清凉避暑,同时设计一些弯曲的小路以体现环境幽深。

但是种植在公园里的树木需要定期的保养浇水,为了提高浇水的效率,一般公园管理者会采用浇水车进行浇水,但是这种浇水的方式需要将车开进公园,影响公园美景,存在一定的噪声,还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浇水机,在不使用浇水车的前提下,利用来公园游玩的人对树进行浇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浇水机,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架体、设置在架体一端的接水装置、设置在接水装置中间用以导水的引水装置以及套设在所述对称设置的架体之间用以通过脚踏方式驱动所述接水装置旋转接水的驱动轴,所述接水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轴一端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用以取水的弯管,所述弯管一端指向转盘径向外侧,一端指向位于接水装置中间的引水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称设置的架体上套设有驱动轴,通过手动方式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带动设置在架体一侧的接水装置旋转接水,将水引入到引水装置中,再将水导入到树上,对树进行浇水,达到了在不使用浇水车的前提下,达到对树浇水的目的,同时还达到锻炼人们身体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弯管设置为多个,所述弯管中间向其运动方向反侧凹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弯管设置为多个,起到加快对树浇水的效果,同时弯管从中间凹陷弯曲,其弯曲方向与其旋转运动方向相反,弯管靠近水面一端时,流入的水通过中间弯曲的设计,在弯管旋转时不会从弯管靠近水面的一端流出。

较佳的,多个弯管在靠近接水装置中间处设置有圆盘,所述弯管插接在所述圆盘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了防止弯管晃动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驱动轴内部中空,所述接水装置设置在内部中空的驱动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内部中空,所述接水装置设置在内部中空的驱动轴内,起到节省空间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引水装置包括用以引水的引水板、设置在引水板远离转盘的一端设置有分水板以及设置在引水板下端用以固定引水板在底板上的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引水装置包括用以引水的引水板、设置在引水板远离转盘的一端设置有分水板以及设置在引水板下端用以固定引水板在底板上的支架,起到将引水板的水通过分水板引入至不同树上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分水板在中间位置处形成多个分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水板中间位置处形成多条分支,起到将引水装置上的水通过分水板上形成的多条分支,将水浇到不同位置的树上的目的。

较佳的,所述驱动轴圆周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脚蹬以及设置在驱动轴径向一侧的座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驱动轴圆周侧面上的多个脚蹬以及设置在驱动轴径向一侧的座椅,使得来公园游玩的人坐在座椅上,脚踩所述多个脚蹬,带动旋转轴旋转取水,节约了能源,还达到了锻炼游客身体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架体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以减少摩擦的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推动驱动轴旋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不使用浇水车的前提下,达到对树浇水的目的,同时还达到锻炼人们身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架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与脚蹬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时弯管与水面接触时的过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时弯管旋转至转盘中间位置时水流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时弯管将水从转盘中间倒出的过程图。

附图标记:1、底板;2、架体;21、支脚;22、通孔;3、驱动轴;4、接水装置;41、转盘;411、避让孔:412、减重槽;42、弯管;43、圆盘;431、圆孔;5、引水装置;51、引水板;52、分水板;521、分支;53、支架;6、脚蹬;7、座椅;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相对设置在底板1上的两个架体2、设置在两个架体2之间并穿过架体2的驱动轴3、设置在驱动轴3一端的接水装置4、位于驱动轴3内部的引水装置5。

如图1和图2所示,架体2下端两侧均延伸成型有支脚21,支脚21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在架体2中间位置上开设有圆形的通孔22用以放置驱动轴3。

如图3所示,驱动轴3为圆筒,驱动轴3套设在两架体2上的通孔22内,同时在架体2与驱动轴3之间还套有轴承8以减少架体2与驱动轴3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4所示,接水装置4包括位于驱动轴3一端的转盘41、设置在转盘41远离驱动轴3一端的多个弯管42以及位于转盘41中间的圆盘43。

