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喷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386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喷药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喷药车。



背景技术:

专利201520984966.3公开的技术文献具有如下缺陷:没有充分利用液体自流原理;梯子结构单纯,没有他用;喷射方向单一。

本专利基于201520984966.3进一步改进而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多功能喷药车,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喷药车,包含药筒,药筒上包含爬行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梯为空心杆件,空心杆件上包含接口,接口上能塞入塞子,还包含能插入接口上的导向杆,导向杆为空心,导向杆端部包含喷洒头,喷头头指向喷药车的单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爬行梯包含多个上下布置的空心杆体,其位于药筒的不同高度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多个上下布置的空心杆体彼此的喷洒头位于车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液压杆,液压杆上端为喷淋架,所述液压杆端部和喷淋架铰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向杆为硬质管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向杆上包含阀门。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开创性地将梯子用作为打药部件和导水部件,相比于原来打药只有一个方向喷射的技术现状,本结构采用爬行梯作为导水部件,开拓了梯子的用途。打药的时候拔掉塞子,引出农药水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药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药筒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药筒、2.爬行梯、3.喷淋架;4.铰接;5.接口;6.导向杆;7.喷洒头;8.塞子。

本附图为本装置主要部件组成的示意图,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尺寸、连接方式、装配形式、位置关系等,图示省略了部分手动阀门、管件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多功能喷药车,包含药筒,药筒上包含爬行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梯为空心杆件,空心杆件上包含接口,接口上能塞入塞子,还包含能插入接口上的导向杆,导向杆为空心,导向杆端部包含喷洒头,喷头头指向喷药车的单侧。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开创性地将梯子用作为打药部件和导水部件,相比于原来打药只有一个方向喷射的技术现状,本结构采用爬行梯作为导水部件,开拓了梯子的用途。打药的时候拔掉塞子,引出农药水即可。

所述爬行梯包含多个上下布置的空心杆体,其位于药筒的不同高度上。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位于不同的高度上,能够充分利用液体的重力和自流进行打药,节省能源。

所述多个上下布置的空心杆体彼此的喷洒头位于车体的两侧。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由于喷洒头位于车体的两侧,所以方便直接从两边进行洒药,方便将原来的喷药盲区喷药。

还包含液压杆,液压杆上端为喷淋架,所述液压杆端部和喷淋架铰接。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采用铰接的结构,使得喷淋架的方向能够调整,方便对多个角度进行喷药。

所述导向杆为硬质管道。所述导向杆上包含阀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阀门方便开启导向杆,使用起来更方便,开闭更便捷。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打药结构。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