转盘41为圆形盘,一端焊接在驱动轴3上,中间开设避让孔411,使引水装置5一端通过避让孔411伸出至转盘41外侧用以接水。在转盘41侧面上并沿其圆周方向上开设有数个减重槽412,起到减轻转盘41重量的作用。

弯管42为内部中空的不锈钢管,平直的焊接在转盘41远离驱动轴3的一侧上,其中弯管42一端指向转盘41圆周外侧,一端指向转盘41中心。弯管42从中间开始弯曲,其弯曲方向与弯管42通过转盘41做旋转运动的运动方向相反(如图4中S1),起到在弯管42靠近水面一端在与水接触之后,随着转盘41旋转上行,将弯管42内的水暂时保存在弯管42中间的弯曲处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弯管42设置为多个,均等距的焊接在转盘41远离驱动轴3的一侧上,其一端均指向转盘41外侧,一端指向转盘41中心,且中间弯曲方向均与其旋转运动方向相反。

如图4和图5所示,圆盘43为圆形盘体,内部中空侧面一端对外连通,其中对外连通的一端面向驱动轴3,在圆盘43周围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圆孔431,其中圆孔431的数量与设置弯管42的数量相同。

弯管42指向转盘41圆心的一端通过圆孔431插接在圆盘43上,同时在圆盘43对外连通的一端与引水装置5一端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引水装置5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支架53,位于支架53上方设置的引水板51以及设置在引水板51远离转盘41的一端的分水板52。

支架53从中间位置处弯折,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支架53上端倾斜,其上端焊接在引水板51下端。

引水板51一部分位于驱动轴3内,其一端平直,另一端向下弯折,引水板51弯折一端的下表面与支架53上端焊接,通过支架53固定在底板1上。引水板51上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成型有用于防止水从侧面流出的第一侧板54。引水板51平直的一端穿过转盘41延伸到圆盘43内部,起到将通过弯管42收集的水引入到引水装置5内的作用。引水板51弯折的一端从中间开始向下弯折直到与底板1接触为止。

分水板52焊接在引水板51弯折的一端,其中间沿宽度方向两端形成两条分支521,起到将从引水板51上流入的水分流到不同位置的树上的作用。其中,在需要浇灌的树木较多的时候,也可将分水板52从中间分成多段分支521,将水引流至更多不同位置的树上。

为了便于通过游客旋转驱动轴3使转盘41旋转取水,还在底板1上且位于驱动轴3一侧放置有座椅7,在驱动轴3圆周侧面上焊接有数个脚蹬6,便于人坐在座椅7上,用脚推动脚蹬6以使驱动轴8旋转运动。

工作过程:来公园游玩的人坐在座椅7上,用脚蹬踏设置在驱动轴3圆周侧面的脚蹬6,使驱动轴3在架体2内旋转,继而带动转盘41旋转,同时插接在圆盘上的弯管42跟随转盘41旋转。

当弯管42位于转盘41外侧的一端旋转到河内的时候,水会通过弯管42靠近转盘41圆周外侧的一端的开口处进水(如图8)。当弯管42跟随转盘41旋转到水面以上的时候,一部分水会留在弯管42中间的弯曲处(如图9阴影部分)。

当弯管42继续跟随转盘41做旋转运动的时候,弯管42靠近转盘41中心位置的一端渐渐低于靠近转盘41圆周外侧的一端,这时会将原先储存在弯管42中间的位置的水从靠近转盘41中心位置的一端倒出(如图10,S2为水流轨迹图),通过伸入到圆盘43内的引水板51将水流入分水板52,再通过从分水板52中间分开的两条分支521流入到树上完成浇水。

通过在对称设置的架体2上套设有驱动轴3,通过人工操作方式驱动所述驱动轴3旋转设置在架体2一侧的接水装置4,在将水引入到引水装置5后将水导入到树上,对树进行浇水,达到了在不使用浇水车的前提下也能对树浇水的目的,同时能让游客锻炼身体。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